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這個中藥房開不下去了,一天都見不到10個人",西南某中藥房老闆抱怨道。


的確,如今中醫行業整體是失意的。在輿論方面,中醫已被負面輿論主導,統計了從百度搜索中醫的前10頁內容,其中正面輿論(除廣告外)僅有28條,而中性輿論也只有12條,負面輿論高達54條,佔總輿情指數的45%(120條);在接診病人方面,2018年中醫接診人次10.2億,與現代醫學接診人次差距進一步擴大,且6%的同比增速為歷年最低,可謂是來到了至暗時刻。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一:中醫此前何以獨領風騷?


其實在清政府開放通商口岸之前,中醫一直都是全球醫學的領導者。最早的人工麻醉劑——麻沸散、手術的概念、解剖學均領先同時期世界各地文明上千年至數百年不等,如人工麻醉劑中醫在東漢時就已廣泛使用,而西方直到1847年才用上,在此期間東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周邊地區均派遣了大量學生留學中國學習中醫,至今日本的東京湯島聖堂內的神農廟還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神農祭"與"針灸祭"。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聖馬託斯教堂1947年麻醉手術


即便是後來中國與世界規模化接觸後,中醫也是中國社會的主流學說。數據顯示,直到1947年時,全國也僅有以現代醫學為理論基礎的大小醫院2000多所、病床約為90000張左右。這個時候普通人只要不是生死攸關的大病,一般情況下還是選擇中醫治療。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說過:一條受歡迎的新經濟政策,一定是理論能夠說服智庫並且能夠讓大眾感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用瑟夫·熊彼特的經濟學理論來看這個階段的中醫可以發現,在人類還未建立起微觀科學的物理概念時,中醫以陰陽五行總結出的那套系統的理論相比泛而散的其它醫學理論更讓精英智庫支持,日本天皇派遣留學生、中國古代政府設立專門的中醫官職就是體現。


並且,中醫在多數情況下相比其他文明的醫學流派治療效果更好,譬如13世紀爆發的黑死病在西醫"放血療法"下奪去了歐洲2500萬生命,而當時中國在中醫的統治下西部雖有出現,但並未出現大規模傳播現象。總結起來一句話,

中醫在改革開放之前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影響力,源於落後社會下中醫的先進理論與不錯效果雙重作用


二:中醫為何迎來至暗時刻?


然而這一情況在改革開放後悄然發生了改變,中醫在中國逐漸失寵了!河北中醫藥提供的數據顯示,1947年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服務量佔到了醫療服務總量的78.3%,而到了2017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服務量佔醫療服務總量僅為15.7%。其實,中醫是失寵具有歷史必然性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一方面,中醫以往的醫療關係無法滿足當代人民的醫療需求。"80年代去縣醫院接一次骨需要2塊,而在村裡找老中醫搗鼓一下開幾服藥也才3毛不到",某中醫協會副會長在一次大會上說到。以1978年中國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381元的經濟狀況和吃大鍋飯的國情,便宜但耗費時間的中醫還是具有足夠的生存條件。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特別是到了2003年中國加入世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後,一方面中國經濟迅速騰飛,在2012年時人均GDP已達到38420元,另一方面人們生活節奏也明顯加快,價格已不再是影響用戶就醫的唯一因素,時間成本、便捷性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文章開頭的那位藥房老闆告訴記者,自己生病了也是直接去醫院打針吃藥,並不會因為自己開藥房就抓中藥回家熬,太耽擱時間了。


另一方面,中醫行業當前亂象進一步消耗了其公信力。中醫在改革開放後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放了開設診所的條件。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在全國6萬家中醫醫療衛生機構中,有5.2萬家是私人診所,約佔總數的86.66%,門檻降低的同時也讓假中醫、庸中醫進入了市場。據西北某連鎖中醫館招商部門負責人陳某透露,經他招的連鎖店多數情況下未對店員有嚴格的從醫資格考察,一般店主只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即可合作,並補充說自己認識的幾個同行都是這麼幹的。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造成中醫行業魚龍混雜的根本原因是中醫缺乏系統詳盡的理論。現代醫學是依託於各種系統的醫學理論以量化指標對人體治療,而中醫則是依託於籠統的陰陽五行學說,以人體症狀根據經驗給出治療方案,這就造成了中醫缺乏統一考核標準的尷尬局面,也讓某些假中醫鑽了空子。李牛兒(小名)是我們老家達州小有名氣的老中醫,隔三差五就有慕名而來的看病者,據他(同村)透露:自己並未學過醫,只是在60年代給生產隊養牛割草的時候認識了不少草,賣的那些草藥也多數是當時拿來喂牛的,遇到拆臺的就說祖傳秘方就是了,反正經常遇到同一種症狀說不同病因的情況。


三:中醫靠自救嗎能走多遠?


2018年中國中成藥品銷售額達3000億元、2018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製造業營業收入2395億元、2018年中國藥妝市場規模760億元……,中醫行業正展現著其廣闊的市場前景。面對這樣一塊肥肉,無論是製藥廠還是藥店與資本都心動了。2012年君和堂率先與啟明投資牽手,後甘草醫生、微中醫等互聯網+中醫平臺與康美藥業、以嶺藥業、神威藥業等國內一線製藥廠也紛紛佈局中醫行業。一時間,中醫行業好不熱鬧,不過現階段"它們"的熱鬧看上去更是自救行為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一方面,部分中醫館正欲以現代企業體制改革革除行業內部弊端。固生堂CEO塗志亮對記者說:"傳統中醫行業存在醫資質量問題,對於中醫館來說留不住好中醫,而對於醫生來說跟著企業幹收入又太低,因此可以看到近些年來中醫館數量倒是多了一大堆,但口碑反而被搞壞了。我在固生堂推行名老中醫合夥人制度,就是從體制上對我們企業從業人員的一次提純"。通過此次體制改革,固生堂截止2018年底中醫專家超過4000名,包括3名國醫大師和40多名國家級名老中醫,純正的中醫團隊讓固生堂2018年年接診人次就已經達680萬。


雖然中醫合夥人制度解決了固生堂從業人員水平低下的內部矛盾,但此制度同時也造成了中醫行業醫資時空分別不平衡的新矛盾


據陝西神木縣某中醫院陳主任透露,自己在醫院上班雖然月收入在9K以上不低,但還是比不上固生堂開出30%利潤分成的合夥機制,現在被挖走到省城的同事月收入已驟然增至3萬了,自己和剩下的幾個同事也打算放棄體制內工作了。然而當地衛生相關人員透露,如其他中醫館也效仿固生堂搞合夥制,那麼神木等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還會進一步被處在一二線城市館吸走,現在神木縣名中醫已無一人,而省城則聚集超80名名中醫。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


另一方面,中醫行業還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甘草醫生創始人許志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傳統中醫看病效率不高,藥材質量良莠不齊,自己想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來解決這些行業痛點。為此,許志良打算推出甘草醫生客戶端從線上輕裝上陣,以互聯網為渠道將閒置的萬餘名認證中醫師和患者連接起來,不僅增加了中醫師的收入,還讓偏遠地區、趕時間的上班族等群體也能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看病,提升中醫行業看病效率。王芬是杭州的一名房產銷售,年近30的她在年復一年的加班中經期紊亂,每次去中醫院調理都得請半天假假,後改用甘草醫生問診後,每次到預約的點直接花十多分鐘去廁所就能完成就診,再也不用請假去看病了。


但是,擁抱互聯網的中醫也面臨互聯網行業的通病——真實性問題。雖然甘草醫生在藥材把控方面有一套完善的流程,不僅線下自建診所提供藥材,還與華東醫藥、佐力藥業、九州通、康美藥業、華潤三九、國藥天江等多家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保障藥材的真實性,但媒體屢屢爆出的中醫行業假藥事件仍然讓用戶投鼠忌器。


重慶沙坪壩去一位較大的藥材經銷商透露,任何一批藥材都有優劣,所謂的高品質藥材只是好一些的藥材多一些,參的劣質品比例少一點,一般這個比例是8:2,不過自己發向互聯網平臺的貨比例要低一些,只有6:3。


四:中醫該朝什麼方向航行?


通過塗志亮、許志良他們的自救故事可以發現,無論是中醫對內進行現代企業體制改革,還是積極擁抱互聯網,只要是在原有航道上行駛均會面臨各種新問題,自救之路似乎行不通。


"成不了高富帥為何不找個白富美呢?",海口青年路專業堂的老闆符先生說到。"此前我開中藥房時也試過利用美團賣藥,別說賺錢了房租有時候都難賺回來,索性發揮當初在大學時學到的手藝把門店改造成推拿房,每天來店裡的人比開藥店時多2-3倍。"


其實像符先生那樣,換個思路將中醫從治病救人轉向服務人民生活也未嘗不是中醫的新思路。就拿符先生轉型的中醫保健為例,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健康產業結構中,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佔比高達50%,而反觀中國健康產業結構中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佔比不足5%,這表明中國保健行業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廣闊藍海。此外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居民對保健的整體需求不斷增長,這給了具備醫療保健業務如針灸、按摩、拔罐功能的中醫館機會。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海口東湖某美容院老闆林女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雖不是中醫行業科班出身,但如今她的美容院在海口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劇她透露自己是從藥品銷售轉行過來的,主要是因為周邊朋友越來越多用中藥美妝,自己正好也對美容有興趣就做了,現在一天能接待17、18位客戶,現在正打算在萬綠園再開一家分店呢!


其實,林女士轉型到中醫醫美具有成功的必然性。一方面,隨著恩格爾係數的不斷下降,國人無論男女老幼對"顏"的追求熱情都空前高漲,但目前我國醫療美容滲透率僅為2%,遠低於美國的12.6%與韓國的8.9%,這表明醫美行業仍然是一片藍海。另一方面,中醫植物草本用藥、講究條例氣血的理論與當代國人在美容上的消費理論相對吻合,也正是這樣中醫美容正成為醫美行業新時尚。中商情報局發佈的《201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顯示,2012到2018年中國藥妝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到2018年時已到760億元,大眾對中醫美容的認可可見一斑。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國粹中醫,靈魂四問

中醫在中國失寵是因趕不上國人在高生產力社會下的現代生活步伐,因此它的機會就在於找到自身特性與現代社會國人的需求契合點,保健、醫美等行業的服務屬性明顯高於醫療屬性,中醫要迎合現代社會新需求只需記住一點:自始至終,效果才是普通人對醫療的直觀認知,新時代下中醫去醫療屬性轉型生活服務機構或許就是中醫的新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