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學海亦無涯


如何理解陽明心學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陽明心學是由明朝武宗正德年代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王守仁先生所創的。

陽明心學的核心簡要地說就是三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所謂“心即理”,就是說“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你的心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理在我心,心外無理。“天理”是人們苦苦追求的聖人之道,是宇宙間最高的“天道”。正所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與“行”其實就是一回事。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兩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所以,王陽明提倡以“知”為“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這也就是所說的“知行合一”。

所謂“致良知”,就是“致我心內在的良知”,就是要時時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指道德意識,也是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解釋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王陽明認為,天底下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聖人要教導好別人,自己首先要做到“致良知”。

一言以概之,王陽明認為,“心即理”是開端,是起因,即意之動;"知行合一”是認知過程,是實踐;“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個統一整體,缺一不可。


歸棹廬主


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在貴洲龍場頓悟後,受貴州提學使席之聘,講學於府城文明書院首次提出來的。貶謫期滿得到朝庭重用,從而走上建功立業的輝煌之途。

由此便知“知行合一”思想,伴隨他一生經歷,在千死百難到建功立業中,進一步的深化得出精華的概括和總結,史稱“天泉證道”四句教: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從這四句教中就可理解到“知行合一”的意思。這個“知”本體就是良知,但是有時也會判斷錯誤而出現有善惡不分,形成惡念。為麼什會出現惡念為惡呢?就是因為人的心外有私慾,為達到慾望而造成的。

由此可見,“知行合一”就是知善行善合為一體。同時知惡念行惡事合為一體也包括在內。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知行合一”的心學成語句,隨時隨地在每個人身上體現出來。比如:孝敬父母這個習俗為常的良知,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自然而良知的。也會樂意認真去做,臉上總是充滿笑容對父母問寒問暖。這樣父母也很高興,臉上也會露出很幸福的笑容,這就是良知良行的效果。否則,完成任務樣的形式對待。每天總是板著臉來對待父母,父母也會感到不幸福而愁眉苦臉,得不到兒女的樂意關照。長期下去就會氣餒而生病早亡。這就是惡知惡行的效果。

總之,王陽明心“知行合一”這一經典語句,就是反應每個人的主觀意知,真知即以為行,不行不足以為知。針對當時社會上言行不一的現實以及朱子知先行後的弊端,王陽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

有知方有行,有行便有知,而知行的本體只有一個,那便是良知良能,而知行的功夫也只有一個,那便是致良知。

上以就是理解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思想和內在境界。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所謂“知行合一”的“知”是指理論認識範籌,“行”則是指實踐行動應用。也就是說是理論和實踐的互相之間的學問。一般人認為,知易行難,就是說懂得理論是容易的,而真正實際行動應用起來卻是很難的,可也有人認為,知難行易,(朱熹)領會理解道理是很難的,而實踐行動則應該是容易些。



陽明先生認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也是不易的,實際運用也同樣重要,真正行動起來同樣是不易的。”實現崇高偉大志向,必須實事求是(符合實際)腳踏實地,這可不僅僅是一句話,恰是一種高深的處世和生活智慧,真正明白了的人,會受用終生,所以看起來很容易明白,而實際上很不容易明白。用陽明先生“心學”最高概括四句話結束本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