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多少人同意接回在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

用戶4163048374087


確實可憐,因為太小,但不是國家去接回,國家憑什麼義務去接他們,只有他們自己的父母,你們有錢送出去,你們也有錢可以接回來,何況這些小留學生將來認不認自己的祖國還兩說,因為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沒有國家認同感,就跟香港人一樣同樣黃皮膚但是他們認大英帝國為自己的國家,祖國他們永遠都不會認同,再一個他們的父母從小把他們送出去,他們的父母就有問題,目的也不純。所以國家沒有義務,如果國家去接讓在役情裡祖國的孩子情何以堪。堅決反對。


幸福一家226808223


我國在英國有1.5萬名平均年齡14歲的留學生,英國新冠肺炎疫情擴散,166個小留學生家庭聯名請求政府派專機前往英國,將小留學生全部接回國,有多少人願意接回1.5萬名小留學生?最多恐怕只有1328人同意。


如果不是新冠肺炎,恐怕誰都不知道英國居然有1.5萬名小留學生,在疫情初期,小留學生沒有回國,直到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採取群體免疫計劃,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再通過自愈的方式獲得抗體,結果導致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家長擔心,想要把孩子接回國。

有多少人願意將滯留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接回國?


英國一共有1.5萬名小留學生,而聯名請求派專機的家庭只有166個,相比於數量龐大的小留學生群體,166個家庭顯得微乎其微,絕大多數小留學生的家長並不希望孩子們回國。

家長送年幼的孩子前往英國留學,是希望在英國居住超過10年之後獲得英國國籍,這就必須要求孩子一直居住在英國,只能短暫離開,按照現在的疫情,一旦離開英國,恐怕很難回到英國,最終只能前功盡棄,失去獲得英國國籍的資格。

真正想要讓孩子回國的,只有166個家庭,算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多也就1328人,小留學生回國很可能會引發疫情再次流入我國,所以絕大多數不希望小留學生回國,因為他們最終也是要離開的。

166個家庭聯名要求政府派飛機將孩子全部接回國,但是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將會盡可能為小留學生提供保護,但是沒有明確是否會派專機。不過隨著英國拋棄群體免疫計劃,加大抗擊新冠肺炎的力度,小留學生家庭也不再提起回國的事。


視野新觀


2月份,我國疫情嚴重的時候,英國政府好像是關心中國的小留學生,建議他們不要回國。這些小留學生也不想回來,不少買了飛機票的又退掉了。我國很快控制疫情後,疫情卻在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迅速蔓延擴散,整個歐洲幾乎沒有安全的地方了。這時,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們都急切想回來了。可特殊時期,航班非常少。即使買上機票,因為這些孩子年齡很小,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也無法登機。這導致大批小留學生滯留在英國。


由於英國在3月18號就宣佈關閉所有學校,小留學生們無法繼續在學校寄宿,這讓他們想尋找個安身之處都變得困難。異國他鄉,舉目無親,這些未成年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獨和無助。有的留學生可以選擇到寄宿家庭去住,但很多寄宿家庭已明確表示拒絕接收中國小留學生。並且,由於疫情的原因,復活節假期很多孩子都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住在寄宿家庭的孩子也很多,一個寄宿家庭會有好幾個孩子。這樣,生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小留學生的家長們得知後,憂心如焚,有的甚至痛哭流涕。

根據這些孩子的境況,確實應該讓他們回來。可實際情況是,這麼多小留學生都回來,在途中就存在巨大的感染風險。因為英國疫情相當嚴重,英國人又不太注意防護,小留學生外出,可能還沒出英國就會被感染。無論是坐客機,還是包機,在密閉狹小的環境中感染率也會更高。


由於是從疫情嚴重的國家回來,一旦回到國內後,還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測和隔離,這都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還將對我國的疫情防控形成新的巨大壓力。因此,小留學生大規模回來,會造成諸多麻煩。從這點上看,除了小留學生的家長,沒有多少人同意支持把他們接回來。

現在,接不接英國小留學回來,成了兩難的選擇。但從整體而言,小留學生留在英國利遠大於弊。這既減少了他們被感染的風險,也會大大減少我們國家病毒輸入的風險。當然,為了孩子的安全和生活的更舒適一點,家長應和英國相關部門進行溝通,敦促他們解決小留學生們面臨的實際困難。

至於小留學生們將來長大後何去何從,相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留在英國。這一萬多名小留學生,平均年齡14歲左右。這麼小的年齡到英國留學,實際看上的就是英國的一項移民政策。英國規定,在英國居住滿10年的外籍人員,經申請即可加入英國國籍。既然最終會成為英國公民,英國對這些小留學生進行充分的照顧也是應該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除了小留學生的父母至親與留學產業利益攸關者之外,恐怕沒有同意接15000名留學生回國。接15000名小留學生回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會釀成非常嚴重地步。166名英國小留學生父母致信,就接回這15000名小留學生。下一次,266名美國留學生父母致信,是不是就要接回36.4萬美國留學生?在下一次,366名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留學生父母致信,是不是就要將30多萬在兩國的留學生都接回來。如果500名留學生父母致信,是不是要把全世界80多萬我國留學生都接回來?

如果僅僅是15000名小留學生的問題,恐怕也不會引發全網絡反對聲浪。關鍵就在於,這不僅僅是15000名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問題。在2019年我國留學生白皮書中有過統計,在英國留學生數量僅僅名列第五。我國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與日本的留學生數量都遠遠超過了在英國留學生數量。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當中,有80多萬我國的留學生。即使是1/10的比例,也有80000多名小留學生。如果全體留學生父母都要求國家包機,怎麼可能承受的起?

還有一點非常關鍵,我國已經經不起再一次大規模“封城”了。有經濟學者估計,在此前的抗疫工作中,我國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萬億元。特別是,餐廳、旅遊、健身房、電影這些產品,已經倒閉了多少?已經有多少人失業?已經有多少人在為還房貸、車貸愁白了頭髮!當然,能夠花費每年50萬以上送未成年子女到英國的家庭,也不會經受普通人的經濟壓力。但好不容易看到了曙光,全國各地紛紛復工,能不能有點大局觀?

即使從國家未來、祖國花朵的角度,你是認為1億多留在國內中小學生重要, 還是覺得從小喝洋墨水,為了將來入籍英國的小留學生重要?目前,駐英國的我國大使館已經盡力在安置這些小留學生。英國也採取了硬核的抗疫措施,要為全體英國境內的本國與外國居民都採取免費檢測與治療的政策。回到國內,小留學生們的待遇也不過如此!既然如此,為何不留在英國?

歡迎大家討論,你是否同意接15000人回國?


美國觀察室


除了這些孩子的父母,恐怕其他人都不會同意將這些孩子接回國。畢竟這樣冒的風險太大了。

近日一名英國小留學生的母親提議,希望中國派專機將滯留在英國的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國。提議一出,便遭到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首先現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而尤其以歐美為首。美國10天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4700增長到4萬多。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6萬了,前些天英國和瑞典差點選擇群體免疫的手段。因此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疫情的嚴重性。

現在我們國家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這是我們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居家隔離兩個月換來的。並且這兩個月當中國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對抗疫情。而現階段最主要的措施是防止境外疫情的輸入。在這個關鍵點這位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竟然提出要將15,000名留學生接回國。這不是把大家又置於風險之中嗎?

如果將英國這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來,那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國家的小留學生怎麼辦?全球加起來有幾十萬小學生留學生都要接回國嗎?那這樣將給我們防疫工作帶來多大的困擾和阻力。這位家長有沒有想過呢?

其實現在英國已經宣佈所以減核酸檢測免費,治療新冠肺炎也免費,同時應中國大使的要求,對中國小留學生優先提供各種保障服務和醫療資源。這樣的情況其實還算比較穩定了。所以沒必要接回來。但如果這些家長真的關心孩子,那麼不如買一張機票飛過去照顧孩子,這樣或許更安心吧。

大家同意將這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國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共同探討,老王評論,至情至理,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談笑風生。


老王偵查記


沒有一個人同意接回小留學生,如果有那肯定是別用心。

英國小留學生們可以回來,國家也建議正在英國旅遊的人趕緊回國,但是壞就壞在這個接字。小留學生家庭普遍非常富裕,伴讀家長和孩子都有手有腳有財富,為什麼非要國家去接回來呢?想回到國家避難就自己出錢買機票,不要老想著佔國家的便宜。

國家的財富不是印鈔機印出來的,而是民眾一起努力生產出來的,是每一個國人的心血和汗水,不應該把這些財富用在這些地方,不應該用給英國的小留學生。小留學生從小學習英國的文化,唱英國的國歌,站在英國的立場上學習歷史以及政治觀點,這是國家送過去嗎?國家送小留學生學習八國聯軍侵華以及鴉片戰爭的正義性?

英國小留學生出去的時候是自己過去留學,為什麼回來的時候就要讓國家接回來呢?真的沒有這個道理,自己花錢出去,就自己花錢回來,這才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國家不會接,自己出去就自己回來

對於英國小留學生來說,一定要客觀看待他們留學的目的和動機,不能盲目的同情或者盲目的母愛氾濫,這些長期留學英國的小留學生不需要也不會珍視我們的愛。

很多朋友一看小留學生,就看到一個小字。想到孩子很小很可憐,所以這個母愛和父愛都出來了,整個人也就非常同情這些從小出國學習的小孩子,甚至想讓國家花錢把人接過來。這是一件好事情,說明我國民眾具備充足的人道主義精神,很有對弱者的同情心和愛心,都是善良的好人。

:部分民眾很有愛心和同情心

可好人更應該保護自己,小留學生的重點在於留學。

這些孩子從小學後幾年開始就學習英國知識,學習英國人編寫的教材,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英國教材,它們很厲害。就拿鴉片戰爭的原因來說,我們都知道這是侵略戰爭,但是英國人就認為這是為了保護商業貿易的戰爭,是為了保護英國商人繼續進行商品貿易的正義戰爭。

再來八國聯軍侵華來說,我們都知道這就是試圖瓜分我國的戰爭,但是歐洲國家就不這麼認為,它們認為這是在保護歐洲民眾,是在保護遠在我國的上帝子民,是一次保護在華國人利益的正義戰爭。歐洲教科書上非常明確,由於我國民眾仇視並攻擊洋人,所以八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維護國民的權力,發動了“正義”的八國聯軍侵華。

從小學習這些內容的孩子,到底會是個什麼心態呢?

:英國小留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內容,老編無法接受

對於這些從小接受英國教育的小留學生來說,他們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移民,他們接受的教育也是英國教育。他們雖然看起來和我們的小孩一樣,但是內在是不同的。

實在是沒有把我國民眾生產的財富,白白拿給他們使用的道理。如果有些人真的想要回國,自費回國我們並不阻攔,只要好好遵守規則,不給國家和人民添麻煩,我們歡迎這些人回國避難和消費。如果因為疫情放棄留學以及移民,那就更好了。

總而言之,請各位朋友客觀看待小留學生,回國確實可以,但是不能國家負責接,自費回國之後再自費隔離,接是永遠也不可能去接的。


注:

小留學生一般都是家長陪讀,不缺父母照顧,不用我們為他們操心。


垂垂老馬


大實話:這不是願意不願意的事情,而是有沒有必要的事情。

在思考這件事之前,我首先會把自己放在這些孩子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會想如果是我的孩子,現在還是個小學生,卻因為疫情的原因被留在了英國,那麼我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心情。是的,我肯定也是萬分著急,非常擔心,這是每一個為人父母正常的心態。

然後,我們繼續往前推演,那麼現在這些英國留學的小學生在英國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呢?真的就是那種學校不管,舉目無親,任憑生死嗎?我想應該不是的,既然家長把學生交到學校,那學校方面肯定是不會說在這個時候放棄這些孩子不管不問的,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從情感的角度來說,人心都是肉長的,看著這麼小的孩子遭罪,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如果不管,估計也過不了自己內心那一關。

然後,從利益角度來分析,這些留學生那可是學校的搖錢樹啊,家長送孩子來學校,就是給學校創造收益的,如果說現在不管不問,那等疫情結束了,人家直接就把孩子接回去了,那學校不就損失大了。

所以,你會發現,於情於理,這些小學生都不可能說真的如這些家長描繪得那樣悽慘的,我相信,只要錢給到位,孩子會有人幫你照顧好的,甚至都可以比你自己照顧得都好,這就現實。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這些人又希望派飛機接孩子回來呢?一是不想花那個高額的錢,二是現在國內相對安全,孩子要是在自己身邊,也安心一些,就是這兩個理由嘛。

我們再接著分析,這些孩子如果從小就生活在英國,那麼以後是否會對中國有用?我個人認為可能性很小。一位,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思想影響就是根深蒂固的,一輩子都無法改變,哪怕是我的親兒子,我都不相信他要是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生活在英國,然後,他以後會回來在中國生活。說不好聽的,他都無法融入中國社會,這就是文化的影響。話不好聽,這就是現實。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這件事沒有同意不同意的問題!他們是我們的孩子,沒有將他們拋棄在外的道理,藉口與辯解,都不是為了國家更不是為了公平。

是否接回,不僅僅涉及英國,遍佈世界的中華兒女多的很,是否接回,不取決於類似的所謂是否同意的輿論操作,而取決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形勢需要。何時接回?關鍵是形勢。如果當地疫情發展刻不容緩,我有信心相信,國家一定會義無反顧的接回這些人。關鍵看形勢。第二個是接回的方式。安全才是最主要的考量,接回與否都存在風險。何時接回,才是對所有人最安全的?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強調兩個問題。第一個,不要讓每一位奉獻者的辛苦付出,被人為的狹隘打下了折扣。最美逆行的醫護人員,堅韌忍耐的公安幹警,默默奉獻的村民物業,愛心互助的志願人士,任勞任怨日夜奔波的黨員幹部,這裡面沒有抱怨者,這裡只有愛國者。愛我祖國,保護人民,我們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這些求學海外的殷殷學子也罷,父母之茵的稚嫩少年也罷,只要是需要回國的,都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他們身在海外,他們的家人也與我們同在,我們在共同愛護一個共同的家。不要讓每一位奉獻者的辛苦付出,被人為的狹隘打下了折扣。第二個,到底是誰才不希望這些孩子們回到家鄉。九八年的洪水,零三年的非典,八級的地震,現在的肺炎,中國的每一次勝利,都會讓中華兒女倍感榮耀,中國每一次萬眾一心的團結,都會讓海外華人倍感榮幸。中國的每一次勝利,更是海外叛徒們前途陌路的絕望。他們才擔心這些孩子們迴歸,他們無法向自己的孩童解釋,都是中國人,為什麼他絕大多數中國朋友都回到國家,而他要留在這遍地哀鴻的異國他鄉!他們無法向自己的孩童解釋,為什麼滿腹經綸人權道義的家長,卻沒有膽量回到生你養你的故鄉!他們才不希望這些孩子們回國,因為這即是他們的危機,同樣也是他們的機會,是他們在這些孩子們種下仇恨種子的機會。


石隙甘泉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們疫情嚴重的時候,多少孩子的父母都是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或者有多少外地的孩子在武漢?或者很多其他原因獨處的孩子?……

很奇怪啊,為啥那個時候也沒多大的輿論要給他們多少超國民待遇,要把他們怎麼的怎麼的,不還是一個個老實在原地居家待著。

這些在英國的娃,基本上從小就上的國際學校,從小就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他們寒暑假能去國外旅遊度假,平時可能在家還有保姆負責起居,出入也是奔馳寶馬,見慣了世面的人,哪有那麼嬌嫩。

英國在走過初期的政策彷徨期,現在政府也加大力度組織防疫工作,雖然不見得比我們有效率,不過,英國總體還挺好,一個孩子,只要老老實實在學校裡(提供住宿的,私立學校一般沒有住宿條件,住在寄宿家庭裡)待著,在寄宿家庭裡待著,每天的吃穿都有照應,家長把錢準備足,還怕孩子在英國受委屈不成?

英國的國際教育產業是非常發達的,上百年以來,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教育產業體系,許多英國人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只要英鎊到位,很多人也會願意力所能及地為這些留學生提供幫助,只要英國的教育部門、學校、我方使館工作人員協調一下,都能解決的。

而且,這些孩子裡面,有相當多的已經在英國當地購置了房產,家裡還有人陪讀,以備將來正式移民。

在英國留學,每年動輒幾十萬的費用,家長們的收入保底都是七位數,手裡有著大把的錢,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真要一定接回來,2月下旬,3月上旬,疫情還不嚴重的時候,這些處於中上流社會、眼光不低的家長們就沒有預見性,沒有組織把孩子接回來?一張機票的事情而已,價格可比包機低的多的多了。

現在包機,一回來還得上萬個,現在國內的輸入性疫情防防控形勢已經壓力山大,奮鬥在一線的防疫人員已經忙碌了2個月,還在繼續忙碌,給他們一點喘息的時間,真的沒必要回來添麻煩。

回來,又能怎樣?指不定其中還有一些類似於梁女士、黎女士之類的“自動代入外國人身份”的家庭,要求一些超國民待遇,比方說,這些孩子回來,總得單獨隔離吧,你覺得所有人都會滿意嗎?有些人還不是會鬧,最好是人人安排一個五星級酒店房間,享受高檔餐飲,免得孩子們受委屈,那國內進行社區隔離時其他的外地獨處孩子呢?

人有貧富之分,但“拎得清和拎不清”是個人涵養使然,拎得清的人,已經自覺在國外自我隔離,不給疲憊的國家添麻煩,拎不清的還要繼續索取更多的超國民待遇。

這人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除了這上萬小留學生,英國還有幾十萬留學生,海外還有幾百萬,一個個的都要祖國這麼關心下,那我們的疫情防控保衛戰基本上就要重新開始了。

總之,在英國住得好吃得好喝的好睡得好,就沒必要回來了,家長們多打點錢過去,回來也是隔離,然後吃喝玩,回來還有必要嗎?有人說想孩子了,那孩子在海外幾年了,咋不見有多想呢?

總之啊,國家接,同意的人,不會有多少,並不是“仇富”,而是有必要嗎?


雲中史記


要不是英國爆發了疫情,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國在英留學生有多達22萬人之多,更不瞭解,還有15000多名小學生在英國留學,近日,一位留學英國的小學生家長,發起了請求政府派包機前往英國,接15000名未成年留學生回國的事情,並得到了另外165個小學生家長的簽名響應;


筆者認為,讓國家組織包機在最短時間內,接回15000名未成年留學生,顯然就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因為,目前英國與我國之間,已經從原來每週168個航班,降低到了現在只有每週23個航班,這將意味著,要在最短時間內將這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國,運力上根本不可能實現;

話又說回來,就算運力上沒有問題,這麼多留學生一旦回國,將面臨著很多其他問題,比如,這些留學生回國以後,是選擇居家隔離還是集中隔離?要準備多少人員照顧這些留學生的起居?萬一造成大規模病毒迴流怎麼辦?難不成還讓14億人陪著他們再次封城嗎?要知道,我們取得的這場戰疫的勝利來之不易,全體國民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還有數千萬的國內學生等待回校上學,所以,沒有人願意出現疫情大規模迴流;



至於說,有多少人同意接回15000名小留學生?筆者認為,除了那166位小留學生的家長們同意之外,恐怕沒有任何人會同意接回這麼多留學生回國,之所以不會得到更多人的同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擔心疫情迴流的問題;

隨著英國政府 目前已經採取了硬核的抗疫措施,英國政府將免費為其境內的所有民眾進行免費檢測與治療,所以,目前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已經不再提起用包機 接回15000名小留學生的事情。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