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就是买下“北大”“清华”也没用,大家同意吗?

秉笔写春秋


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错误教育观念。我们自己在上学的时候,也经常会听到某些老师评价某些同学没有数学细胞,没有英语细胞等等。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和孩子丧失对这门课程学习的信心。



目前没有任何研究显示学习跟智商或其他智力相关因素有直接的主要联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大学这些考量层面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些都是现成的知识,有专业的教材,各类的参考资料,还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所以这样的学习本身并不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些学习不理想的学生不具备基础的学习能力,所以,即使在具备如此完善的条件下,依然掌握好掌握不好这些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只要家长注重孩子以下基础能力的培养,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基础的学习习惯培养

像上课认真的听讲,勤于记笔记,勤于思考,课后及时的复习练习,及时的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等等。

良好的学科思维培养

不同的学科掌握知识的思维路径是有巨大差异的,所以每一个家长要从小学阶段就重视起孩子不同学科的学习思维培养。比如同样是记笔记,语文课堂的笔记和数学课堂的笔记,记笔记的方式会截然不同。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及早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孩子在学习上对老师和家长的过度依赖。

一般来说,家长只要在孩子小学低年级阶段重视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那么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后,应该可以非常轻松自如的面对他的学业,可以成为妥妥的一枚学霸甚至学神。孩子在学习上对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也不会有什么依赖,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学习上非常的轻松省心。

所以,家长一定要放弃那种陈腐的、错误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没有什么什么细胞等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正确的教育解决路径,才是让我们每一个家长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很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顶尖的人才,之所以顶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拥有着过人的天赋。

弱,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在寻找借口,有些事情上我们竭尽全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和结果,并不是我们的方法错误,也可能真的是天赋所致。

就像读书一样,欲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但是有些人很奇怪,他们不是没有欲望,他们很想去吸取知识,但是无论他们怎么看,怎么从基础的东西学起,等他们想学以致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他们也觉得匪夷所思。

我曾经以为,所有的失败的理由都是在找借口,天道酬勤是必然的因果,只要我们付出就一定会得到收获。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了更多杰出的人才,我才发现,有的人,他们的头脑和心思我们真的触不可及,这是一种潜意识成长起来的天赋,这是一种无法通过学习就可以超越的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可纵使如此,我依然学习他们的处事风格和思维逻辑,也许我将来的成就不会比他们高,但是我可以让自己更加美好,这也是人生的因果之一。

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没有读书的天赋,请给他选择的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中国的教育已经制度化了,但是父母的教育万不可系统化,读书只是生存的一种选择罢了,并不是全部,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子女,请给他们生长的空间,谢谢。


负卿城


我同意这句话,因此,孩子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关注孩子擅长的地方,并努力培养。北大、清华并非唯一的出路,有一技之长普通学校出来也能在这个世界发光发热。

我曾经的同学,语言学习没有天分。我亲眼看到他在英语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背、默、听、写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耗费了很多时间,成绩仍然上不去。但他的奥数很好,如今做了工程师,带上翻译出国交流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他时常向我感慨,当时英文不好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现在想想根本就没有必要。

我曾经做家教的学生,数学逻辑能力极差,给她讲一个应用题,正常人都会举一反三,但给她换个要素立即傻掉,当时教得那个费力啊,好不容易从40多分提高到及格。但她有极高的艺术天分,画的画从小就得各种奖项,后来大学没有考上,但去职校专门学了设计,如今开了一个设计工作室,做起了小老板,日子过得无比舒适。

而我,虽然学习很好,虽然一路顺利,但也没有什么傲人成就。所以,请放下执念,及早认识到孩子的能力天花板,精准培养,可能效果更好!


私人绘本频道


大家同意不同意,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同意。脑残、智障人还有特殊教育学校,正常人哪有不是读书的“料”的?读不了博士,读硕士行吧?读不了硕士,读本科行吧?读不了本科,读专科行吧?读不了专科,读高中行吧?读不了高中,读义务教育肯定应该行!买下“北大”、“清华”,好大的口气!你有多少钱?你就是再有钱,国家卖吗?有钱的富豪能办湖畔大学、西湖大学,都没提出买“北大”、“清华”,你真敢说。


用户80587892566


不同意!其实孩子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你能够买下北大清华,说明你们的家庭已经具备了其他孩子没有的社会资源,只不过孩子学习不够好而已。但如果孩子能够在这些大学里把他的同学处好,他已经能够认识足够的科学家、社会管理学家,他的人际交往都是些优秀的人,那么他也会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北大清华与其他学校的区别不是学识,而是其他学校没有社会资源,我想这里任何一个能够把孩子买进北大清华的人都清楚,所以说,只要孩子能够进入清华北大,那么他们就能够得到其他地方不能有的人才资源。现在的社会,只要你有资源,加上资本的运营,你不想成材都难。所以说,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能把孩子送进清华,他就能够在清华这些著名大学里找到他的机会,如果他有足够的人缘,那么他一定比你让他在普通大学学习强得多。


十二米阳光


不是读书的“料”也可以做别的呀,受环境和自身影响,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的风格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强制塞给他北大清华,只有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才能由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才能脱颖而出,这个时代兴趣能发现很多产业,需要局中人去发掘


Shirley熙熙


是的


闹钟叮当


成绩好孬肯定和智商高低有关!


1966的马


在我来看每一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所以不能轻易地判定这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特别是作为父母更不应该如此。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向学的态度,都有读书的愿望,关键是有没有找到适合他的这种兴趣?所以更需要父母的耐心,也包括学校和老师给予这样孩子的一种关怀关照,以恰当的教育引导。

读书学习,它具有广泛的意义和理解,不要片面把读书、看书误认为就是爱学习。在生活中,在自然中依然是学习,依然也是一种读书的行为,一旦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这样的乐趣,从对自然学习,对生活学习转换到读书学习,再联系到生活,这样就能读出兴趣,读出乐趣,独出爱好,读出每一个孩子自身向往学习的潜能。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跟买到清华买到北大没有关系,而关系最大的是相信他是读书的料,如果有了这份信任与支持就是普普通通的学校,依然使他能成为读书的爱好者,学习者,依然能够成为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做为父母和老师,千万不要判定他或她不是读书的料,一定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一样的可能!


谈艺论教


同意!但是我们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敢情是看孩子的觉悟,而孩子的觉悟来自于生活的感悟自己家长对其的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