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最近爆火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少年团的萌娃们圈粉无数。一零后的沈子杨,已经有五百首诗词储备量,和后备团对诗时,更是信手拈来。主持人董卿赞不绝口的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丈夫不可轻年少!”

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被称为神童的小恒屹,6岁背诗近600首,认识超过3000多字,对古诗词的运用也非常熟悉。

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在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回想当初,儿子很长一段时间只会背“鹅,鹅,鹅”,而且今天记住了,明天就忘了,仿佛从没学过一样。


作为家长的自己,想过很多方法,也曾看到广告说“开发右脑,8小时炼出10倍记忆力”。于是毫不犹豫的花钱报班,结果还是无功而返。


《最强大脑》Dr.魏就曾说:“照相式记忆,即人们常说的右脑记忆,只是一种记忆术。记忆术对帮助记忆某些信息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学习和工作的功效是有限的,不要把它神化。”


的确,商家诱人的广告,和我们无奈的困境,让我们容易陷入右脑开发误区,白白给别人送钱。既然是方法,我们就需要好好利用它,而不是盲目崇拜它。

开发好右脑,孩子就能成为记忆神童吗?


《科学美国人》杂志曾拜访过一位“世界记忆大师”,这位大师能背圆周率(π)的小数点后几万位数字。


然而记者发现,他还要靠贴在家里冰箱门上的便利条,来记一天的安排。可见,记忆大师并不是过目不忘,他们对数字的超强记忆力无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蝉联两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个人总冠军王峰,也曾坦言,自己能记住几百个二维码,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编码作为线索。

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而很多培训班为了追求效果,提供现成的编码,省去孩子主动探索编码规律的思考过程。背诵这种脱离现实的套路,对孩子今后的深度理解力会不会造成影响?


再说,为什么右脑开发机构都是招收六七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当孩子语言能力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是通过影像来帮助记忆,主要表现就是对图像“过目不忘”。


商家正是利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图像视觉记忆特点,制造噱头,夸大快速记忆法,吸引望子成龙的家长们。


教育学家培根也曾说:“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不论何种记忆方式,它都只是一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人。即便是记忆大师,也是经过长期磨练和摸索才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只有我们了解真正记忆奥秘,才能帮助孩子有方法的提升记忆力。


探索记忆奥秘:编码、保存和提取

认知科学发现,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保存和提取,其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记忆。


  • 编码

根据Ericsson的研究,要想获得很高的记忆技能,首要条件是意义编码,即信息应该在意义层面上加工,把信息和存储的知识联系起来。


《最强大脑》中国队队长王峰,是把编码记忆运用到巅峰的一个人,然而他的班主任,很惊讶于王峰的记忆力,因为当初,他没有发现王峰有那么好的记忆力。


王峰坦然说,他正是利用各种编码方法,将看似无意义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熟知的有意义事物,并且反复练习内化,才能做到19.8秒记一副扑克牌等。

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其实在我们还是幼儿时期,就学会了编码,当我们看到树,听到鸟叫,闻到花香,这些新信息都会存进大脑,这就是最初的编码。原来如此神秘的记忆技能,我们天生就有。

  • 保存

博士魏坤琳曾说:“记忆是一个网络形态,大脑会将这些信息分类组织,并跟其他类似的数据合并连接,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就会记得越牢。”

也就是说,新的信息建立在旧信息之上,会更容易保存。如果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储存,则保存时间更长。


《布鲁诺的记忆体系》也提到,人的大脑最容易记住的是两种事物:联系和图像。

因此,联系越多,保存越牢。

  • 提取


科学家分析,我们想不起来一件事,不是因为信息没存进去,而是因为提取困难。我们夸别人“记忆力好”时,也特指外显记忆,即有意识的回忆或表述出来的记忆。


外显记忆会对语言要求较高,因为语言能有效促进深层概念的理解。只有深层理解,才能不被干扰因素打扰,而混乱了记忆。

因此,能准确被提取的记忆,才是真的有效保存记忆。

其实,高超的记忆能力都深藏在每个人体内,只是需要一定方法将他们激活,从而为我们所用。


  • 提升记忆的三个方法


“记忆大师”也不能做到过目不忘,记忆术也只是记忆发展的小插曲,哪些方法能真正帮助我们的孩子提升记忆力呢?

01. 重复越多,记得越牢


德国哲学家狄兹根说:“重复和复习是记忆之母”。因为人的记忆,是从瞬间记忆到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重复的学习,可以把瞬间记忆变成短期记忆,再变成长期记忆。


董卿曾问诗词脱口而出的沈子杨:“这一年背五百首诗,那一天都得背一到两首,小子扬,你是怎么做到的?”子扬说他妈妈从没有让他背,都是不停的给他念,给他讲,念着讲着他就就记住了。

走出右脑开发误区,三个技巧提升孩子记忆力

作为评委的康震老师也说,这是念着念着就内化于心了。这正应了那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还有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或是乘法口诀是最抽象的,信息之间很孤立,因此也最难提取。这时我们用到的记忆方法,就是简单而直接的重复、背诵。心理学家说,长时间小批次的重复背诵更有效果。

02. 联结理解越多,记得越牢


有一次带5岁儿子去海洋馆,儿子进馆后对各种海洋生物如数家珍,我就好奇的问他,你怎么知道他们的?


儿子则不以为然的说:“我看过也听过《神奇图书馆》呀,故事里面都有讲。”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在儿子记忆里已经是旧信息,他把脑中动物的形象和看到的动物相联系,很容易就能对号入座,并且更加加深记忆。


还有一次,带儿子去公园玩,蜿蜒的小路两边种满了柳树。儿子突然冒出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高兴地询问,是什么让你想起这句话?他说:“这些是柳树,你看一片片的叶子,像不像剪出来的。”


原来当一句诗被孩子深层次的理解,内化之后,就会牢固的存储,然后自然流出。我相信,如果儿子套路似的背诵诗句,必定不能寓情于景脱口而出,也感受不到诗歌带来的美和享受。

03. 编码通道越多,分组方式越多,记得越牢


樊登曾采访记忆大师王峰,问及他的记忆术,他说自己就是靠编码,只是他的编码通道非常多。


第一种是声音编码,比如,儿童常用儿歌去学外语,就属于声音编码。


第二种是视觉编码,比如,用甲骨文教孩子学汉字,孩子更容易通过形象记住汉字。


第三种是联想编码,比如,July七月,可以谐音为“猪来”,联想记忆就是七月猪来了。


编码记忆更适用于年龄小的孩子,对具有抽象意义的东西不容易理解的时候,可以用编码方便记忆。


分组方式则更适用于成年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可以将无意义的东西分割为已知有意义的东西,从而方便记忆。比如将单词research,re代表反复,search是搜索,反复搜索就是研究,research就是研究的意思。


记忆术看起来很厉害,如果经过训练,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记忆大师。而且记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习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记忆术也不是万能药水,不能应对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罗曼·罗兰曾说:“唯有创造才是快乐。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


的确如此,人类伟大之处也不是因为能记多少东西,而是能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物品,或是发现有益于人类发展的规律,这些显然不是只有强大记忆力能做到的。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记忆术非万能也,只需恰当利用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