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高玉香:家乡“疫”线显担当

“想到防疫一线去,为家乡做点事!”高玉香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也是土生土长的莱西市院上镇人。从3月14日起,她主动申请,加入莱西市入境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成为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先锋精神。

再三自荐成为防疫志愿者

高玉香已在武汉定居20多年,三年未回家乡的她,于1月20日按计划自驾回丈夫老家莱西市姜山镇南仙庄村过年,按规定主动向社区上报行程并自觉居家隔离。“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解除隔离后,我与村支部书记联系,想要参与卡点执勤工作,但都被婉拒了。3月初,疫情防控转入‘外防输入’的攻坚阶段,我又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再次‘自荐’,3月13日我终于被正式安排成为莱西市入境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的一名志愿者,现在想起来,我就像是‘硬塞’进去的志愿者,特别不容易。” 高玉香笑着回忆了自己成为志愿者的经历。

【榜样】高玉香:家乡“疫”线显担当

【榜样】高玉香:家乡“疫”线显担当

3月14日一早,到莱西市入境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报到后,高玉香迅速熟悉工作内容,接受工作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她的任务是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镜、口罩和手套,背上20多斤的消毒桶,对工作区、留观区楼梯、餐厅、大楼门口及外围环境等进行喷洒消毒和重点部位擦拭消毒工作,负责给从青岛隔离点和流亭机场接回入境人员的车辆消毒。在每一辆车到达后,她都参与给车辆和入境人员行李等物品消毒。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并负重工作,一天下来,她脸上印痕明显,呼吸不畅,腰酸背痛。

愿做防疫战中的星星之火

“我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治病救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消毒工作做到位。”高玉香说,之所以想方设法想成为一名志愿者,理由很简单,武汉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全国上下驰援武汉,那些“逆行者”的身影让她很受感动。她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种关键时刻,要为家乡出一份力,到抗击疫情的基层一线去,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行动上。“家里人也很支持,因为在居家隔离期间,镇上和村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我们的身体、生活情况,并及时为我们送来了物资。”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对武汉归来人员的关怀,让高玉香深有感触地说。高玉香还加入了莱西市“萤火虫志愿者”组织的多项活动,主动捐款。

【榜样】高玉香:家乡“疫”线显担当

“我在这里只是做防疫辅助工作,就像一只‘小萤火虫’,微不足道。我们的疾控人员、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是我的好几倍,他们非常辛苦。”高玉香说,自己不是医生不能挺进一线,但是以微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样可以守护大家。采访中记者得知,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刚生完孩子的高玉香也主动参与到武汉理工大学志愿者行列,背着消毒桶在各个宿舍间喷洒药水,做消毒工作。

【榜样】高玉香:家乡“疫”线显担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莱西市有很多像高玉香这样的志愿者,来到社区、卡点等参与防疫工作。虽然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就像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看似星星点点,但汇聚在一起就能点亮黑暗的夜,尽心尽力、发光发热。


记者:高欢欢

审核:王仁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