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导语:上世纪80年代,没有威亚,没有特效,600万资金和一台摄像机造就了86版《西游记》——这部中国无数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 AI换脸,借位假吃,只求热度不求质量的影视

近日,《三千鸦杀》开播,剧中一位扮演者因火车站的不当举动而遭到《三千鸦杀》剧组弃用,原本以为拍好的剧情需要推倒重来,而让观众大跌眼镜的是,这部剧出现了非常诡异的场景,剧组直接利用高科技AI技术进行换脸,导致该角色一出现就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快餐文化凸显,众多影视作品应接不暇,很少有剧组能够静下心来踏实打磨作品,这也导致如今的影视作品越来越粗制滥造。只求流量明星不求演技实力派、为节约时间频繁使用降低作品质量的高科技等等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AI换脸技术令人啼笑皆非,以前的影视作品也不是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影视剧中,吃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前几集中,侯勇简单一个吃面的表演就征服了许多的观众。而现如今的许多影视作品,多次NG吃不了可以理解,可有些假吃却是让观众看的无比尴尬。

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杨颖算是现如今当红女明星,但其演技实在不能恭维,在《云中歌》中一段吃饭的表演中令人无比尴尬,吃东西靠借位,也是让观众长了一回见识,借位也罢还借的非常不认真,而剧组的敷衍也成功的助长了这一风气。

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 良心之作方能成为经典

1982年2月25日,86版《西游记》剧组成立,85年才完成前11集的拍摄。受当时条件限制,剧组资金有限,设备演员匮乏,在这版电视剧中,演员一人饰演多位角色,据统计,“银角大王”扮演者在剧中出演了二十多个角色,而在无数次观看这部作品后,大多数人仍没发现这个现象;而为了场景真实,剧组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国各地进行拍摄,在资源如此匮乏的80年代为观众贡献了30多年仍经久不衰的作品。

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2006年上映的经典章回体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经过无数次的重播仍然有着可观的收视率。除了剧本、演员等因素外,整个剧组尊重作品,力求真实的态度同样共同造就了这部经典作品。这部电视剧的主要场景就是同福客栈,避免不了的会出现无数次的吃饭场景,而这些场景均采用真实食物、真吃来完成,许多人调侃道估计剧组平时没有吃饭时间,都是拍吃饭场景的时候边吃边演,怪不得每次他们吃的都是津津有味。

AI换脸,拍戏假吃?这些剧脚踏实地,终成经典

结束语:时代在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为各行业服务。现如今演员站在绿布前就能到达世界各地,一个PS就能变成各种美味佳肴,甚至是一张全新的脸,诚然这些技术带来了便利,然而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他尊重作品、尊重观众。借位假吃、PS、AI等用于影视行业应当旨在于提高作品质量,而不是沦为节约成本、粗制滥造的手段。

希望影视圈能够沉下心来,踏实创作,奉献更多高水准作品吧!

对于当前的粗制滥造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