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扶貧·與你同行——記者蹲點】萬山:壩區產業發展好 群眾增收門路寬

近年來,萬山區堅持以農村產業革命為重點,深入落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把500畝以上壩區作為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抓手和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示範田,按照什麼適合種什麼、什麼賺錢種什麼的原則,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讓鄉村振興步伐愈發穩健。

在謝橋街道石竹社區500畝壩區,大棚內工人們正在忙碌的收割新鮮的羊肚菌。2019年12月,石竹壩區按照農業產業化標準,通過以500畝壩區為主攻方向,與銅仁市科技局、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立大小菌棚23個,種植羊肚菌18畝。目前,大棚內的羊肚菌已全部長成,每畝產量可達300餘斤,按照每斤65元的價格出售,產值可達30餘萬元,有效解決了當地20餘人就業,還與96戶174人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接下來我們將以500畝壩區為抓手,繼續做大食用菌產業,持續帶動周邊的群眾就業。”石竹社區駐居幹部田鵬說道。

【文軍扶貧·與你同行——記者蹲點】萬山:壩區產業發展好 群眾增收門路寬

【文軍扶貧·與你同行——記者蹲點】萬山:壩區產業發展好 群眾增收門路寬

工人們正在忙碌收割新鮮的羊肚菌

另一邊,在黃道鄉丹陽村壩區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基地裡,工人們正在鬆土、蓋膜、澆水,忙得熱火朝天。據瞭解,在“九豐農業+大棚蔬菜”模式帶動下,基地從過去的80畝發展到如今的500餘畝,通過種植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每年產值可達100多萬斤,收入達100多萬元,蔬菜大棚基地也搖身一變成了群眾就業增收的“聚寶盆”。

【文軍扶貧·與你同行——記者蹲點】萬山:壩區產業發展好 群眾增收門路寬

【文軍扶貧·與你同行——記者蹲點】萬山:壩區產業發展好 群眾增收門路寬

蔬菜大棚基地裡,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

“天天到這裡也有活幹,每個月也有工資發,反正我們覺得心裡還是滿意的。”田坪村村民羅鳳蘭笑呵呵地說道。同樣,在基地務工的丹陽村村民肖滿香也是十分滿意,“我們在蔬菜大棚裡每天都有活幹,離家也很近,每個月做滿都有2000多元的工資。”

目前,萬山區500畝以上壩區共有12個,涵蓋8個鄉鎮(街道)19個村,總面積達9900多畝,通過“適合什麼種什麼,什麼賺錢種什麼”的原則,重點選擇一至兩個主導產業重點發展,實現每畝產值達8500元以上。下一步,萬山區將繼續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壩區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區融媒體中心 麻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