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今年楼市走向何方?自从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作为一个独特存在,习惯了暴涨暴跌、习惯了买到就是赚到、习惯了“老破小”也能卖上天价,但是,习惯不等于就是正常的,畸形的市场不仅形成一种“以房为富”的错误财富观,更推高了普通人的买房门槛。尽管很多人会不舒服,但2020年,势必会成为房市最显著的“分水岭”。拿房企来说,年初至今60多天时间,全国已有超过200家开发商宣告破产,在售楼处关停、库存房子卖不动、各渠道债务无法偿还的多重危机下,只能眼睁睁看着企业倒下。

对购房者而言,过去买房讲究看地段、看配套,但一场突然而至的风波,重新定义了人们的买房观念。有无房者的辛酸,很多返程人员回到租住小区,却因是租客无法入内,虽说租购同权逐步普及,真碰见紧要关头,业主和租客的差距竟如此大;也有人感受到城市的“拥挤”,最近两个月,越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高容积的小区,风险似乎越高,每天窝在家里,出个门都犹豫不定,生怕与陌生人交谈。不过,最让市场“坐卧不安”的一个信号,就是“多通风”。在2003年,有专家认为楼层太低、通风不够、过于依赖机械设施通风的房子,会成为健康“帮凶”。历史就像一面镜子,17年后的今天,买房不光是为了各方面生活条件,能够保障健康的住宅才是首选。楼市再起波澜,国家2大新政护航,给无房者传福音。

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人群密集、管控压力大,高层房成为健康的“帮凶”,未来命运如何?

截止至2017年,我国已拥有8层以上、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34.7万栋,其中高层住房23.5万栋,均为世界之最。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高层房越来越多,不仅存在于大城市,连县城地市也遍布几十层的高楼小区,高层房不仅是这些年我们对房地产的独特理解,也成了一些人扎根城市的“必经之路”。可问题是,我国的住房数量已经趋于饱和,本就没有什么居住优势的高层住宅,时间一长,必然会衍生出各类问题,有人甚至预测,今年起,几十层的高楼会沦为“穷人房”。房说君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房说君看来,其实背后逻辑也简单,无非是地少人多,只能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解决更多人的住房问题。要知道,一个多层住宅或许只能容纳500个家庭,而同样土地面积盖的的高楼却有2000户甚至更多。开发商为了把地“用尽”,将每个角落设计到极点,一层十几户的家庭中,总有几套房子无法同时实现通风和采光,即便有一个宽大的阳台,也或多或少会被对面的楼栋遮挡光线。特别是这次风波,在楼层高、户数密集的情况下,电梯是业主出行不得不经过的公共区域,在这段封闭又空气不流通的空间,有专家指出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但随后却有新闻爆出有人故意消耗一次性工具,或者把口水吐到按键上。

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另一方面,根据建筑师王澍的说法,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建造技术,其实本质上是廉价、快速的建造技术,担心再过50年,混凝土酥掉没用后,拆迁会是极浩大的工程。再加上居民的安置问题,一个小区几千户,不管安置比例定到多少,都是无利可图的活。当然了,也有人想到了维修,但前提条件是房子主体没有什么大毛病,才得以维修“重焕青春”。不过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质量事件,想必维修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旦无法得到拆迁,几十层楼住户爆满,外墙设施、水电暖气的老化也就不可避免,周边环境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从未来升值潜力还是健康理念来看,高层房会慢慢沦为“穷人房”,而多层、洋房等低密度住宅无疑更符合购房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国家发出2道新政,或成为无房者的福音

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首先是农地入市,近日高层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而首批试点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8个省市,试点期限1年。一二线城市的供地逐步放开,无疑给人口流动“加了一把劲”,加上三农工作“1号文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综合这些信号,也就是说,农地以租赁房、保障房的形式让刚需“居者有其屋”。

其次,海南宣布自3月7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同时全省限购政策进一步加码,本省户籍和常住居民家庭禁止购买2套(不含)以上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住房。房说君认为,尽管此前有几个城市尝试取消预售制,但在全省直接推广卖现房的,海南还是第一个。

一个信号,让房地产“坐卧不安”?国家2大新政,给无房人传福音

一方面期房已然成为市场主流,开发商只要满足条件即可入市预售,虽然有利企业回笼资金,但某种程度上却埋下隐患,给市场高杠杆留出空隙。另一方面,一旦取消预售,对不少没有足够的融资渠道和现金流储备的房企,反而更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但对购房者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不必担心烂尾、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房说君有话说,有这么一个段子:说的是长久以来人们把动物关在笼子里,现在终于轮到动物把人类关进“笼子”里了。很讽刺对吧?随着时间推移,住房供应量过剩,高层房的弊端已经摆上台面了,一些内行人已经看出趋势所在,买房的时候宁愿放弃中心区的大平层,也要选择低矮楼层的房子,像洋房、多层、别墅和小高层,时间一长,保值增值的优势更为显著,毕竟日常生活的舒心程度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