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201


《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201


铺垫这么多大明内部的问题,其实由于一个可能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明最后并不是被大清灭掉的。

如果一直只写清、明两军对垒,那么对于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最后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印象:大清入关时,大明已经亡了,而八旗军却要对付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李自成。

这样就会显得很突兀。

为了让文章更加饱满,在这里多啰嗦一点儿。

下面我们就从清史角度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明末清初,谁是李自成最大的贵人?

我个人认为,不是第一代“闯王”高迎祥,也不是多次“单骑救主”的刘宗敏,而是皇太极。

这话咋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事实上却有理有据。

当初李自成“事业编”被清退,又杀了债主和老婆,走投无路,跑到甘肃投军。本来他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大头兵,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也还算挺好。

偏偏这时候(注:这句话会经常出现),皇太极绕道蒙古,发动了第一次入口之战。

各地边防部队受命进京勤王,碰巧也包括李自成所在的甘肃军。然而,走到半途,部队发生哗变。李自成再次失去工作,只好投靠起义军,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可以说,皇太极是李自成“伟大事业”的引路人之一,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

接下来,李自成不断进步,转战陕北,并加入到“闯王”高迎祥的队伍中。而后,他屡立战功,自称“闯将”,深受高迎祥器重,在民军中地位不断提升。

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卢象升来了。他的好日子,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后来的事情,前面也说过,“卢阎王”四处围追堵截,将三十多万起义军打得就剩千八百人。

其实卢象升的目标是高迎祥,甚至很有可能不知道有李自成这么个人。

可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李自成的境遇比高迎祥还惨,不仅兵力损失殆尽,还再次被戴了绿帽子。

钻山沟,啃窝头,李自成前途渺茫。

哎,偏偏这个时候,说巧合也好,天意也罢,反正皇太极又行动了。大家应该也知道,就是阿济格深入京畿那次。

崇祯情急之下,将卢象升调走。

李自成等人焕发生机,再次出山,队伍不断壮大。虽然过程中高迎祥被孙传庭缉拿归案,但对李自成影响并不大,反而让他成了新的“闯王”。

可孙传庭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配合洪承畴,尽心尽力地执行杨嗣昌的“十面张网”计划。

于是,李自成再次陷入困境。

都不能叫困境,可以说绝境。

经过一番围剿,算上李自成本人,他的队伍总共剩下十八个人,还能翻身吗?

如果说能,恐怕连李自成自己都不信。

然而……对,你想的没错,偏偏这个时候,皇太极派出了史上最豪华的阵容,兵分两路(三路)进攻大明,在巨鹿干掉了卢象升不说,最后还逼得崇祯把孙传庭和洪承畴全部调走。

人生如棋,这两个关键子一动,李自成又活棋了。

一次次如此精确的巧合,说他俩没有私下串联,的确很难让人相信。

不过,我可以证明,皇太极绝无故意,不管哪方面的史料,也没有他们互相通气的记录。两个“惺惺相惜”的人,不但不认识,而且最终连照面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毫不知情的皇太极,依然决定要把好事做到底。

跟前几次侵扰一样,清军迟早要撤回辽东。一旦多尔衮他们撤走,入卫的孙、洪二人很可能还要回到原来的的工作岗位。那样的话,李自成就又危险了。

为了留住两人(主观上绝对没这目的),皇太极将内地的部队调回的同时,又向锦宁方向不断增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