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能用一段話描述嗎?

被稱為神


知行合一就是王陽明心學的一把利刃,如果不能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意義,就不能把王陽明心學的價值發揮出來。


人們一直將知行合一分開來解釋,知識和實踐,懂的知識之後要去實踐,才能有所收穫,知識和實踐是不可分離的。這句話不錯,實踐出真知是硬道理。但是卻不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意義。

正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是無所謂“不可分離”的。只有兩枚硬幣或者兩個東西,才有分離和不可分離的強調必要。知行本就是一體,真正的知自然包括行,真正的行也是自然包括知的。



例如,你在街上看到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你心裡覺得它十分的可愛,那便是知了;當你心中起了一念喜歡,那便是行了。《傳習錄》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就是行了”,可見,知行本為一體。



王陽明說起心動念就是知行合一,但是知行合一不僅僅是起心動念。如果你沒有通過與外界的互動來展現自己的價值觀,那麼這樣的知就是空洞淺薄的;如果你沒有給自己的存在和世界對自己的認同賦予意義,那麼你的行就是迷茫懵懂的。

舉個例子,如果只知道狗狗很可愛,但是你從未見到一隻狗,那麼你的知就是空洞的。如果看到一朵花十分好看,想要佔有就去把它摘下來,斷送了它的生命,不懂得愛就是要保護愛惜,那這樣你的行就是迷惘的。


所以,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想讓我們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內心力量,做一個存天理有品質的人。


荊棘楚楚


知行合一:就是講理論(知)和實踐(行)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

“知行合一”的知行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語載王陽明《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既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先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止於至善:精益求精,達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處〗《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整句話的意思是: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民企研究


王陽明提出的,自然是他本人解釋的最貼切。可以看《傳習錄》。

“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


筠齋


知行合一,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即認識事物的道理

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

是密不可分的。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王守仁說:

“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

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

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

是達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

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

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

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鍾靈毓秀業有成


現代對“知行合一”的解釋是:知行合一說的是認識(知)和實踐(行)的關係,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將之運用於實踐,就是知道了還要行動,讓實踐和認識相統一,只有把“知”和“行”結合起來,才能達成修齊治平的目標。但我認為這是在用所謂的唯物主義哲學來曲解“知行合一”的本意,是完全錯誤的。

知就是行,知和行是一體的,是不可能分開的,只要“知”了,就已經“行”了(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知和行是不可能不統一的,不需要你人為地去統一(知行本體原是如此)。陰陽學派也指出,”一陰一陽,謂之道”,少了陰或者陽,道便不可存在,所以陰陽永遠共存,沒有先後。比如,太陽照下來,有明亮的地方,同時必然跟隨一個陰影部分。《心經》中有一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的是同樣的道理。空和色(物質)一體兩面,不可分隔,甚至就是一個東西。強調知行一體目的是提醒我們需要時刻關照著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我們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起心動念便是已是行,念有善念也有惡念)同時,這種合體的提出也是克服了知先後行的弊病,告訴人們,不論你是搞純理論研究,還是搞純應用研究,應該沉下心來做手頭的工作,兢兢業業,無限逼近真理,不要受知行二元(原來就是一體的)分裂的困擾,因為最後大家都是“殊途同歸”---理論君和應用君誰都有可能先達到山頂!





歸谷讀書


“知行合一”是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先生的著名認識論。反對“知在行先”的說法而提出,認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到底是先知後行還是知性是一回事,古今差異極大,爭論不休。我倒是覺得所有爭論都是來自於對“知”的定義有差異而引起的。一些學家把知認定為一個人內心固有的良知善念,另一些學家把知定義為更寬泛一些的認識感覺甚至後天學識

當代學人繼承發揚了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理念,很多大學都把“知行合一”立為了校訓,意在鼓勵學子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就把“知”的概念擴大為所有的人文和科技理論了,知行合一也就更好理解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例子能夠解釋“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一些人遇見老人摔倒而不出手相扶,卻說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屁道理撇清自己,實際上沒有這些屁道理他們也一樣是旁觀者。

知在行先的生活例子也不少,人們常常罵那些不遵守社會秩序的人缺家教、沒文化,其實就是說他們沒有修身養性,沒有培養好自己的道德,有了好的道德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把古人的思想學為今用,勉勵後人長進就足夠了,不在一個含義平臺上爭論徒勞無益。


韓長安


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是學=寫=講=做。

寫我所做,做我所講,講我所寫。



贛粵連山


知行本一,知行合一就是要身心合一,後天返先天一氣,歸本還源是也。


志者道遠


知行合一,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識、思想意念與其付出的實踐、實際行動匹配和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