你如何看待三觀?

任碩碩


我們經常看到“三觀”、“三觀不合”、“三觀不正”這些詞語,那麼三觀究竟是哪三觀呢?

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世界觀,可以簡單解釋為:我們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知。有人認為世間萬物由神明創造;有人堅信這世界是物質構成的。這就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三觀中世界觀是主體,它包含人生觀、價值觀。

人生觀,是我們認為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應該做些什麼。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人生觀和價值觀

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價值觀,簡單說就是在生活中我們認為怎麼做才是最可貴最有價值的。有的人及時行樂,有的人唯利是圖,有的人捨生取義,這都是價值觀不同的體現。

割席斷交的典故講的是: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菜,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他們又曾經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官員的華貴車輛從門前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 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華歆追名逐利的價值觀,與管寧淡泊名利的價值觀相沖突,所以管寧才毅然割席斷交。

現實社會和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成長曆程各不相同,形成的三觀也就多種多樣。個人認為三觀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別。“三觀合”則酒逢知己,意氣相投;“三觀不合”,人與人在相處中,就難以相互理解和溝通,甚或相互鄙視,朋友斷交,情侶反目。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東北有才叔


三觀一般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被大多數人所認知的三觀,它們辯證統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為三觀的追求目標。

中國共產黨的提出的黨的三觀,是由2009年中央紀委十七屆三次全會上,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即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佛教中的三觀為即是一心三觀,為空觀、假觀、中觀



任碩碩


三觀不合,不要結婚。也許他對你很好,可他未必適合你。而你要明白,人生很長,找一個符合你三觀的人很重要。

你說大海好漂亮,他卻說裡面死了很多人,三觀不同,兩個人相處起來能不累麼。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能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遊,他就喜歡宅在家裡,這不是三觀不合。但是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喝咖啡,他喜歡喝水,這不叫三觀不合,但是你和他去影院,你不喝電影套票送的冰可樂,自己花錢再買一杯咖啡,他跟你逼叨一天說你浪費,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投資,他喜歡消費這不叫三觀不合,他花錢甚至問你要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你想盡辦法滿足,而你拿自己賺的錢再投資賠了錢,他知道後沒事就拿這個出來埋怨指責你,這就是三觀不合。

其實三觀一致,並不是要求完全一樣,而是彼此之間能夠求同存異,懂得包容和欣賞。否則,你跟他分享快樂,他覺得你在顯擺;你跟他傾訴難過,他覺得你是矯情。

所以不管友情還是愛情,三觀不同的人,最終都會走散。這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

願你能於千萬人之中,遇上和你三觀相合的人,知你委屈、懂你脆弱、陪你一起歲月靜好!


皮皮蝦我沒走


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另:佛教語,天台宗的基本教義之一。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假、中三諦。1、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是指處在什麼樣的位置、用什麼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事物,它是人對事物的判斷的反應。

它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有怎樣的世界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2、價值觀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歷史性與選擇性、主觀性的特點。 3、人生觀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

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小田分享趣事


人們常說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相輔相成,是辯證的統一。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對三觀的認識標淮也都不盡相同,要達到完美們統一是件難事,因為世界在變,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環境,知識結構,思想教育,家庭因素,文化程度,理想目標,宗教信仰等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左右著三觀的形成,註定了三現的差別,甚至人的一生三觀在充實在變化。這樣生活中統一的三觀只能是理想中的渴望。以人為地確立的目標也是共同的期盼。不然不會有幹差萬別的人生,不會有對舊事物的否定。不會有階級社會存在的鬥爭和自由世界花紅酒綠。所以人們追求的真善美,價值取向必須堅持做好人,做好事的信念,崇尚完美人生,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提出我們找到了一個標準,找到了教育一代人的理論基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框架內發揚優良傳統,嚴守公認的道德觀念。形成自已的正確三觀。


朱小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三觀為首的世界觀:世界觀 = 世界 + 觀我們在談到世界的時候一般在說我們生活中全部事物的總稱。觀就是觀點,看法。合在一起就是在說我們是如何認識周圍一切的事物,每個人的世界觀為我們回答了以下的問題:世界是怎麼運作的?世界是什麼?...說到上面幾個問題,是不是感覺一下子被拉回了高中,我們一輩子的智力巔峰,那時候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我們學習的這些基礎知識和世界觀有什麼關係呢?到底什麼是世界觀“世界觀是由一個個觀點拼湊而成的拼圖,是一系列觀點的集合”世界觀不是某一個獨立的觀點,而是一系列觀點的集合,一個世界觀由一系列觀點組合而成,我們用這一系列的觀點認識世界,和世界發生聯繫。到目前為止西方公認的影響世界的兩大世界觀是亞里士多德代表的古代西方世界觀,一個是牛頓代表的近現代世界觀。下面我們來談談這兩個世界觀都在說什麼,以及面向未來的世界觀。古代西方的世界觀根據上面的定義,接下來讓我們從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中摘錄幾條:(1)地球位於宇宙中心。(2)地球是靜止的,也就是說,它既不圍繞任何其他天體(比如太陽)運行,也不圍繞自身軸線旋轉。(3)土元素有一種向宇宙中心運動的天然趨勢。(這就是為什麼石頭會直著掉下來,因為地球的中心也就是宇宙的中心。)

一個觀念與旁邊的觀念緊密相關,所有觀念是相互聯結、相互關聯的,整體來看我們得到了一個像拼圖一樣的觀點體系。近代的牛頓世界觀在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統治了西方世界長達2000年之久後,牛頓提出了一系列科學觀點,比如:(1)地球和行星沿橢圓形軌道圍繞太陽運轉。(2)物體表現出來的運動特徵主要受外力影響(比如重力,這就是為什麼石頭會往下落)。(3)描述地球上物體運動行為的規律(比如,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趨向於保持運動狀態)同樣適用於行星和恆星這樣的物體。...這些觀點和其他上千條觀點共同組成了牛頓世界觀。我們和西方世界中大部分人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都是這一世界觀。我們在前面把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比作拼圖,這個類比對組成牛頓世界觀的觀點也同樣適用,但它們是不同的拼圖,其核心觀點存在巨大差異。比如:地球繞著太陽轉和太陽繞著地球轉這樣的核心觀點之間的衝突,從而,牛頓的世界觀取代的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當代世界觀就像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被牛頓的世界觀取代一樣,當今的世界還在高速的發展著,牛頓世界觀中的很多核心觀點已經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近代量子力學的各種新的發現所取代。雖然已經離課堂很遠,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各種科學類的書籍或者紀錄片共享近年來科技發展帶來的智慧果實,從而將自己的世界觀不斷刷新,提升自己對於世界的認知。(我在末尾處給出了一些我看過的優秀紀錄片)這裡補充下,觀點體系中的觀點,可以分為下面兩種類型:核心觀點此類觀點在當前的世界觀中基本不可替換和動搖,一旦替換,整個觀點體系就要重構,這類觀點一般位於整個拼圖的中間,所有的拼圖都和他直接或者間接的發生聯繫。比如:“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就是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一個核心觀點,只有這個觀點成立,其他的觀點才能成立。外圍觀點此類觀點位於整個拼圖的邊緣,當被改變或者替換的時候,並不會影響整個大的拼圖體系。比如: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中有五大行星(不包括太陽、月球和地球)”這個觀點就是一個明顯的外圍觀點,當宇宙中發現了第六大行星,只要修正這個觀點即可。不會影響整個觀點體系。上面我們一起看到了世界觀的發展史,接下來再一起認識一下世界觀中的每一個觀點直接的一些聯繫。世界觀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價值?更加理性的看待問題明確自己的世界觀,可以更加理性的對生活中一些事情做出基本的判斷:當面對一些騙子兜售所謂的“神藥”,“保健品”的時候,一些非科學的事件上演的時候我們先問自己一下:我的世界觀是什麼,在一些科學體系下,他說的這些可能發生嗎?如果發生了其實就違背了自己的世界觀。為其他兩觀奠定基礎當嘈雜的工作或者煩心事將我們包圍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可能忘記自己的初心,自己的夢想。這時候放眼看世界,可以將思維從繁瑣之中跳出,去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找到人生觀和價值觀。當然了,世界觀不僅僅是我說的這兩點價值,更多的價值需要每個人在思考後得出,畢竟世界觀算是思維框架。


著名小晨晨


三觀即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俗的講,人生觀是人這輩子應該怎麼活,價值觀是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珍貴的,世界觀是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只講講我個人的三觀:

一是鋼煉的世界觀:“等價交換”法則:為了獲得某種東西,需要以同等的代價交換,代價不夠的話便需要以自己的任何部份(身體的一部分、記憶等等)被作為代價的填補而被拿走。

這個世界同理,沒有不勞而獲,如想獲得,必須付出對等的金錢、時間或精力。

二是《教父》的人生觀:第一步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為族群發聲,第五步為國家爭榮譽。事實上作為男人,前兩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圓滿,做到第三步堪稱偉大,而隨意顛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虛偽的人大談國家民族,真實的人關注家人和身邊的人。

三是陳寅恪的價值觀。

動物農場有句話很有名也令人深思:動物們先聽了拿破崙的,又聽了斯諾鮑的,竟不能確定誰是誰非。實際上,他們總是發現,講話的是誰,他們就會同意誰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於獨立的判斷,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群體無意識,而是變成一個對自己的行為思想有認識有思考的生物。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小康同志要努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看待三觀不合真的不能做朋友,這世上多的是撒鹽的人,而不是醫生。越來越看不懂真朋友和假朋友,讀不懂那些語氣和笑裡蘊含著怎樣的深意,遇人不淑也是自己的選擇過錯,朋友不一定多多益善,而那些不必要的社交更是種麻煩,自己不喜歡的不想做的事情就明確說出來,三觀不合的話,不嘲笑也不指出默默離開就好,高冷一點,別對別人太好。

三觀是你的生長環境在你小時候就對你產生影響的認知。有的人對世俗的認知根深蒂固,所以偏激了一些,而有的人在隨著讀書的知識量增加,對世界的認知,逐漸改變。什麼是三觀不合呢?當認知某一件事時,你從正面看待這個問題,他卻從反面或者側面看待這個問題,角度不同看法做法自然不同。這種分歧並不是說難以改變的,一個人在從黑暗突然走向光明時,他看待世界的角度肯定是和黑暗做對比的,反過來一個長期生活在陽光中的人突然走向黑暗,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是和陽光中的做對比的。

這就是為什麼窮人突然變富了就說是暴發戶,這就是三觀不一樣導致在有錢人群體的格格不入。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藝術家很落魄卻仍舊把自己的身份抬得很高,這也是因為三觀不一樣導致在落魄群體的格格不入。在大眾的三觀裡,有錢人就是說話談吐得體,儀態大方,可是有誰標準化過這個東西?只是大家覺得有錢代表的身份象徵意義不一樣了,所以個人的言談舉止要時刻注意罷了。又有誰標準過落魄的人就一定要辛勤勞作,鬱鬱寡歡,把姿態放低去生活?大眾的氣節總是在標榜個人的氣節。

有人說三觀不合適就分手了,不做朋友了,說白了還不是因為觸碰到了自身的利益和無法忍受的那個點。說的再多也就是一句不愛罷了,別扯什麼三觀,觸碰到了你的利益,你說什麼三觀都沒用,一群穿著西裝領帶的老闆為了公司利益還不是一樣的大打出手?人是多面的,要發現對方的多面性才是長久之計。

就像我說大海很美,你卻說它淹死過很多人。希望採納。謝謝!








傳播正能量的頂針


我覺得三觀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隱藏在自己的性格當中,可以說每個人的性格有一半是因為自己的三觀培養而成,所謂三觀不合,就是三觀完全不同,那麼這樣的兩個人是不可能聊到一塊的,硬聊的話就會越聊越氣。

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喜歡講道理,或者說為人比較理性,當我遇到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主的人,或者說話完全以自己心情來決定的人,我真的是會崩潰的,所以最好三觀不合就不要聊在一起了,對雙方都不好。


飛仁哉ZHE


三觀即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俗的講,人生觀是人這輩子應該怎麼活,價值觀是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珍貴的,世界觀是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