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2018年秋季自驾旅行的第二个重要地点是巴林左旗,那里在一千年前被称为“辽上京

”。

辽上京是中国古代辽朝初期的都城,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8年修建,历时大约30年。它是中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也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辽上京遗址

01 抵达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都属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古文明。自夏商开始,巴林左旗先后成为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和库莫西的领地。

到了唐朝,契丹归附大唐,唐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实力成熟,发动“盐池之变”,最终统一了契丹八部,建立大辽帝国。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前往巴林左旗的路上

辽朝初定,耶律阿保机在巴林左旗地区修建辽上京临潢府。这是它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到金代,首都上京转至金都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区),临潢府改为北京。

巴林之名,起源于明朝时期蒙古族巴林部,后来,蒙古归附清朝,清朝实施札萨克旗制,其实就是将蒙古人分部落管理,每旗设置旗长,给予一定的自主自治。巴林部因而被分为左右二旗。

初入巴林左旗,看到的是崭新的,气势恢宏的契丹风格建筑,据说这里是新建的城区,主打契丹文化。道路名字也很霸气,有契丹大街、上京路、皇城路之类。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大剧院广场

  • 住宿

我们在城里转了几圈,选中了一处朱家商务酒店住宿。这家酒店看来是这里的集团企业,不但住宿条件整洁规范,附近还有家朱家饭店,饭菜做得也是非常精致,我们在那里吃到了很地道的烤肉,奶豆腐和奶茶。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朱家酒店

  • 望京阁

望京阁直接坐落在街道的一侧,是一座二层的古建小楼。走在喧闹的街市上,抬头望见,牌匾上写着大大的“京城第一楼”,看起来既肃穆、又很亲近。阁外的台阶上,有市民晾晒的白菜,阁边,还有小孩子穿着汉服在拍照。我们踏上宽阔的台阶,深感游牧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息扑面而来。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望京阁

02 辽上京遗址

当时辽代的行政划分为路、府、州三层。其中的路和府,指的正是辽五京(既:辽上京临潢府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宁城县、东京辽阳府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大同市)。

辽朝的五京制度与他们的四时捺钵(捺钵:指君主的临时营帐)相呼应,既:一年四季,契丹国君都将巡幸于四个地区,做不同的工作。这四个捺钵之地,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

历史上的捺钵地是在辽圣宗时期基本确定下来。其中的秋捺钵既在庆州付虎林(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察哈木伦河源白塔子西北)

史料记载:春捺钵为捕天鹅钩鱼及接受女真“千里之内”诸酋长等的朝贺;夏捺钵是避暑,与北、南面大臣议国政,遐日游猎;秋捺钵主要是入山射鹿、虎;冬捺钵是避寒,与北、南面臣僚议论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并接受北宋及诸属国的“礼贡”。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辽上京遗址

五京制度和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统治的特色,契丹民族随水草,逐寒暑,往来渔猎,这种制度因非常符合游牧民族的特色,乃至在后期的金、元,乃至清朝都有所沿袭。在清朝,女真人与汉文化融合的更好,在旧习方面只保留了“木兰秋猎”。

从辽上京的地图上,还能看到辽代统治的一个特色,就是“南北院

”管理。

因为契丹时期,北方和南方有着极大的文化差异,且契丹当时从南方俘虏来的奴隶都迁至北方进行管理,分而治之很有必要。

于是,辽朝建立了北面官与南面官这种双轨统治机构。其中北面官主要是管理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事务(如: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主要是管理汉人、渤海人的事务(如:州县、租赋、军马等)。

所以啊,天龙八部里萧峰被册封的南院大王,看来就很是合适了。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辽上京遗址地图

  • 走进遗址

我们在黄昏的时候,来到了遗址区。进入的位置,看图应该是北门——安东门,只见满地的荒芜,深深的秋意,让人想起高适的那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辽上京遗址

辽上京东临的中轴线呈东西走向,体现出以东为尊的规格。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一座“日月宫”遗址石碑。

日月宫最早出现在《辽史·太宗本纪》中:“辽天显五年,八月丁酉,以大圣皇帝、皇后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层台。”

这座碑是2008年建立的,不过,在后期的考古中,人们在此发现了六角建筑地基,很像是塔基。而后期还在塔基的东部发现了一些泥塑佛像,因而确定了此地应为佛寺遗址。

辽上京遗址中也发现过宫殿遗址。考古结果表明,这种宫殿在辽代建筑规模较大,以东为尊,但在金代被毁坏重建,新建筑样式相对较小,方向也改为了坐北朝南。代表了辽与金的交替,辽上京由帝都最终转为地方性城市。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日月宫碑

在上京这片土地,代表了契丹族的起源和发展的根基。临潢一词,指的正是契丹的母亲河——潢水(既:西拉木伦河)。

我们踏入这片土地,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座现代化的城镇中显得更加超然。遗址中间似乎曾有道河流穿过,草木的形态有种“水陆两栖”的感觉。

看来当初的辽上京人口并不多,城墙残垣半小时就能走完。我们就着夕阳,走在城墙之下,体会一千年前,契丹人在这边生活、易市。也许,走过的地方就曾有人在这边饮马,闲谈,或者点燃篝火,唱歌、起舞。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辽上京遗址

03 偶遇契丹王朝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契丹大剧院附近,这里在晚上会有一场表演,叫《契丹王朝》。据说,这是这个剧团的第一轮演出,预计来年还要继续完善,并持续在节假日巡演,我们的相遇,既偶然,又幸运。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大剧院

契丹大剧院坐落在镇子南侧的大广场上,是仿古建筑风格,看上去很是霸气。广场中心是青牛白马传说,以及契丹八部的雕像。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广场上 契丹八部的雕塑

表演是由一位草原上的老人,在篝火旁细细讲述这段千年前的历史。

契丹族的故事是从青牛白马开始,神人和天女在木叶山相遇,衍生契丹八部。从此契丹民族慢慢兴盛,直至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耶律家族和萧氏家族世代传承契丹王朝,与大宋分庭抗礼,有时是皇帝掌权,有时是太后当政,还有时是汉臣辅国。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草原的风

小时候看到的杨家将,其实对抗的正是辽圣宗和太后萧绰(萧燕燕),当时圣宗年少刚继位,太后和韩德让辅政,很想一举攻克大宋,稳定朝纲。可惜事与愿违,拉锯战中,双方都损失惨重,最后结下了澶渊之盟。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血战下的澶渊之盟

天龙八部里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实际上有些碌碌无为,而且寿命还长,算是辽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金庸写他为了萧峰的承诺,有生之年不侵宋,真算是为他找了个好台阶。

现在时过境迁,两族已是一家,当年的争斗就像春秋战国的秦并天下一样,被大元一举吞没。蒙、汉、满,最终全都成了民族。最搞笑的是小时候看武侠,一心向着郭靖,向着萧峰,结果现在发现,自己就居住在这片“外族”的土地上,自己或许就是这些“外族”后裔。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王朝表演

这是一场异常精彩的表演,用舞台光影和现实结合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契丹民族两百年的兴衰历史,让我们领略到那段金戈铁马的传奇历史。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帝国的王侯将相们

契丹历史上杀伐果决的耶律阿保机

,不让男儿的断腕皇后述律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显赫数朝的汉臣韩德让,还有承载了最后一支契丹部族兴亡的耶律大石。他们无一不是为了契丹帝国的兴衰,契丹种族的延续付出一生的努力。但这努力的后果,也不断的拷问他们,到底怎样才是契丹的未来,才是契丹人希望的结果。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耶律大石

是民族兴衰重要,还是人民的幸福重要?是帝国疆土重要,还是人民的生命重要?今天,我从一个不一样的,偏向契丹民族的角度再次看待了这段历史,我不知道辽与宋,到底谁对谁错,辽人也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存而已。而到了现在,我们也全都融入了一个大家庭,这些是非,仿佛变得更加难以评判。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契丹王朝表演结束后,观众在与演员们合影

04 北塔

巴林左旗镇上有一座北塔,它坐落在辽上京遗址的北方,现在就在城区之中,塔高14米,属于契丹早期建筑。我们特意去拜访了这座古塔,我相信每座塔都有他的故事,虽然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我仍愿意在塔下走一走,跟这抹古朴、悠远的气息对一对话。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北塔

05南塔

南塔与城内的北塔位置对称,离辽上京遗址约2.5公里的龙头山上(史称:石盘山)。

北塔高25米,八角七檐,系有风铃,塔身嵌有浮雕,看上去很是精致。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南塔

契丹遗存中,佛塔很多,可是原本的契丹族是并不信奉佛教的,他们最初的信仰是萨满

。比如契丹民族留下的,皇帝即位的祭天仪式和柴册礼,就是与萨满的崇拜有关。

契丹人后期崇信佛教,一是受南方佛教文化影响,二也是为了维护统治。太祖时期,大辽帝国开疆拓土,掳掠大量的汉人,将其安置在自己的投下州中,并兴建佛寺以便管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不但信奉佛教,对儒学和道教也很推崇,在他的治下,大辽帝国兴建孔子庙,佛寺,道观。

自此后,辽朝贵族也纷纷仿效,兴建佛塔,供养僧侣,助推了佛教的蓬勃发展。这种佛文化的熏染,让这个狂野的游牧民族洗脱了很多肃杀之气,取消了古老的祭祀屠杀等习俗。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南塔

06 沙丘趣事

拜过南塔,我们沿着公路踏上了归程,因为时间很充裕,我们在路上走走停停。呱呱郁闷在沙漠没有玩够,于是我们在路边的沙丘上又好好的玩耍了一回。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沙丘

不过,这次可不是景区的沙漠了,沙丘上有很多荆棘,呱呱说那是植物妈妈和她的的宝宝,哈哈。我们还把呱呱埋到沙子里,学《老友记》里的桥段,给他画了条美人鱼o(* ̄︶ ̄*)o。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沙丘趣事

07 后记

心愿未了的太祖陵和博物馆。

巴林左旗这里,还有一处重要的古迹,那就是辽太祖陵和祖州遗址。辽代皇帝的陵墓目前有5处,其中医巫闾山山系有显陵

和乾陵,祖陵、怀陵和庆陵都在巴林草原。只不过辽代陵墓大多被金人毁坏,所以规制和位置都比较模糊。太祖陵在地面的建筑倒是可见,只不过地宫并未被发现,即使后来日本人和东北军阀特意来寻,也无功而返。

目前的太祖陵位于巴林左旗东镇西石房子村,这里埋葬的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他的皇后述律平。祖州则是随着陵墓一同建设的,当时属于奉陵邑,内设守陵户。

述律平也是一位不亚于男儿的传奇皇后,她智勇双全,谋略过人,曾帮助太祖驻守城池,平定叛乱。也曾在太祖死后,排除异己,独揽朝政。

关于这座陵墓,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太祖刚刚死去时,述律皇后为了排除异己,将一部分老臣“安排”到太祖陵陪伴太祖(殉葬)。后来有一位大臣问,皇后这么深爱太祖,为何不去陪伴?结果述律平当场抽刀断腕,说自己尚有重任在身,只能将手献给太祖。

自此,断腕皇后述律平彻底平复了朝中的异议,真正的掌握了朝政。

契丹帝国的儿女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也在内蒙古和东北的广阔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存。希望今年秋天,还能来内蒙自驾,游太祖陵、博物馆,再赏右旗古塔,了却心中所愿。

世外煮酒:走在路上看风景 内蒙赤峰自驾游 2契丹辽上京千古遗风

路上风光

发现故事,传承经典。

红叶和小雷还将继续走在路上,与您分享旅行的故事。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