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停地有人在買賣保險,保險真的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嗎?


我國保險市場是從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至今已經成為了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尤其近年來市場保費收入不斷上升,做保險群體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慢慢的接受保險了,畢竟目前國人保險意識開始增強,更多人買保險真的是買來保障,認為可以帶給自己安全感。

為什麼有人對保險反感?

很多人談到保險就變臉,主要在於部分保險工作者把整個行業搞成了傳銷的性質,讓部分群體對保險是避而遠之,更有的人為了讓親戚朋友投保,都是不厭其煩的電話騷擾和忽悠保險功能,導致投保後最後卻難以得到賠償,讓人認為保險就是坑人的。

早期保險基本是拉熟人模式,拿著高額的回報,業務員做單子只為了追求業績,最後賠償成了這種不賠償,那種不賠償的結果,讓人們對保險非常失望。更有銷售人員在對保險知識一本正經下鬧出了很多的理賠糾紛,最後讓不信任保險的人越來越多。

保險能給人安全嗎?

保險的本質是你受到傷害就能得到更多的錢保你有安全,當然是可以給老百姓帶來安全感,連馬雲都說過,保險的使命就是給人以安全,全民炒股不正常,應該人人買保險,說明保險現在逐漸的深入人心,很多人對保險的信任度開始增加。

其實人生本身是充滿不確定性和各種意外的,有保險多一分放心,但是如何買保險,避免難以理賠也是很關鍵的,切莫在完全不瞭解的情況下,礙於面子買了不需要的保險,反而作用不大。

因此,有人為了賺錢,不停的推銷保險,但是這些保險到底適合不適合老百姓要認真的瞭解,雖然保險可以帶來安全感,但是保險一旦誤買,不能理賠,反而是帶來糾紛問題。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這個商業保險就是變相傳銷。他裡面的業務員基本找親人,朋友之類的,友保險。我交的保險大大小小有六種,時間交最長的二十多年,短的六七年。我還交的有建康保,我老婆前三年在北京醫院,廣東中山醫院,最後在湖南省腫流醫院動兩次手續,、最後找保險公司報,他說報不了,要是得了癌病才有報銷。我非常氣憤。最後我把所有保險給退了。退地時候他又說:退不了全款,我氣憤地說:哪怕是一分錢你都給我退。最後:他們七算”八算我又少退一萬八千元。最後我呼籲朋友們,最好不要相行哪些所謂的保險公司。專門騙老百性的血汗錢。


三和傢俬城彭家廠


商業保險只是補充了社保。很多人不喜歡保險,或者說是騙人的,只是你遇到的不專業的代理人而已,保險非常複雜,它要結合每個人的特點去做規劃,不像其他產品那麼簡單!

首先,為什麼會出現重疾險,這裡有一個故事,以前有個醫生給他的一個病人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醫生說只要在家好好休息兩個月就沒事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那個病人又來了,而且病情惡化很嚴重,醫生很驚訝,可是病人說我沒法休息,我要掙錢養孩子,要掙錢還之前借錢治病的錢,醫生很心痛,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重疾險!

有了上面的故事,應該就會明白為什麼要有商業險了。因為社保的報銷有一定的比例,而且也有起付線跟封頂線,如果是小病,自己還能承擔,如果是大病,一般家庭是承受不了的。現在的環境,吃的喝的用的,重疾發病率非常高,而且年輕化嚴重。如果發生重疾,後果可想而知,現在的人大多數都有車貸房貸,這些負債怎麼解決?靠誰解決?靠孩子?還是靠父母?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大病是可以治癒的,但是醫療費用非常昂貴。是社保解決不了的,這一塊必須要用商業保險去解決,或者就是放棄治療,或者人財兩空。商業保險有大病提前給付,治療住院這些還能報銷,還能有一部分錢作為後期康復費用等等。如果是科技原因,使我們放棄治療,那麼無怨無悔。如果是因為經濟原因使我們不得不放棄最親的人,那將是遺憾終身的事情。

因此給自己一分重疾險很有必要。同樣是保終身,而且將來基本上每個人都會發生重疾(不是危言聳聽,也不要避諱,我們不喜歡談病,我們不談它,不代表它不會來),還是趁早給自己一個規劃,因為越早買越便宜,還有就是一單中間住個院或者啥的,將可能導致終身買不了保險,這個很頭疼!


古樓殘卷


農民工講真話:這個問題中包括著買賣保險、能否帶來安全感、還隱含著保險該不該買,我來談談拙見。


一、買保險,買的是一份保障。馬雲說:保險是後路,在春風得意時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時有條路。有錢時,錢不值錢。沒錢時,人不值錢。而賣保險,則是一份宣傳保險的工作。買的剛好需要,賣的剛好專業,所以不停的有人在買賣保險。

二、重點指出一下,保險不只是能給百姓帶來安全感,保險能做到:不出事時錦上添花,出了事雪中送炭。沒買保險沒出事,那是萬幸;沒買保險出了事,就是悲劇;買了保險沒出事,那是幸福;買了保險出了事,就是慶幸。馬雲還說:生了病的人想買保險,不是ta認可保險了,而是花自己的錢心疼了。為什麼呢?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

先普及一下“概率”這個詞,概率是度量偶然事件發生可能性的數值。有一個數值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就是:人一生中患疾病的概率是72.18%。患重疾不可怕,現在的醫療設備高檔,藥物齊全,可怕的是沒錢。有一個問題:假如未來有一天一個人需要30萬醫療費,有以下三種方式準備這筆錢,你會選哪一種?1、一次性在銀行存夠30萬現金,以備不時之需;2、每年存入銀行1.5萬,必須堅持存20年;3、每年強制儲蓄1萬元,需要堅持20年,但可以在需要時擁有至少30萬醫療費。想必聰明的你早已心中自有答案。能選擇1的畢盡是少數,因為社會二八分化定律早已言明;如果選擇2,你20年後才能生病;選擇3,這是個槓桿原理,用小的資金去撬動30萬勝至更多的醫療費用,也就是說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自然,不排除保險行業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業務員能力、水平、修為問題,還有客戶自身的問題……倒至很多人誤解保險、抨擊保險、排斥保險,但我想說的是:社保是國家政策,每個人都得參與。商業保險也得到多數人的認可,走進千家萬戶。

我是說真話的農民工,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別忘了點個贊再走,謝謝!


勿狎暱


我的觀點是:保險確實是能給老百姓帶來安全感的。

壽險的發展在中國市場上也有二三十年了,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確實聽到了很多有關保險的負面消息。“保險就是兩不賠,這不賠,那不賠”,“保險都是騙人的”……

但是這麼多負面消息,並沒有阻礙保險的發展,這幾年保險行業的發展更是迅速,不信我們看一下截止2019年上半年的保險業總資產和保費總收入吧(見圖一和圖二,數據來源銀保監會),從圖一可以看出2019年半年的總資產比2018年全年的高,從圖二也可以看出,保費收入每年都在上漲。可見保險還是被認可的。



如果保險真的不是一個好產品,老百姓還會選擇嗎?相信老早就避而遠之了吧。

那保險是怎麼讓大家有安全感的呢?

1.購買醫療險:讓我們病有所醫

2.購買意外險:讓我們殘有所仗。

3.購買壽險:不管我們在與不在都能肩負家庭責任。

4.購買重疾險:補償我們的收入損失,繼而可以更安心的養病。

回答完畢,以上是我的見解,希望能有所幫助


保姐愛生活


保險

一,社保,社會保險。

二,醫保,新農合,醫療保險。

三,車強險,車全險(商業險)。

四,玉米保險。

五,房屋險。

六,團體意外險。

七,學平險。

八,壽險。

其實,保險已走入千家萬戶,就是壽險這塊,由於壽險業務員或者不專業,或者故意誤導,或者對售後理賠不負責,導致客戶的利益受損,而且,壽險的業務員組織發展模式(團隊模式)和傳銷模式相似,所以,很多人對其不信任,特別是有的業務員很纏人,招人煩!其實,保險不是騙人的,就是做爛了


江舟曉月


我們常說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其實關鍵就在於對金錢的態度,前者習慣於用來消費,後者則用於長遠的目標。

李嘉誠曾說: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保險。

比爾蓋茨曾坦言: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發現有哪一種方法比購買人壽保險更能有效地解決企業的醫療財務問題!把所有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是二十一世紀家庭投資理財的最佳方式,同時也是送給自己和家人最切實際的禮物。

馬雲曾說:有錢的時候,錢就是數字,可是沒錢的時候,人一文不值,只有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布好後路,才能在四面楚歌的時候,有條出路,而保險就是在危機四伏時幫你的出路。現在保民是3.3億,未來是13億,人人有保險,保險就是讓人感到安全,讓社會感到安定!

這些話體現的是一名成功企業家對風險的深刻認識:今天也許你是千萬富翁,但是企業經營的“風險”也許會使你一夜之間淪為窮人。可以說,富有的人不缺錢,缺的是對財富的保障與安排。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何保障財富才是重中之重。

全球富人都積極買保險

保險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西北角1號


保險分很多種,大體分為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壽險等。為什麼好多人一聽到保險都覺得是騙人的呢?主要是因為現在保險公司太多,而且保險的銷售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有一些不正規的保險公司還經常被爆出拒賠的新聞,才導致人們對保險公司不信任。個人認為保險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全感的。但是買保險其實有很多門道,首先買保險要根據個人情況以及家庭情況而定,和每個人從事的工作性質也有很大關係。例如:對於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人來說適合買一些意外險,因為工作性質導致坐火車和飛機的頻率很高,所以發生意外的概率也相對其他人要高。對於家庭的收入支柱應該配置保額要高一些,因為如果家庭支柱出現意外會導致家庭收入來源沒有保障,所以買保險的原則建議先大人後小孩。但是對於一些醫療險和重疾險來說是年齡越大保費會越高,而且對個人的身體狀況要求也很嚴格,所以本人建議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早給自己和家人買一些保險。


科樂財富管家


這是好事啊! 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1)經過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GDP世界第一)和家庭(三億中國中產家庭)是越來越富有了;2)中國人的保險觀念和中國人的購買力比以前好了;3)保險不能規避風險,但能轉移財務風險;保險不能保障安全,但保險確實可以給投保的家庭帶來安全感!

  1. 生物科技和基因科技的進步,我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明顯提高;另外人口的老齡化也越來越突出;如果65歲退休,活到85歲是正常,到90歲或100歲以後也不要見怪不怪。以30年的養老生活來算,如果每對老年夫妻的月平均開支是5000元,一年就是60000元,30年就是180萬元。這是一筆不小的錢,而且不是一次性給的,是分30年給,養老保險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養老險給老年夫婦帶來生活無憂,老有所養的安全感。

  2. 1978年,大學生是知識分子,而現在大學生已經到處可見,2017年有780萬大學生畢業,2018年有820萬人大學畢業,比去年增加了40萬大學生。80年代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工作,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馬上面臨失業風險。不管是年輕人還是父母,越來越重視教育了,越來越看重教育帶來的競爭優勢,每個家庭都在為自家的孩子規劃教育金,而商業保險中的年金險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滿足了教育金“每學期都要,持續性,不能中斷等特點”。教育險給父母給考上大學的孩子帶來上學的安全感,避免了孩子考上大學父母拿不出學費而讓父母丟臉,身邊親戚和同事們會怎麼看呢?。

  3. 現代家庭,不任是一家三口還是一家五口,都是學習上班做生意,都要經常在外面奔波和打拼,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還可能碰到一些疾病,這就不可避免地要和醫院打交道:門診,手術,住院,康復等錢的問題,這些多的50萬或100萬現金不等;而現在很少有人會把這麼多的現金放在手上,一般放在生意上或投資上,而這些資產不容易變現。這時保險就能比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只要發生了保險合同上的意外或重疾,保險公司就會理賠以應急救命。這類保障型保險給家庭帶來生命的安全感和生活的安全感,如果發生不幸的事卻沒有投保,那就更加不幸了,你覺得呢?。

  4. 對於富裕家庭來說,除了這些風險還有資產隔離,避稅避債,財富傳承等需求,而理財型保險可以是這些需求解決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給富裕家庭的資產保值增值避稅傳承的安全感

除了以上內容,保險還有不少功能:例如創造現金流和遺產分配等。提前規劃和善於利用是能夠解決很多家庭財務問題的,能夠帶給家庭經濟上的安全感。

或許你有不同的想法,歡迎你在下面留言或評論。


白話家庭理財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

1隨著社會進步,基礎的福利制度和商業的保障就會發展起來,這恰恰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大家的保障意識提升,我們也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救助和保障機制,並且有商業化的保障體系作為補充升級。最近是保險行業開門紅銷售各類理財儲蓄保險的時間點,其中主要是用於儲備現金流的年金保險。

2 首先大家對與宣傳廣告保持理性,對於鼓吹理財保險存10萬,賺百萬,存百萬賺千萬的宣傳套路保持警惕,不過是數字遊戲。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而是商業機構。保險不是什麼愛與責任這些虛的宣傳,而是從財務角度出發,保障性保險,注重的是槓桿性,低保費啟動高保額,轉移我們的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開支風險,定期壽險轉移死亡風險帶來的財務損失。把這部分風險交給保險公司承擔,而不是在保險公司存錢理財,注重的是消費型槓桿作用,而不是儲蓄作用,基礎保障解決了 ,有長期不用的閒餘資金才靠譜規劃家庭的未來現金流配置安全性高,但收益低的年金儲蓄保險,而對於富人家庭有需要財富傳承的可以配置終身壽險加上信託的組合,來解決財富傳承問題

綜上:保險的安全感不是什麼愛與責任,而是從家庭財務出發,把保險作為一個財務風險的管理工具,為我們轉移不確定財務風險,而並不是在保險公司存錢理財,脫離保險信保,不信資的初衷。要對市場上把儲蓄保險包裝成高收益理財的忽悠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