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治技術(適用於綠色及加工出口辣椒基地)


辣椒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治技術(適用於綠色及加工出口辣椒基地)


辣椒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本技術方案適合綠色無公害基地,可以做到,今天用藥,明天採摘,化驗檢測,出口辣椒,農殘不超標。

辣椒整個生育期會發生很多病害。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黴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葉斑病等。只有正確識別辣椒病害才能準確使用生物農藥,控制辣椒病害蔓延,減輕病害造成的損失。下面就是辣椒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種植前期底肥每畝使用辣椒專用生物有機菌肥200公斤(五袋)與土壤調理修復專用菌劑一公斤一起施入田地(不需要再使用其他肥料)。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

辣椒猝倒病:苗床低溫高溼易發病。幼苗出土後、真葉尚未展開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莖基部發生水漬狀暗斑,繼而繞莖擴展,逐漸縊縮呈細線狀,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地面。

辣椒立枯病:病苗莖基變褐,後病部收縮,莖葉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斑繞莖時幼苗逐漸枯死,但不倒伏。

猝倒病、立枯病綜合防治方法:

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500斤+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綠得寶500毫升兌水500斤葉面噴施

辣椒疫病

毀滅性病害,莖、葉、果實均能發病,莖基部和枝杈處呈水浸狀暗綠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爛,繞莖一週後皮層縊縮,染病部位以上葉片逐漸枯萎死亡。溼度大時病部表面出現白色黴狀物。根部呈褐色腐爛狀,發病迅速,造成田間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採取深溝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防治方法:霜霸200毫升兌水300斤+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500斤+綠得寶500毫升兌水500斤兌水150斤葉面噴施。

辣椒灰黴病

主要為害幼果和葉片。病菌從殘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爛,果蒂發病後擴展致果面,呈水浸狀病斑;葉片邊緣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內擴展。溼度大時病部有灰色黴層。

防治方法:灰黴靶斑特效100毫升兌水150斤+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兌水150斤葉面噴施。

辣椒葉枯病

露地辣椒發病多,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在葉背面生出水漬狀小圓斑,邊緣深褐色,病斑中心略凹陷,呈灰白色,重症時整株葉片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500斤+凱特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綠得寶500毫升兌水500斤

辣椒炭疽病

主要發生在果實,先產生水浸狀黃褐色長圓形凹陷斑,斑面有同心輪紋和黑色小粒點,潮溼時有黏稠物,乾燥時病斑破裂。葉片染病初生褪綠水浸狀病斑,後變褐色,中間淡灰色,病葉易脫落。

防治方法:凱特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樂譜道100毫升兌水200斤葉面噴施

辣椒根腐病:病株白天枝葉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復,反覆多日後整株枯死。病害一般僅限於根及根頸部,病株的根及根頸部皮層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爛,極易剝離,露出暗色的木質部,多發生在辣椒定植後至採果盛期。病害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蔓延。

防治方法:

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500斤+根得寶4000毫升兌水4000斤+菌勢寧200克兌水600斤一起衝施灌根。

辣椒瘡痂病、細菌性葉斑病、青枯病、軟腐病

辣椒瘡痂病:

細菌性病害,葉片染病後呈圓形或不規則狀的黃綠色至黃褐色斑點,隆起呈瘡痂狀,葉片脫落;莖蔓病斑呈不規則條斑或斑塊,縱裂呈瘡痂狀,果實染病後出現圓形或長圓形墨綠色病斑。

辣椒細菌性葉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生不規則形、油漬狀黃褐色小斑點,擴展後變成紅褐、深褐色或鐵鏽色不規則形病斑,病健交界明顯,病斑邊緣不隆起,區別於辣椒瘡痂病。常造成葉片大量脫落。

辣椒青枯病:

病初期僅個別枝條的葉片中午陽光強烈時萎蔫,早晚恢復正常,後期葉片變褐枯焦,縱剖莖部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面保溼後可見乳白色菌濃溢出,有臭昧。

辣椒軟腐病:主要為害果實。病果初生水浸狀暗綠色斑,後變褐軟腐,具惡臭味,內部果肉腐爛,果皮變白,整個果實失水後幹縮,掛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脫落。

辣椒細菌性病害綜合防治方法:

氯溴異氰脲酸20克兌水30斤+腐爛一抹淨200毫升兌水200斤葉面噴施

辣椒莖基腐病

定植後經常發生的重要病害。主要發生在近地面莖稈部位,病斑凹陷變黑褐色,重症繞莖擴散,表面呈黑色腐爛,植株逐漸萎蔫枯死。根部是健康的。

防治方法:

1、高壟栽培,把好澆水關,高溫季節定植後宜清晨澆水,早春栽培在棚內曬水後澆苗。

2、防治方法:腐爛一抹淨200毫升兌水200斤+凱特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聚多肽精華液500毫升兌水500斤葉面噴施

辣椒菌核病:多發生在近地面莖部或分杈處,病斑水浸狀淡褐色,繞莖一週後上部枝幹枯死,溼度大時病部有白色棉絮狀菌絲,後期有鼠糞狀黑色菌核。果實染病症狀與莖上類似。

防治方法: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300斤+吡唑醚菌酯200毫升兌水300斤+根得寶4000毫升兌水4000斤葉面噴施

辣椒臍腐病:缺鈣造成的生理性病害。果實頂部呈暗綠色至暗褐色水浸狀病斑,果肉失水,頂部凹陷,潮溼時常被某些真菌腐生。

防治方法: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300斤+菌勢寧200克兌水600斤葉面噴施

辣椒日灼病:發生在果實向陽面,因被高溫強光照射燙傷果面,呈白色革質狀。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

2、防治方法:靚果素100毫升兌水200斤+凱特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

辣椒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老熟或幼嫩的葉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黃綠色不規則斑塊,無清晰邊緣,白粉狀黴不明顯,背面密生白粉,較早脫落。

防治方法:白粉一號100毫升兌水150斤+凱特吡唑醚菌酯100毫升兌水150斤

葉面噴施

辣椒病毒病:常見有花葉、黃化、壞死和畸形等症狀,一般發生在中後期,被害植株新葉皺縮,黃綠相間、葉片畸形,嚴重的造成落葉、落花、落果。

防治方法:1、加強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性;

2、切斷傳毒媒介,防治蚜蟲、白粉蝨:

防治紅蜘蛛、茶黃蟎:

3、防治方法:

腐爛一抹淨500毫升兌水400斤+蟎刈100毫升兌水300斤+打甲蘇雲金桿菌100毫升兌水300斤+綠得寶500毫升兌水500斤葉面噴施

辣椒煙青蟲:幼蟲蛀食蕾、花、果為主,也食害嫩莖、葉和芽,辣椒田間幼蟲取食嫩葉,3-4齡蛀入果實,可轉果為害。被蛀果實腐爛、落果。

防治方法:大滅絕蘇雲金桿菌1000毫升兌水1500斤+一統天下1000毫升兌水1500斤+倍倍加400毫升兌水1200斤葉面噴施

辣椒茶黃蟎:喜歡在植株幼嫩部位取食為害,葉片受害後變厚變小發硬,葉背面油漬狀茶鏽色,嫩莖頂端枯死。果實受害果面黃褐色粗糙,果皮龜裂。

防治方法:蟎刈100毫升兌水300斤+倍倍加400毫升兌水1200斤葉面噴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