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放水,中国人财富生死局,该如何应对!

1.全球大放水

北京时间3月3日23时,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还将IOER降低50基点至1.1%。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

北京时间3月3日11:30,澳洲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历史新低。目的是应对新冠病毒对澳洲经济冲击。

北京时间3月3日,马来西亚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2.50%。

更早的3月2日,日本央行购买了创纪录的1014亿日元ETF。黑田东彦成表示,央行将通过适当的市场操作和资产收购,向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欧洲央行12日宣布,在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宣布加大量化宽松力度。

接下来,3月19日美联储和日本央行、3月25日新西兰联储、3月26日英国央行都将宣布释放流动性举措。

放水,是来对冲别人的洪水泛滥!

全球央行联手,市场大宽松,本月有望逐一落地。其规模、其力度,一定远超2008年。

2.中国终于可以堂皇放水了

目光回到国内。

3月13日,央行决定于3月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5500亿元。

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3.0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5.27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4.8个和2.8个百分点。

实际上,高层也在极力克服放水的冲动,以避免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

今年一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5.4%,创下八年来最高值。二月份cpi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从1月的20.6%进一步上升至21.9%,猪肉价格月环比上涨9.3%,同比增速从上月116%上升至135%。

业内把通货膨胀划分为5挡,当前距离严重通胀差 0.8 个百分点。

一是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1%~3%之内);

二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3%~6%之间);

三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6%~9%);

四是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10%~50%以下);五是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50%以上)

我又把 2000 年以来 CPI 数据整理了下,20 年来,cpi 破5只有两次,一次是 2011 年, 一次是 2008 年。

全球大放水,中国人财富生死局,该如何应对!

尽管通货膨胀严重,但国家却不能回收流动性,反而需要更大的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在此左右为难之际,美联储率先降息,进一步扩大中美息差,又赶上油价崩盘,直接暴跌30%,令通胀压力骤减。可以说为中国放水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终于可以堂皇地大水漫灌刺激疫后经济了。

3.全球避险资产失灵

先说股市吧。本周股市最大的一个梗就是:老子来股市只是想赚点钱,你却拉老子“见证历史”。是的,连89岁的股神巴菲特都说“活久见”。3月12日,全球股市继续雪崩,股市跌幅超过10%的国家有17个,跌幅超过7%的国家有28个。美国股市触发32年熔断史上第三次熔断,却是本周第二次熔断。不完全统计,已有11个国家股市触发熔断机制。事实上,如果各国均参照美国实行熔断制度的话,上述跌幅超过7%的28个国家均已触发熔断。

经济学家赵晓认为,全球股市大跌,并不是股市的偶然调整,可能预示着全球新一轮金融危机迫在眉睫,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和1930年代大萧条可能在全球引爆。

再说汇率,亚太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下跌。

全球大放水,中国人财富生死局,该如何应对!

▲ 新西兰元兑美元

澳元兑美元

全球大放水,中国人财富生死局,该如何应对!

▲ 澳元兑美元

大家纷纷在避险情绪下购买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飙升3%以上。但自3月10日起,日元又掉头向下,留下几根绿柱。

我还注意到,对美国经济有预示作用的的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收益率跌到了创纪录的新低。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机会大大增长,为全球金融市场平添新的风险因素。

避险情绪漫布整个资本市场,资本争相涌入所谓的低风险及无风险资产,结果导致资金无处可去。而且,现在传统的低风险、无风险资产在抢购下也变得非常贵了,换句话说,无风险资产也变得开始有风险。

全球大放水,中国人财富生死局,该如何应对!

▲ 金价料创下三年多来最大单周跌幅 传统避险功能失效

那什么最保险呢?

也许是现金为王吧。

另外请大家注意,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大跌,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瘟疫经济、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低迷、全球资本市场的长期泡沫、地缘政治的影响,都有关系。如果有机会,在之后的文章里,咱们再聊。

疫情在全球蔓延,在当前全球低风险金融资产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疫情大幅缓解的中国,正在吸引海外资本的注意。

二月份外国投资商所购的中国债券额创下了记录,达到了接近两万亿人民币。在世界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位居第二位,对外商来说,中国市场并不太发达,但是市场稳定,相对安全。

4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目前大家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是3%、零增长还是负增长仍存争议,但创40年新低是无疑的,远超非典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早在2019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就提出2020年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三大攻坚战”指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六稳”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可见挑战与风险多多!

“稳就业”意味着失业成了严重问题;“稳金融”意味着金融风险危机四伏;“稳外贸”意味着进出口在严重衰减(2019年11月份中国出口连续第4个月同比负增长,尤其对美出口降幅扩大);“稳外资”折射着外资在加速撤离;“稳投资”说明投资在大幅减少;“稳预期”则是因为市场不看好未来。

这还是疫情未爆发时作出的判断。

在过去10年,我们挣的是趋势的钱,是城镇化的钱,是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钱,是中国经济增量的钱。

在今后10年,我们可能更多是挣存量的钱,意思是你多挣了,别人就可能少挣了。所以,很多企业家说,现在挣钱越来越难了。我们前10年想的是,要挣更多的钱,实现阶层越升;今后10年,反而更应该关注如何保卫自己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基于这个基础,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回归到正确的认识。有的人前几年上杠杆买了房,财富翻倍,把运气、趋势的钱当成是自己的本事挣来的钱。未来如果操作不好,会靠实力再亏回去。

第二,保护自己的工作,别随便辞去工作;不要因为企业暂时降薪就气愤难平,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保持自己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要有危机意识。我一个朋友,在疫情期间,被公司裁员了。但是因为未雨绸缪,副业一直没有耽搁,每个月还能有些收入,不至于一下子陷入困顿。

第四,现金为王。有房贷的,至少要留足一年的月供。

第五,保障孩子的教育费用,那是保护你的未来和人生希望!

第六,国内资产,房子还是最好的,目的其实不是升值,而是对付咆哮的通货膨胀以及可能的货币危机。请多出去走走,部分城市的售楼处已经热起来了。

第七,千万不要跟风投资、盲目投资,掉到所谓高回报实则颗粒无收的泥坑里去!

第八,请回归家庭,多多关注亲情。我们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家越来越好。家庭,才是我们的依托。

第九、经济会有起伏、财富会有波动,因此要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学会无论遇何境,都有平安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