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南良村農民眼中的“外交官”

南良村自古就有種植瓜菜的傳統和習慣,所以南良人也很快懂得和適應了國際規則,那就是:尊重客戶!

客戶就是上帝,在南良人的心中是一根準繩,當他們面臨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時,樸實謙和,甚至是忍讓,我真的沒有想到咱們南良人能夠如此的識大體。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南良村農民眼中的“外交官”


跟客戶發生爭執時,即便是有人想跟客戶掙究什麼,大家也會及時制止,因為大家都懂得,必須要留住客戶,否則我們的農產品可能又要滯銷了。政通人和,咱們南良路通、政通、民通,所以我們的農產品才有闖進國際市場的機會和把握。

今天就來說一下大蒜吧,大蒜在一直都是傳統的農作物之一,蒜(英文名:GARLIC),亦名大蒜。地下鱗莖味道辣,有刺激性氣味,稱為蒜頭,可作調味料,亦可入藥。蒜葉稱為青蒜或蒜苗,花薹稱為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蒜為五辛之一。原產於亞洲中部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天山山脈一帶。5000年前埃及有栽培蒜的紀錄,中國在漢朝時由張騫自西域引進栽培,在臺灣則於300年前自中國大陸引進。大蒜的品種多,按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佈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種,成熟期略早。

中國大蒜之鄉是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其他著名產地還有:

廣西:玉林市仁東鎮。

山東:濟寧市金鄉、臨沂市蒼山、萊蕪市、濟南市商河縣、東營市廣饒縣、聊城市茌平縣、菏澤市成武縣,濰坊市安丘。

江蘇:邳州市、徐州市豐縣、鹽城市射陽縣、太倉市。

河北:邯鄲市永年區、邯鄲市大名縣北部。

河南:開封市杞縣、鄭州市中牟縣賀兵馬村。

上海:嘉定。

安徽:亳州市、滁州市來安縣。

四川:成都市溫江區、彭州市。

雲南:大理市。

陝西:興平市。

新疆

可是您知道非洲人都在吃咱們的大蒜嗎?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南良村農民眼中的“外交官”


每一袋大蒜上都有:Product of China 而且很多的非洲人都知道他們吃的大蒜是來自中國,居然他們還知道是產自咱們山東。這真的是一張響噹噹的名片,一開始是黎巴嫩人和印度人從中國訂購後,在非洲批發出售,隨著咱們的走出去政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了非洲,大家同時也看到了這個商機,現在大蒜供應商都是咱們國人了。

非洲人的調味品和很多的飲料中都是少不了大蒜,世界上只要有大蒜銷售的地方,就有咱們山東的大蒜,山東大蒜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外交官”了。

在非洲有人得瘧疾了,不去藥店和醫院而是用大蒜來增強體質,抗擊瘧疾。當然這是不可取的,只是從一個層面看非洲人喜歡咱們山東大蒜的程度。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南良村農民眼中的“外交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