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反应第二

【引言】

本篇是《鬼谷子》的第二篇,是关于如何得到对方情报的一篇专论,是纵横思想的重要篇章。“反应”是有意识的刺探对方情况的谋略,是一种回环反复的思考方式。“反”是反复试探,“应”是回应,”反应”是指投石问路以观察对方反应,然后再施行对策之术。因此,反应之术更具有针对性,内容阐述也更加具体。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听其言,观其行”是反应术的基本技巧,说话、办事要听话外之音,察不言之言。鬼谷子认为:反应可以静听,可以反诘,也可以以己推人。如果想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就需要通过某种语言或行为,使对方开口讲话,可以先用语言试探,然后由其言行判断他的真实意图;如有不清楚之处,再回头来试探,反复求证,将对方引向自己的言说目的。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同时,鬼谷子还要求;运用反应之术者,应全面,辩证、历史地看待问题,并要善于把握讲话地技巧。在论辩、游说时,要通过“反之、复之”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掌握局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原文】

故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之故,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注释】

1、化:教化。

2、无形:阴阳变化的法则,这里指自然界社会的基本规律。

3、反:同“返”,反复的意思。

4、动静:代指世间的一切事件。

5、虚实:代指世界上一切物质。

6、察:仔细考察。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译文】

在古代能够化育万物的圣人,都是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大道共同生存。圣人处事都是从事物正反两个反面反复思考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反观过去,检查现在;反复察看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我。动、静、虚、实的运动原理,如果与今天不相符合,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去寻找古人的经验。任何事物都需要反复比证考察才能彻底了解,这是圣人教导我们的,我们不可以不去仔细研究。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解析】

本段作为本篇的开头,鬼谷子主要讲的是使用“反应”之术的原因。

鬼谷子给反应之术下了一个定义:反应,乃是通过考察以往,预知未来,在知己基础上,遍知一切事物的总方法。之所以要运用反应之术,是因为相似的社会背景与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的社会事件有着质上的一致性和类同性,这样便可以以古推今,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件加以认识。


《鬼谷子》第二篇   反应之术

不过,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世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今天是难以考证明白的,但我们可以用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类似事物之规律和本质来推知。鬼谷子认为,只要运用“反”的手法都能得到“覆”,因为“反”与“覆”都是阴阳的变现,阴阳之间的转化使得“反”必得“覆”,这是开篇提到得掌握万物生长得圣人给予人们的教导。“反”就是返现对方,反过来就是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覆”,就是审查自己,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后,在审查自己现在的做法。也就是说,要想探悉对方得真实意图,以便制定相应得对策,必须要从正方两个方面来反复论难,经过多次验证,才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