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更是一组令人倍感振奋的数字:2016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36.27亿元;2017年,35.59亿元;2018年,33.42亿元;2019年,37.9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2%,肉74177吨、蛋53082吨、奶49474吨,连续多年占农业生产总产值50%以上,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3月19日,我市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饲料厂项目,汝州3场、13场、15场养殖项目分别在产业集聚区、小屯镇、王寨乡、杨楼镇举行开工仪式,4个项目总投资9.9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9.25亿元,年产饲料42万吨,年出栏商品猪62.5万头,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

这正是:加快农牧循环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围绕美丽牧场示范创建,奏响绿色发展新牧歌。

汝州的生态现代化畜牧业,正意气风发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严控疫情 菜篮丰盈


3月4日,我市抗疫工作正在向好发展。

看着一批新鲜的鸡蛋在市畜牧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销往市区,运向外地,我市帅冰养殖场负责人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半个多月前,他所经营的企业还面临有货无处可卖、有鸡无料可喂的困境。

为切实维护我市畜牧业的正常产销秩序,聚焦疫情对畜牧企业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保障市场供应跟得上、不脱销、不断档,坚持做到为企业解决问题到位,坚持做到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不放松,市畜牧局“三举措”并行,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饲料兽药、屠宰、生鲜乳运输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严格消杀

为保障全市人民菜篮子不缺“肉蛋奶”,该局积极协调涉牧企业申报生活应急物资通行证,确保畜牧业生产物资运输,疫情交通管制期间,该局共为涉牧企业申请办理发放《河南省应急运输通行证B证》7个,发放《平顶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120个,另外多次到汝东高速口、汝南高速口与交警部门协调畜牧生产物资运输,积极与乡镇政府领导联系协调畜牧企业生产物资运输通行。实施企业开工生产情况日报制度,每日对全市3家屠宰厂、6个饲料兽药厂、5家奶牛养殖场等企业生产情况、存在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每个企业面临的不同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施策,逐个解决。对持续生产的畜禽养殖场,着力加强防疫和生产服务保障,及时组织发布我市饲料生产库存及养殖场物资需求,加强产销对接,协助解决饲料及原料短缺等问题,助力企业尽快恢复产能。这些举措有效保证了我市重要畜产品及生产资料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我市目前日屠宰场猪肉量约为5930公斤,日屠宰检疫白条鸡约15000公斤,日产生鲜牛乳32吨左右(主要交售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和南阳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自复工复产以来,我市肉蛋奶产能逐日增加,确保了全市人民生活不受影响。

为了保障全市人民菜篮子里的“肉蛋奶”新鲜和安全,在疫情疯狂肆虐的2月13日,该局联合米庙镇政府对米庙镇辖区内养殖场户“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指导,并随机抽取了米庙镇玉皇村3家养殖场户进行现场督查。对于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该局要求: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安排专人带领动物防疫员高质量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彻底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养殖场户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自觉做好各项消杀措施,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动物防疫员管理,提升服务意识,提供上门服务,村不漏户、户不漏栏,配合乡镇政府和养殖场户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行乡镇动物防疫员特聘计划,逐步健全“畜牧局+乡镇政府+动物防疫员+养殖场户”多方密切配合,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完善我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的制度建设。

春季为禽流感高发的季节,为配合做好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性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该局于2月7日印发了《汝州市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汝州市畜牧行业春季“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召开“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题视频会议进行部署。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组织为贫困户养殖的肉羊注射疫苗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消毒571场户,完成禽流感免疫接种6万羽。有效保障我市不发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全市人民提供健康、安全、放心的肉蛋奶产品。


成绩斐然 亮点纷呈


2019年末,冬日的阳光洒在夏店镇黄沟村6组村民毛振江的养羊养殖场内,他一大早就忙开了,打扫羊圈、给羊喂食等活忙得团团转,但他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家里的钱袋子正是靠养羊鼓了起来的。

这是市畜牧局通过发展畜牧业带民致富的一个例子。

我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南依伏牛、北靠嵩山,北汝河东西横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川”的槽形地貌,这种天然保护屏障,有效规避动物疫病的传播,十分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全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常年在45万吨左右,优厚的农业基础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曾经达到3000多家。畜禽粪污产生量多,粪污处理配套设施不全,还田利用率低,资源化利用量小,在局部地区造成了环境污染,群众一度反映强烈,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较大。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结合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美丽牧场示范创建,鼓励养殖企业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实施养殖产业集团培育工程,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配套设施建设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全市畜牧业已走上“产业兴旺、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粮饲统筹、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大力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近年来,市畜牧局牢固树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汝州市建设“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宜居绿城大局,以畜牧业绿色发展为主线,以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配套设施做保障,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手段,以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做支持,以指导、督导养殖企业整改促落实,以美丽牧场创建做示范,积极协调有关委局、乡镇办事处一起齐抓共管、多方发力,使全市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顺利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委托的第三方检查验收,河南省统计局会同省发改委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电话问访及最终现场核查认定:汝州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完成91.8%(省定标准达到82%以上),全省排第6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3.3%(省定标准达到68%以上),全省排第12名。圆满完成了2018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涉牧目标任务。金汇牧业种养一体化模式,中王生态牧业美丽牧场创建典型做法受到了省畜牧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畜牧业工作交流会上予以推广。

目前,我市共有畜禽养殖场1168家(备案场),年出栏10万头(只)以上养殖集团3家(生猪企业),国家级、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1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7家,各类畜牧合作组织480余家。形成以天康宏展、汇捷养殖、华扬农牧、金汇牧业、湖南天心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企业,以坤元农牧、仟民合为代表的肉羊养殖企业,以启航牧业、丰润盛牧业、博旺农牧为代表的肉牛养殖企业,以瑞亚牧业、亿鑫源牧业为代表的奶牛养殖企业,以中王生态牧业、双峰牧业为代表的蛋鸡养殖企业等五大优势养殖产业。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领导班子实地了解畜牧工作

我市畜牧业发展领导重视,畜牧局干部职工积极作为,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站、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市、河南省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粮改饲”项目试点县、河南省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试点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市、畜牧信息化建设试点市,获评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奶业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优秀单位等30多项荣誉。


项目推动 龙头带动


“迈可专家很有耐心,对猪场管理的讲解很细致,有很多新理念是之前我没有听说过的,收获很多。汝州市畜牧局邀请的专家是我们这些小养殖场接触不到的,能听到他们的知识讲座,是我们养猪人的福气。”2019年11月26日,市畜牧局邀请荷兰籍猪场管理专家迈可·艾克塞尔·厄勒曼开展“生态畜牧专家讲坛国际版”专题讲座,全市生猪规模养殖企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等200余人参加。听了专家的讲座,临汝镇健豕养殖场朱燕浦深有感触地说。

为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渠道,2019年11月21日,该局组织带领我市金融部门,肉兔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村有关负责人,规模养殖户及技术推广站30余人组成的肉兔养殖考察团到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学习种商品兔专业养殖企业超前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理念,做强做大汝州兔业养殖,为全市畜牧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增添新引擎。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领导班子调研扶贫工作

为完成“市长菜篮子”工程任务,保障居民对肉、蛋、奶消费的需求,为此,我们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发展绿色化”,出台多项政策,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扶持资金开展生猪、奶牛、蛋鸡、肉禽、肉牛、肉羊等主要畜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2016年以来,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近1.6亿元(主要有生猪调出大县资金、粮改饲项目资金、肉牛种养一体化资金、生猪规模化标准化项目建设资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资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新建肉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场项目资金、生猪肉羊良种补贴项目资金),对规模养殖场建设圈舍、粪污配套设施(沉淀池、晾粪场、晾粪棚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设施(固液分离机、有机肥设备、有机肥车间)、购买粪污运输设备(吸粪车、铲车等)及其他生产加工设备(挤奶厅、青贮收割机等)等进行奖补,有力地支持了畜牧业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大幅提高,畜牧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畜牧业绿色发展成果明显。

近年来,该局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网站进行畜禽污染防治治理宣传报道,通过向养殖场(户)发放宣传册、告知书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提高群众特别是养殖场(户)的生态发展意识,营造绿色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9年,该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与市人才办联合成功举办了汝州市生态畜牧业发展专家论坛。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市内养殖企业广泛参与,并组织不同层次的座谈、交流,成功搭建了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技术交流平台。该活动计划举办7期,目前已举办3期。

2019年汝州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

组织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入户

为贫困户指导养殖技术

同时,积极引导汝州市中王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河南坤元农牧养殖有限公司按照河南省美丽牧场创建要求,开展场区清洁绿化、环境优美舒适、生产设施配套、工艺水平提升、制度规范完善、种养互补互促行动,努力打造现代化美丽牧场,以期示范带动全市养殖企业美丽牧场创建新高潮。

而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入驻汝州,不仅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是将我市畜牧业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金色田园 牧歌嘹亮


毋庸赘言,我市畜牧业的超常规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的高度重视。

市委书记陈天富在调研我市畜牧业发展时指出,要围绕培育做强现代畜牧业,积极招引一批绿色优质高效的畜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挥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知名畜牧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确保我市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畜禽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动员全市各乡镇和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协作发力。

强化规划引领,聘请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为我市畜禽粪污整治提供了支撑,为畜禽粪污治理提供了资金支持,为我市畜牧业发展与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引领全市养殖企业向美丽牧场迈进。

强化检疫监督,产地检疫率、屠宰动物受检率、上市肉品持证率均达100%;完善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严格监督“2中心4站13点(2个无害化处理中心、4个无害化处理收集站和13个乡站病死动物收集点)”的三级收集处理体系,确保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工作不漏一场、不漏一户;积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适合我市畜牧发展的服务型行政执法体系;严格执法,坚持“三必”原则(有案必立、立案必查、查案必果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一切案件线索,严查严办、彻查到底、绝不手软,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禽健康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做好疏导工作同时,该局不断加强对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的日常监管。对畜禽粪污污染突出的养殖场、对群众举报的涉牧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协调有关委局、乡镇办事处政府连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开展了汝州市禁养区养殖场专项整治、汝州市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标专项整治、汝州市北汝河及其支流沿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汝州市畜禽污染环境整治“百日会战”等专项整治工作,使我市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蓝天白云下,猪肥牛壮羊儿跳;青山绿水间,鸡鸣鸭叫人欢笑。这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象,这醉人心怀的美丽画卷,在汝州金色田野上随处可见,汝州现代生态畜牧业,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汝州大地上徐徐铺开。(作者 李晓伟 张旭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