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以最美“逆行”顯最強“擔當”

人民網-安徽頻道

扛起戰“疫”使命,勇當戰鬥先鋒。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宣城市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市委號召,越是艱險越向前,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堅守崗位、衝鋒在前,日夜不息、負重擔當,英勇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用最美“逆行”,彰顯最強“擔當”,成為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構築起了從機關到基層、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到企業的一道道“銅牆鐵壁”,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最前沿。

擔當履職不畏艱險

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戰“疫”以來,宣城市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組織引領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構築起堅不可摧的戰鬥堡壘——

宣城市衛健委機關黨委成立抗擊肺炎疫情黨員突擊隊,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突擊隊隊長,35名黨員全員作為突擊隊隊員,放棄春節休假,投身到防控工作一線。

宣州區積極構建“區委—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村民組(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普通黨員—群眾”六級聯動體系,各級黨組織廣泛發動黨員、帶動群眾,做到包片、包戶、包人,構建起“黨政領導包保到鄉鎮、鄉鎮包保到村、村包保到組、組包保到戶”的四級網格化全覆蓋防控體系。

寧國市積極依託14個“社區大黨委”,統籌共建單位及社區黨員力量,組建14支240餘人的黨員志願宣傳隊,深入小區小巷開展衛生防疫宣傳工作……

關鍵時刻,危急關頭,黨組織就是主心骨,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

支部建在“陣地”上。由郎溪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抽調醫護人員緊急組建的郎溪縣新冠肺炎救治應急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黨支部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方案,完善隔離病房設施,實行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病房24小時值班制。

黨員衝在“火線”上。“我有十餘年呼吸科工作經驗。”“我是呼吸科醫生,沒有誰比我更合適。”……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向全省發出組派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的緊急通知後,宣城市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積極報名,申請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

績溪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王昌鋒就是其中一員。“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年輕黨員,我隨時準備出征,奔赴一線、抗擊疫情。”在院黨總支發出組建援鄂醫療隊號召後,他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請纓作戰。

據統計,截至目前,宣城市共組建了5批次醫療隊87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有人前往全新“戰場”,也有人堅守身邊“陣地”。“我不怕感染,我怕讓人失望。”投身感染病防治事業25年的宣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田輝走出醫院病房隔離區,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臉上露出被口罩壓出的痕跡。早在1月20日,他就挺身而出,帶領科室醫務人員全員出動,“駐紮”在發熱門診,守好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行色匆匆的還有脫貧“戰場”上的扶貧隊長。疫情來襲,績溪縣瀛洲鎮巧川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方峻,第一時間趕到幫扶村,帶領村民對全村務工返鄉人員摸排3次,並對湖北省回村人員2戶4人進行網格化包保到戶到人。

頭雁引領,群雁高飛。宣城市865個村(社區)的黨組織書記勇敢衝在戰“疫”一線,紮緊安全網,守好門、看好家。大年初二,涇縣琴溪鎮新元村黨總支書記楊桂華就帶領村幹部摸排武漢返涇人員。新元村武漢返涇人員較多,她二話不說,主動要求包保多出的那一戶,為村幹部做出了良好的示範。

“關鍵時刻我得上!”這是疫情期間宣城經開區飛彩街道蓮西社區黨委書記郭彬常對同事和居民說的一句話。2月23日21點左右,在連續奮戰近1個月後,他因過度勞累導致腦部血管破裂,病倒在疫情防控一線。

公安幹警更是英勇衝鋒。“還有14個月我就要退休了,這次無論如何要安排我。”“平時所內對我們女警非常照顧,但是非常時期,一線執勤請考慮我們女警。”……在宣城市公安戰線上,人民“守衛者”用一句句質樸的話語,彰顯了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這樣的群體處處可見。在疫情發生時,他們義無反顧衝往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截至目前,宣城市在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137個,設置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崗4455個,派駐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1959個,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黨群同心和衷共濟

以聯防聯控共築嚴密防線

疫情防控是一場考驗,也是一次淬鍊。宣城全市廣大黨員和群眾緊緊凝聚在各級黨組織周圍,以農村和社區疫情防控為主戰場,全面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疫戰線。

在農村和社區最基層,疫情防控重點在“防”——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難點則主要體現在百姓認知、生活習俗、醫療條件三個方面。針對此,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積極行動,逐戶督促大家不串門、不聚集,對返鄉人員、流動人口逐一追蹤篩查、登記建檔,做好健康狀況監測,確保不漏一人。

深入有效的宣傳,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礎。各地在利用鄉村大喇叭、流動小喇叭等傳統方式的基礎上,藉助手機、微信等現代化手段,講解防控知識,督促群眾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各位湖濱鄉親,沒事別出門,出門避人群;口罩要戴好,防護要記牢……”在郎溪縣飛鯉鎮湖濱村,黨群服務中心房頂上的大喇叭,用熟悉親切的鄉音給村民送上溫馨提示。

在農村,鄉村醫生是農民健康的“守門人”。疫情防控中,他們在排查外來人員、篩查發熱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旌德縣興隆鎮三峰村有著30多年黨齡的村醫戴德貴每天戴上口罩、手套,拿著體溫表、隨訪表,奔波在三峰村的每一個角落,“今天你們一家人體溫都正常,不用擔心,在家好好休息,注意衛生,不要出門,如果有什麼不舒服打我電話。”這樣的話,他一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

心繫家鄉的流動黨員也在疫情防控陣地上貢獻力量。在寧國市霞西鎮霞西村防疫檢測點,流動黨員李釗連續十多天堅持勸返外地車輛,測量乘客體溫、登記臺賬信息……一直忙個不停。

還有無數的村(社區)“兩委”幹部、普通黨員、村(居)民和志願者奔走奮戰在城鄉疫情防控最前沿,他們擰成一股繩,互相支持,彼此鼓勵,努力支撐。

隔離疫情,但不隔離愛。為全力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生活水平,疫情發生以來,廣德市東亭鄉紀委副書記魏鑫先後多次前往聯繫村困難群眾家中,瞭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得知養雞戶傅某雞蛋無法銷售的情況下,他主動與農業部門對接瞭解政策,幫助傅某前往富陽銷售雞蛋1000餘斤,挽回損失1萬多元。

攜手獻愛心,並肩戰疫情。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組織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後,宣城市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全市機關、農村、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各行各業廣大黨員,錯峰錯時、分網分散、線上線下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自願捐款,全市捐款黨員達15.5萬餘人,捐款達1760餘萬元。

為激勵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市委對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53個基層黨組織和49名黨員幹部予以通報表揚。為及時發現、培養和吸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先進分子,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奮力抗擊疫情,宣城市還積極指導推動疫情防控一線發展黨員。

截至3月18日,有273人在抗疫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或表達入黨意願,29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16人被接收為預備黨員,面對著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

保駕護航共渡難關

以積極作為保障復工復產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宣城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統籌幹”,全力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與之攜手、共渡難關。

宣城經開區黨工委建立企業、項目疫情防控包保責任制,對區內136家重點企業和79個在建項目進行分組,組織有關部門及時與企業、項目、客商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多種途徑進行“一對一”“點對點”聯絡幫扶。與此同時,細化園區企業開復工工作流程,實行統一標準,明確復工前審核和復工後監測、管理等相關工作。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愛維邁德、中鼎動力等12家企業在省定開工時間之前即已復產,省定開工時間第一天覆產規上工業企業就達16家。

宣州區制定出臺規上工業企業(建築工地)復產復工指導員制度,選派175名幹部進駐252家規上工業企業,協助解決在復產復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用“繡花功夫”落實企業服務。此外,該區還組建企業復工指導組,通過“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紅色車間”等載體,引導企業黨員堅守崗位,站穩工作一線。

據實情、拿實策、解難題,全市各級黨建工作指導員及時吹響“集結號”,迅速奔赴企業,指導幫助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寧國市218名黨建指導員深入1100餘家“兩新”組織指導幫扶,助推企業實現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積極提升“四送一服”工作成效。

涇縣109名黨建指導員赴企實地指導,走訪重點企業312家,幫助解決問題230餘件,特別是縣市場監管局、小個專黨委黨建工作指導員主動上門服務小微企業、專業市場、個體工商戶,全力以赴保障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出實招、使硬招、亮真招,全市各企業黨組織按照《關於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堅定站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第一線,結合各自實際,制定黨組織參與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細化了具體措施,將返崗職工管控、復工教育、職工生產生活服務等工作結合起來,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在廣德市經開區,針對企業復工人員極度緊缺,安徽捷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黨員徐蘇廣帶著支部黨員,每天給食堂、走廊、辦公區消毒,給隔離人員送餐,幫助進廠人員測量體溫,向開發區申報隔離情況。

“我是一個黨員,必須帶頭站好我的崗……”一直奔波在戰“疫”一線的旌德縣白地鎮司法所所長範丹丹,在黃山膠囊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手續陸續復工遭到當地村民牴觸時,立即趕到現場,一邊耐心勸解疏導村民,一邊就大家關心的員工上下班和內部管理問題與工廠進行溝通,最終使矛盾得以妥善化解。(曾祥軍 顧維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