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號六如居士,蘇州府吳縣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

1485年,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解元),入京參加會試。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

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

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

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先祖唐儉跟隨李淵起兵,受封“莒國公”,所以唐寅也自稱“魯國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車駕主事,死於土木堡之役。


唐泰的後代子孫多散部在蘇州吳縣白下、橋裡間一代。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也正是出生在這一帶,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小酒館。

1494年,唐寅父親去世,而母親、妻子、兒子、妹妹亦在這一兩年內相繼離世,家境逐漸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準備科考。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年二十六歲,已有白髮,故寫《白髮詩》,文林作詩唱和。唐寅畫《桂香亭圖》。注:文林時年五十歲。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參加錄科考試期間與好友張靈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學御史方誌十分厭惡這種行徑,唐寅在錄科考試中名落孫山。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後來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蘇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沈周、吳寬等為唐寅求情,方誌才同意“補遺”讓其參加鄉試。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1498年,唐寅參加鄉試時,受主考官梁儲的欣賞,唐寅中應天府鄉試第一 。

唐寅中舉後並沒有收斂,變本加厲的流連歡場。他的朋友紛紛規勸,但唐寅並沒有把朋友的規勸放在心上。


回信正是那篇《與文徵明書》,信中的意思是:我生來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順眼,那就別和我交朋友。


態度十分囂張,言辭尖刻,對文徵明的勸告不但不領情,還要與文徵明絕交關係。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被黜為浙藩小吏,個人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唐寅歸家後夫妻失和,休妻。唐寅失意之餘遠遊閩、浙、贛、湘等地。

1504年,唐寅靠賣文畫為生,縱情於酒色當中來自娛。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1509年,唐寅四十歲,作《自壽詩》和圖畫。

1513年,唐寅寫信給文徵明,兩人捐棄前嫌。唐寅為時任吳縣知縣何炌繪圖畫。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的畫作主要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寫意畫等。

唐寅山水畫的藝術成就,一方面在於打破門戶之見,對南北畫派、南宋院體及元代文人山水畫兼收幷蓄,主要學習了南宋李唐、劉松年的院體畫派,兼學宋人筆法嚴謹雄渾、風骨奇峭的風格。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同時參合馬遠、夏圭的構圖和筆墨技巧,並廣泛地涉獵北宋李成、范寬、郭熙和元代的黃公望、王蒙諸大家,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畫面佈局嚴謹整飭,造型真實生動,山勢雄峻,石質堅峭,皴法斧劈,筆法勁健,墨色淋漓。另一方面,對自然山川有著親身的體察和真實感受。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鶩圖》、《春山伴侶圖》、《虛閣晚涼圖》、《杏花茅屋圖》等。

唐寅人物畫具有高超的寫實功力,形象準確而神韻獨具,《明畫錄》評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檉(杜堇)居士上”。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其仕女畫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工筆重彩,以“三白法”染仕女面部,突出宮女的濃施豔抹。

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鬥綠爭緋的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另一種是脫胎自南宋院體,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由工麗變為簡逸。代表作品有《秋風紈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把宋代李公麟行雲流水描和顏輝折蘆描參合使用,畫面富有韻律感。

唐寅水墨寫意花鳥,墨韻明淨、格調秀逸灑脫而富於真實感。代表作為《枯槎鴝鵒圖》,構圖用折枝法,枯木枝幹由右下方向上彎曲伸展,枯筆濃墨,蒼老挺拔。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以積墨法畫一隻棲於枝頭的八哥,禿筆點葉,一兩條細藤,數筆野竹。右上角題詩為:“山空寂靜人聲絕,棲鳥數聲春雨餘。” 以書法人畫,以寫代描,筆力雄強,造型優美,筆墨疏簡精當,行筆挺秀灑脫。

《雨竹圖》,畫面以二組濃葉為主枝,後出淡葉,再出葉數筆以相呼應,葉均向下急趨,一派雨打竹葉之勢。 另有《墨梅圖》、《風竹圖》、《臨水芙蓉圖》、《杏花圖》等。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的繪畫作品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為一體,呈現出勁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風骨。

構圖簡約清朗,畫面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筆清雋,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寓有剛柔相濟之美。墨色淋漓多變,和澤有神;意境平淡朗逸,清雅幽麗,超凡脫俗。

唐寅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詩冊》。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麗,有六朝駢文氣息。洩題案之後,多為傷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情真意摯。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閒中歌》等六百餘首。詩集中有為歌妓而作者,如《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見寄》、《玉芝為王麗人作》等。

唐寅也嘗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於多方面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經歷坎坷,見聞廣博,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較深,雅俗共賞,聲名遠揚。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秋風紈扇圖》為唐寅水墨人物畫代表作,也是書畫鑑定界公認的不多唐寅人物畫真跡,描繪了一名手持紈扇佇立在秋風裡的美人。


畫中立有湖石庭院,一仕女手執紈扇,側身凝望,眉宇間微露幽怨悵惘神色。

她的衣裙在蕭瑟秋風中飄動,身旁襯雙勾叢竹。


左上角有作者自題詩:“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據介紹,此圖突出“秋風見棄”、觸目傷情的主題。


蘇先生讀史|唐寅:繪畫稱“吳門四家”,詩文稱“吳中四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