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二人应该算是蜀汉的罪人还是功臣?

大侃历史


刘备创业未成便中途去世,为继承刘备复兴汉室的遗志,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北伐之战并未平定中原,但连年征战已使得蜀汉国力耗尽,饥民遍野。

孔明与姜维率领蜀汉走向的是救赎还是自我毁灭,他们又是功还是过呢?

古往今来,穷兵黩武为人不齿,但是身处无奈之地的绝地反击却令人钦佩。赤壁一战后,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但曹魏政权也只是被暂时压制,局势并不太平。人们过多关注于蜀汉的主动出击,却忽视了曹魏的虎视眈眈。曹操南下受挫后,便向西北进军,已收复陇西一带,势力愈发强大。曹丕继位后,又掌控了西域地区,虽然三次伐吴无功而返,但是也足以看出曹丕的野心勃勃。在这种情形下,并非蜀汉安居一隅就能高枕无忧的。孔明必须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才能保得蜀汉平安。

论及综合国力,蜀汉对战曹魏无异于是以卵击石,毕竟当初蜀吴合力才使魏元气大伤。孔明与姜维皆非鼠目寸光之辈,他们的铤而走险是为形势所逼,不光为收复汉室,还为了使蜀汉局势更加稳定。

两人虽然都选择对外作战,但是已经尽可能在作战中减少损失。魏延曾向诸葛亮献上子午谷奇谋,即魏延率人从险峻的子午谷中率先到达长安与潼关,攻其不备,诸葛亮再率大军与其会合。魏延此计若成,不仅蜀汉能扭转劣势,北定中原都指日可待。子午谷奇谋十分凶险,其中若出现一点偏差,魏延与五千士兵都有可能尸骨无存。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诸葛亮自然明白,但他不愿以魏延和五千将士的性命作为赌注。魏延多次献上此计,诸葛亮都不予采纳,魏延曾为此斥责诸葛亮怯弱,但是诸葛亮身为汉军统帅,已是极为尽职尽责。

姜维所用的关门打狗策略虽然最终将蜀国引向失败,但在姜维近十次的北伐战役中,胜负几乎相当,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战绩了。蜀汉的实力处于劣势,朝堂之上又有政敌调走手下将士,其实姜维手中可以凭借的并不多,能做到胜负相当,已经无可指摘。

就现在来看,孔明姜维之举劳民伤财,自然有待商榷,但在当时却值得肯定。刘备在讨伐东吴失败之时死去,临死前对诸葛亮寄予复兴汉室的厚望,说他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刘备作为落魄的皇室分支,能被百姓推崇,所凭借的只有刘皇叔的身份。他既然以此为旗帜,那么所追随他的百姓和臣子多半都是想兴复汉室的。古代正统观念比较浓厚,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心念故朝之人,诸葛亮姜维之举,虽然劳民伤财,却是蜀汉的众心所向。既然顺应民心,也就谈不上是一国之罪人。

孔明与姜维在北定中原一事上算得是鞠躬尽瘁,但是蜀汉国力太弱,注定气数将尽,即使这两人拼尽全力也难以回天。一国运势之衰微不能归结于其中的某些人身上,孔明姜维就算不是功臣,也绝不能说是蜀汉的罪人。


邓海春


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二人应该算是蜀汉的罪人还是功臣?

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不久,匡扶汉室大业未竟的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了,把自己的儿子刘禅和蜀汉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为了完成完成匡扶汉室这一伟业,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可惜还是没能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作为诸葛亮的学生和事业的继承者,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扛起了匡扶汉室的旗帜,九伐中原,可惜直到蜀汉被曹魏灭亡都没有能够成功。

有人说诸葛亮六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前后历经三十多年,不但没有能够成功,反而导致蜀汉在连年的征战中劳民伤财,空耗国力,使得民不聊生,这才是导致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和姜维应该是蜀汉的罪人。但也有人说就因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中原才延缓了蜀汉的灭亡,两人应该是蜀汉的功臣。那么对于诸葛亮和姜维坚持北伐中原这件事来说,两人究竟是罪人还是功臣呢?

诸葛亮和姜维为什么要坚持北伐中原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结束了到处流浪的日子,占领益州,据有汉中和荆州,建立蜀汉政权,完成了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设想蓝图,形成了三国鼎力的局面。虽说荆州在关羽大意之下丢失了,可蜀汉还有益州和汉中。夷陵之战虽说大败,可也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就在刘备准备继续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匡扶汉室大业的时候却病逝了。

受到托孤重任的诸葛亮稳定了蜀汉南方之后就开始了北伐,知道五丈原病逝。作为继任者的姜维继续北伐中原直到蜀汉灭亡。诸葛亮和姜维为什么如此热衷被罚呢?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蜀汉以正统自居,如果偏安一隅,那么怎么能说自己是正统呢?蜀汉的建立就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既然自认为是汉室正统,就要统一天下,所以北伐是保持自己正统的最好证明。

二是完成刘备的遗志。这和上面第一点差不多。刘备从起家开始就到处喧嚷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自己之所以败了战,战了败,矢志不渝的坚持战斗,就是为了匡扶汉室,建立的国家也是以“汉”为国名来彰显自己匡扶汉室的决心。作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刘备诸葛亮也是深知其意,重情重义的诸葛亮肯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刘备的遗愿。

三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为蜀汉的发展赢得时间可空间。看看蜀汉鼎力的地图就因该知道,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是条件最差地盘最小的一方,东吴拥有江东和江南大片土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水路交通发达,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最好的。曹魏拥有江北和关中等大片平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是地盘和人口最多的一方。反观蜀汉,仅仅拥有益州和汉中,大部分是山地和蛮荒之地,只有少量的开发成熟的地方,地盘小,人口少,属于最弱的一方。如果偏安一隅不向外拓展,迟早是要灭亡的。为了避免这种趋势,打出去才是上策。

北伐不仅仅是为了一统天下匡扶汉室,更是为了以攻代守稳定鼎立之势

诸葛亮和姜维的多次北伐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穷兵黩武,但这是诸葛亮和姜维的本意吗?诸葛亮六次北伐,姜维九伐中原,前后三十多年,看他们每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好像真的是有点穷兵黩武,为了北伐浪费了国力人力。可是仔细分析,两人的北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曹魏的强大,再看看蜀汉,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关羽没了,张飞没了,接着好多将领过世,可以说蜀汉已经是人才凋零了,蜀汉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改怎么办?休养生息?可是强大的曹魏会给蜀汉修养生息的时间么?不能!以诸葛亮和姜维的才智肯定看出了这一点,为了给蜀汉以时间发展和喘息,北伐只能是无奈之中的选择。

那么蜀汉为什么不向东攻打东吴,偏偏要向北攻打势力强大的曹魏呢?这就是蜀汉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只能向北,不能向东。因为向东只有水路,而东吴的水军是强大的,向东注定了失败,向北陆战还有胜利的可能。所以北伐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北伐一统天下肯定时蜀汉的一个愿望,但并不是主要的,因为随着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曹魏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改变不了,匡扶汉室也只能作为一个理想了。作为聪明无比的诸葛亮和姜维肯定明白当时的形式。之所以还要坚持北伐,除了上面所说的继承遗志,拓展生存空间外,就是要以守为攻,以攻代守,来稳定蜀汉和曹魏的鼎力之势,只有这样匡扶汉室才有希望。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只有在无奈的情况下才会转入防守。姜维和诸葛亮都不是一般人,肯定比普通人看的明白。蜀汉在防守方面是有优势的,可是一味的防守,迟早有一天是会被攻破的,只有进攻才会减轻防守压力,把压力转移到敌方,自己才是最安全的。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这个实力弱小的一方更是要给予曹魏以压力,使其不能发起进攻,这样才能保证蜀汉的稳定。

另外,诸葛亮和姜维也明白,曹魏的野心就是一统天下,迟早是要进攻蜀汉的,当时曹魏已经占领了汉中一带,并接着掌控了西域,并且攻打张鲁,三次伐吴,可以看的出来,曹魏进攻蜀汉是早晚的事,守是守不住的,迟早要面对曹魏的进攻,与其坐等进攻,不如主动出击,这样还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胜负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从诸葛亮和姜维的历次北伐,虽说都没有成功,但都从容撤退,败多胜少就可以看的出来。

诸葛亮和姜维究竟是蜀汉的功臣还是罪人

评价一个人是功臣还是罪人,要根据其所处的时代来分析其所做所谓,才能判断出这个人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对与诸葛亮和姜维来说,对于蜀汉这两个人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呢?

首先说诸葛亮,诸葛亮为蜀汉奋斗了一生,就拿北伐这件事来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什么?从历史上看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和避免蜀汉的灭亡。在当时的情况下,偏安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打出去才能获得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动了北伐,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为了稳定蜀汉,不使蜀汉负担过大的情况下保证北伐,在祁山学曹操屯田,既减轻了蜀汉百姓的负担也保证了北伐的部分所需,虽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毕竟保持了蜀汉的稳定,为蜀汉的发展赢得了时间。而且诸葛亮的北伐大多数都是因为后勤不足才最终主动撤退的,并没有给蜀汉造成大的什么损失,反而是曹魏一方损失惨重。可以说诸葛亮北伐,并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蜀汉的生存,从这一方面来说诸葛亮是蜀汉的忠臣一点没错。

姜维北伐的原因和诸葛亮的差不多,也是为了蜀汉的生存,用以攻代守的方法来保证蜀汉的稳定。但姜维没有很好的学诸葛亮的策略,确实有点穷兵黩武,给蜀汉的国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也是当时的形式决定的,姜维也是有点迫不得已。姜维的时候蜀汉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很多人都没有姜维的眼光,加上姜维的威望不比诸葛亮,很多人并不支持姜维的北伐。最终蜀汉灭亡,也不是姜维的原因,而是刘禅听信宦官之言,放弃了一些地方的防守,最终被邓艾偷袭成功,刘禅自己投降所致。姜维直到蜀汉灭亡后还在为蜀汉的复兴努力着,盅惑钟会反叛,可见姜维也是一心为了蜀汉,说是蜀汉的忠臣并没错。

总之,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的原因都是一心为了蜀汉的生存,分析当时的形式,蜀汉要生存下来,要获得发展,只有北伐以攻代守这一条路,如果不发动北伐对曹魏的战争。蜀汉灭亡的一会更快。反而是两人的北伐延缓了蜀汉的灭亡,因此,矜持北伐的诸葛亮和姜维并不是蜀汉的罪人,而是蜀汉的功臣。


老王春秋观史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致使蜀国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蜀国国小民少,在综合实力方面远逊于曹魏,也不如孙吴。

由于总人口有限,蜀汉的常备军人数一般只有10万人左右,即使临时加大征兵力度,总兵力也不会超过15万。

其中驻扎在荆州地带的总兵力大概是4万到5万人左右。公元220年,关羽发动了襄樊大战,但很快兵败,几乎全军覆没。所以刘备称帝之后蜀汉国力的总兵力预计就在10万人左右。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关羽的仇一意孤行发动了夷陵之战,一共调集了4万精兵到东线,当时军队的武器装备也相当精良。但也很快兵败,国之精锐尽于夷陵。经此一战,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偏居蜀中山险。再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是他的本意,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关羽刘备安稳的守住荆州,替蜀国保留这份实力。蜀汉中后期的战争能够形成汉中和荆州两地的遥相呼应,那么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就不会那么辛苦。



关羽的贸然刘备的轻率兵力损失之大,让蜀国“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让整个国家无法承受,蜀国的形势,是很难维持的。既无退守的余地,就只得进攻,至少以攻为守。诸葛亮姜维的不断进攻,也是如此。所以关羽刘备才是当之无愧蜀国的罪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权执政,劝民农桑,与吴国和好,使百姓休养生息,此后蜀国才基本安定。《读通鉴论》记载:“蜀汉之祚,武侯延之矣,非先主之所克胜也。”蜀汉的国祚是诸葛亮延续了它,诸葛亮是蜀国功臣。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的命运。这二十九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接着七年是费祎,而后十年才是姜维。蒋婉费祎都不甚伐魏,姜维屡次想大举,费祎总是裁制他,不肯多给他兵马。费祎死后,姜维做事才得放手些。我们再看看从魏齐王芳即位,至高贵乡被弑,其间共计二十一年,正是魏国多事之秋,蜀国若要北伐,其机会就在此时,而机会又是愈早愈好,因为愈早则魏国的局势愈不安定。可与此同时蜀国掌权的却是蒋婉费祎,到姜维说了算已经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国的灭亡,归咎到姜维,实在是冤枉的。倒是蒋婉费祎应当负较大的责任。



蜀国投降时兵力如何呢?《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63年刘禅投降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可见兵力也是在10万之多。可见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并没有给蜀国带来多少损失。



所以诸葛亮姜维不是蜀国的罪人而是功臣。


闲将西话


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点目标理想,整日漫无目的的生活,人的一生就会浑浑噩噩,国家就会毫无生气,可贵的生命就此毁弃,国家就会沉沉不振,走向灭亡。

三国时期刘璋做益州牧,国富民丰,但因其暗弱无能,当时谁都没把他放到眼里,受欺于张鲁,受辱于曹操,难守成业,终为刘备所灭。我国两宋时期,对外只想苟安妥协,对内重视经济发展,重文抑武,虽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但总是受制于邻国,窝窝囊囊,受欺受辱,北宋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南宋涯山海战,为蒙元所绝。活得体面有尊严,比富有却窝囊受辱地活着要强得多。诸葛亮之所以六出祁山,姜维之所以九伐中原,都因为他们身处三国乱世,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理想,那就是克复汉室,一统天下。为了这一理想志向,他们自然要兴师动众,北伐曹魏,但他们北伐曹魏,也是在一定国力基础上的。要知道诸葛亮是善于治国的,他治国公平公正公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路不拾遗,陈寿称其为“识治之良才”。如此懂治国之人,他难道不懂得珍惜民力?不懂得调和征伐与休养生息的关系?遍观《三国志》,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没有劳民伤财,死伤无数的记载。姜维后来的九伐中原,虽疲惫国力,但也在国家可承受的范围内。正是因为诸葛亮、姜维深深知道,蜀汉作为偏僻小国,安心守土,发展生产,人心就会趋向安逸,军心就会不振,这样用不了几年,国家就会毫无生气,软弱可欺,只有被曹魏揉搓受欺的份,最后也难免一亡。

蜀汉乃大汉后裔,克复汉室,还于旧都,名正言顺,整军北伐,提练士气,团结民心,让国家有生气,让民众有聚力,小小蜀汉何惧强敌?更何况不断北伐,也是在寻找时机,一旦曹魏有失,乘胜进击,恢复中原,大汉一统,也就指日可待了。三国鼎足,相互攻伐,是常有的事,为了各自利益,为了一统天下,我不伐你,你也将攻我,与其安心等死,不如奋起一搏,成则功名永就,败则不失忠勇,只要不屈膝受辱,劳民伤财也是值得的,即使千秋之后,也当可歌可泣,令后人敬仰!


sunjin72976689


评价二人是蜀汉的罪人还是功臣,最首要的一点要看蜀汉立国的基础。

蜀汉立国,既名为“汉”,政治目标自然是匡服汉室,入主中原。刘备既然号称中山靖王之后,自然要有些汉室宗亲的样子。所以,不管蜀汉君臣内心怎么样,他们所要展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要“与曹贼誓不两立”,北伐是他们立国的基础。孔明、姜维正是在这种国策的引领之下北伐的,所以在他们没有大的战略失误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应该被评判为罪人。

此外,说“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死伤无数可就有些冤枉他们了,蜀汉虽然一直在北伐,但是却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很少大范围用兵,这里一方面是受国力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蜀汉的“以内部安定为主,不轻易出兵伐魏”大的方针政策所决定的。

但关键问题在于,前期蜀汉在孔明、蒋婉、费袆三任宰辅的治理下,保证了蜀汉的发展,但是当费袆死后,姜维的北伐可指挥的兵力虽然多了,但是却无法得到内政的支持了,蜀汉的国力开始逐步走向衰弱,直至灭亡。

可见,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孔明都是蜀汉的第一功臣,其政治才能和军事天赋虽然不如《三国演义》中所写“已近妖”,但依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而姜维,他的本职工作是军人,在历史记载的其十余次北伐之中,胜多负少,而且在其北伐的过程中,尤其费袆死后,姜维独掌蜀汉军事指挥权的时期,确实蜀汉的国力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姜维虽可称为蜀汉的功臣,但其成色就稍显不足了。


水一白聊历史


不北伐,应该“固守”吗?西蜀是“孤军”,待不到“援”。三国时代是乱世,小鱼总是会被吃掉的,很不幸的是,蜀国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三条鱼里最小的那条。

再看看之前的蜀主刘璋,倒是安分守己,非常老实的呆在川内,哪个也没敢去招惹。就是这样一位与世无争的忠厚之人,竟然也被宗亲刘备给算计了。照此来看,即使诸葛不出岐山,姜维不伐中原,据守川内一隅,仍然逃不脱被吞并的结局。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而一击

诸葛亮就是这么个想法。西蜀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人口只百万,兵士只十万。南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平定了,但以当时南方的开发程度,和人口繁盛经济发达的中原之地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只要大西南不作乱,能自给自足,蜀国已经是烧高香了,对蜀国实力增加的助益,太有限了。

要想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唯一的出路就是取得中原。



自己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当年从川外带来的精兵强将,带来的人才,陆续减损凋零。而蜀国本土出的杰出人才,远不能补上人才损失的缺口。再这样等下去,治国理政、带兵打仗的人都没有了。

因此在有生之年,持续发起北伐,脱离面对的困境,也是深思熟虑后,不得已而为的策略。与其西蜀越来越弱,不如放手一击,也许还能搏出一条活路。



既是不得已,不断北伐也有撞大运的成分

诸葛亮认为,天下大势是不断变化的,玄妙到自己也无法预测。

刘备当年潦倒的无立锥之地,极其狼狈。谁知时来运转,赤壁之战后,得了荆州,又占了益州,形势一片大好,本以为复兴之事已定,没料到孙权又从背后下了黑手,折了关羽失了荆州,继而先帝刘备伐吴大败,多年积累的成果付之东流。



明知蜀国实力不济,但是仍然努力的一次次去争取扭转颓势,以期为弱蜀赢得一线转机。谁又能说不能如先帝咸鱼翻身般,再来一次奇迹呢?

便如曹操那等雄才,不也是一次次惨败过吗?被马超追杀的割須弃袍,又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大败于赤壁。天下的事,真是神鬼莫测啊!



诸葛亮也是如此,所发起的北伐也不全然是不自量力,穷兵黩武。每次出兵,都是经过周密准备,或是魏国有乱。如第二次出祁山,就是抓住了魏国曹休被东吴陆逊大败于石亭之时。

虽名“六出”,里面不乏魏国攻击蜀国的被动出击。而且这种以弱击强,主动攻击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也是取得不少战果,只是因实力有限,难以为继,终究不能扭转魏强蜀弱的大局。



如诸葛亮、姜维这般一心为国,苦撑危局,鞠躬尽瘁的能臣,也被归为“西蜀罪人”,世上哪还有功臣可言?


史海寻踪


此二人都是刘备光复汉室梦想的坚定拥护人和履行者,兢兢业业死而后已,甚至在蜀汉投降,君主乐不思蜀的情况下仍久坚持理想伺机而动。从这方面来讲,二人都是蜀汉政权的忠臣和能士。但历史潮流无法违背,虽说当时群雄逐鹿结束,处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国情不尽相同,魏国实力最为雄厚,拥有强大的土地资源和人口资源,持久战消耗战都不怕,而且人才济济,从曹操一开始的屯田就为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况且北方一直是三国时期政治经济中心,虽不占道义制高点,但军事实力不可小觑。吴国占据长江天险和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吴国人口和军事实力也不可小觑。

蜀国占据山川险阻之利,易守难攻,经济和农业也有很大发展潜力,况且良将颇多,占据汉室正统的道德制高点。但是战争是一个会产生巨大消耗的机器,无论是人口、粮食、物资和金钱消耗都是无底洞,而且战争取得胜利这一切才有意义,才能获得补充和回报的机会。蜀国从战略上来讲不应该主动出击,放弃了天险的优势不说,自己越过天险也会消耗大量能量,而且频繁的发动战争消耗了物力不说,举国并不集中力量进行发展经济和人才建设。处于一个一直消耗而补充很少的恶性循环当中,一如诸葛亮的身体。

两人政治立场非常统一,一定要通过战争完成先帝刘备的遗愿,可惜锋芒虽胜,后力不足。和庞大的魏国耗不起,以己之短搏人之长,联吴抗曹的策略也未得到长远发挥。

二人也并未为己谋私,是蜀国的功臣,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促使了三国的一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词曲墨菲


在《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这是事实,但就此来评价二人是否是蜀国的罪人或功臣,都有些不妥。

一、诸葛亮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蜀国是生产将息了多年的,国内的经济水平也恢复了生气,人口也逐渐增长,而且在之前也平定安抚了南方,和东吴也是形成了同盟的态势。对于北伐,诸葛亮是做好的充足的准备的。按照早年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也就是隆中对中的战略设想,取中原应该是从荆州一路、北出祁山一路,两路交相呼应,而此时荆州已经不在手中,只有出祁山一路收复长安一带。

诸葛亮这个时候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老之将至,如果不抓紧时间北伐,可能会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只是可惜,诸葛亮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而且遇到了司马懿这个厉害的对手,致使六次出祁山都无功而还,极大地损害了蜀国原本就不强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还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留下了千古遗恨。

不能就此认为诸葛亮就是蜀国的罪人,兵家之事很难说谁对谁错,万一成功取得长安,成功据守潼关呢?总的来说,诸葛亮还是一腔热血还是为了取得中原,只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也忽视了蜀国的现状。

二、姜维的九伐中原

姜维的九伐中原这个明显地是战略性错误,虽然秉承了诸葛丞相的遗志,但此时的蜀国已经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与曹魏正面硬拼了,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姜维作为半路降将,虽然被诸葛亮视为传人,但他并没有取得蜀国的军政大权,仅仅作为军事统帅,还远离朝堂,不管打仗还是政治上都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不顾蜀国国力的现实不停地出兵打仗这也是姜维的政治短视,也有姜维想立大功在蜀国建立无上威望的心思在里面。

姜维也碰到了一生之敌邓艾、钟会(郭淮其实也是),此二人智不在姜维之下,兵将都优于姜维,姜维哪有不败之理?

当然姜维与诸葛亮一样,不能就此来认为姜维是蜀国的罪人,毕竟很多决策并不是姜维一个人就说了算的,九伐中原也应该是得到了蜀汉集团大部分人认可的。联想到后来姜维还梦想与钟会再立西蜀,姜维也是比较悲情的一个人物。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致使蜀国劳民伤财国力衰弱,就因此来判断诸葛亮和姜维是否是蜀国罪人或功臣。总体上来说,诸葛亮和姜维都是一生都在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应该算是大大地功臣。


阳明兵器


就这个题目不克不及用简朴的“功”与“罪”来批评。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下,魏蜀吴岂论哪国都有想完成一致大业的志向,就蜀汉固然也不克不及破例,孔明、姜维都是奔着完成一致的大政目标在勤奋,这不仅是刘备遗言,也是在有生之年想完成的庶愿。虽然劳民伤财,但却不偏安、偷安。

至于说劳民伤财,如果能拿下华夏,要知道华夏但是富庶之地,也就处理了,资本、生齿、人材匮乏的题目,如果能拿下华夏,对完成一致的基本就更近了一步,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

在事先的形势下,民能够挑选由任何政权统治,只需生涯舒适就能够。但国不能够,国必需是一致的国,只要一致了才会完毕频仍的战役,庶民才会有真正安居。所以说“孔明”、“姜维”的北伐也不克不及说是纰谬。

从古代到古代,因战役而使得朝代更替,成王败寇,作甚功?作甚罪?真不好批评!

如果说因发动战役死人就是罪,汗青上发动战役的人多了,有军阀战役,有农民起义,能说他们是罪人照样元勋。

关于蜀汉的一致大业目标,孔明、姜维应该是有功无罪的,虽然是大功告成!


慎独164165614


刘备因“义”伐吴失败,大业未成便在白帝城托孤离世,为了继承先帝之兴复汉室的遗愿,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北伐战争最终没有平定中原,连年的征战却使得蜀汉国力耗尽,饥民遍野,孔明和姜维多次北伐是带领蜀汉走向的是救赎还是自我灭亡?他们是有功还是有过呢?

当时的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三国鼎立,。中国的人口还有5000多万降到了不到1000万,下降了整整4/5。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战争限于局部,人口开始恢复至3000万左右。曹魏的疆域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人口四百多万,兵数十万。

三国形势图

蜀汉的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

九州图

那么实力相差如此之大,孔明和姜维却始终“以卵击石”?当时的曹魏拥有江北、华北和关中等大片平原地区,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地盘和人口也是最多的一家。而蜀汉是三国之中地盘最小,人口是最少,仅仅拥有益州和汉中,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和未开荒的蛮荒之地,只有少量的地区是已经开发的。蜀汉如果偏安一隅而不向外积极拓展的话,迟早是要灭亡的。况且如果蜀汉选择修养生息的话,那么即使曹魏不选择攻打蜀汉同样选择休养生息的话,双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到时候,蜀汉必然会不攻自破。所以,孔明和姜维无奈的选择了果断出击,将原本自己防守的压力转移给曹魏,而曹魏面对蜀汉带来的压力,自然也就无法对蜀汉发起进攻。在孔明北伐期间,也避免了给蜀汉造成巨大的压力,比如孔明就在祁山学曹操屯田。而且孔明和姜维历次北伐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可以从容撤退。

北伐的动因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自然因素:陇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和秦川相接,渭河相通。自古秦陇唇齿相依,得陇者得秦川,而且汉中、陇右是当时蜀汉北拒曹魏的双大门。蜀汉已得汉中,若能再取得陇右,那么蜀汉进可成钳形之势;防可紧闭双门,拒曹兵于门外。曹魏也就难以实现得陇望蜀的战略目的。况且陇右的地形十分优越,进可攻,退可守,是古代屯兵作战的重要战略要地。

六出祁山地形图

经济因素:在三国时期,陇右地区人口偏少,但是粮食产量丰盈,是提供军粮的重要粮库,因此才有了"陇上刘麦"的佳话;同时,陇右的天水是自古就是出产战马的重要来源地,自然也就成为了孔明北伐的所需战马的重要来源地;况且陇右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地,中原、西域来往的商贾众多,经济繁荣。

文化因素:陇右地区是秦朝的发源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於内,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对于诸葛亮来说,可以效法秦始皇出陇右入秦川平天下。


陇右、秦川

人文因素:陇右地区地处荒凉,民性皆强悍,又善骑射,多习武功,具备极强的战斗力。所以这里可以作为孔明补充兵员的重地。而且当时蜀汉将领凋敝,孔明可以在此招揽将才补充蜀汉“无大将”的困境。

西凉军

但是姜维北伐中原确实有点穷兵黩武,给蜀汉的国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以当时情况来说,姜维也是没有任何办法。诸葛亮和姜维北伐,从表面上来看,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使蜀国国库空虚。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诸葛亮与姜维的不断北伐,才在某种程度上阻挡了曹魏发展的速度,给蜀汉赢来了苟延残喘几十年的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