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購房潮?剛需購房信心指數下跌,首付難成月供難

新冠肺炎給樓市一擊重創,今年以來樓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讓急需

購房的剛需客腳步被延緩。

很多自媒體人大V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便紛紛預測接下來會有一波報復性購房潮到來。

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更是笑傲全國,房價十分堅挺。個別地區如深圳,在經過去年一年嚴防死守房價上漲放緩之後部分樓盤房價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

甚至有房企卻用實際行動砸出“地王”現象,“地王”雖然沒有刷新之前的紀錄,便也成為“不差錢”的顯著代表。

“報復性”購房潮?剛需購房信心指數下跌,首付難成月供難

更有自媒體人煽風點火不斷髮出各類小視頻。這類視頻中可以看到,拍攝當天,市民中心內前來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市民較多,基本每個窗口都有人在排隊。

那麼,現在會是買房窗口期嗎?疫情後可能會出現“報復性”買房現象嗎?

現在一線城市的上車總價大多在500萬左右,首付150萬。6個錢包湊個150萬的首付並不件容易的事,而且剩下的350萬分30年還,每月月供2萬左右,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工資交了月供,基本就是要喝西北風了,沒錢的時侯,總不能摳塊磚頭當麵包。

“報復性”購房潮?剛需購房信心指數下跌,首付難成月供難

有專家指出,疫情當下迫於全年業績以及資金回籠壓力,開發商仍會堅持“以價換量”策略,這對於購房者而言,確實是個難得的買房撿漏機會。預計疫情結束後可能會出現小一波買房高,但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這次疫情持續時間較長,至今仍然有很多企業未能按時上班。多數房地產開發的企業,都沒有完全開工建設。即使復工的企業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職工收入銳減。年輕的剛需需要重新掂量自己的經濟實力。

不僅網上“跌”聲一片,而且網上售樓處真的打折銷售了,優惠的力度很大,樓盤也很多。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全國樓市持續下跌,跌幅很大而且持續時間較長。

“報復性”購房潮?剛需購房信心指數下跌,首付難成月供難

於此,現在對樓市看跌的人數上升,年前還期待春節後有“小陽春”的人也“多翻空”,一致看跌樓市,炒房者顯出了悲觀的情緒,而購房者也很迷茫和困惑。

疫情過後大家會更重是兩個概念:一是健康概念;一是危機意識。而這兩點都遠離於買房初衷。更多的人不會再冒險購房,會更慎重地去還貸。

真正要買房的還是那些想去投資的炒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