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感

在奔騰的黃河和崇山峻嶺之間,有一箇中國曆史上最早建置的雄關要塞,因其關在峽谷之中,深險如函,故被稱為函谷關。這裡不僅曾是刀光劍影、戰馬嘶鳴的古戰場,還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老子寫下《道德經》的地方。

《道德經》僅僅五千言,都涵蓋著深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玄而又玄的學文,那麼《道德經》究竟玄妙在哪裡?

天地是永恆的,生命是短暫的,那麼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為什麼痛苦卻越來越多?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們現在的人不斷把慾望向外索求,不斷追求物質和精神上的享受。卻不料向外索求的東西越多,心靈卻越空虛寂寞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塞其兌就是要我們把慾望之門堵塞上,靜修其心,而現在很多人走在大街上,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東看看,西瞧瞧,生怕自己漏看了什麼新鮮奇怪的事情,這如何修身?閉其門就是要我們守住萬惡之口,人類的很多災難都是不能守其口而惹禍上身的。人學會說話只要二年,可學會閉嘴卻難了,有的人整天東家長西家短的嘮叨不停,不懂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半瓶水總是響不停,而滿瓶水卻聽不到它的聲音,這就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故。終身不勤又是什麼意思呢?勤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嗎?你勤奮工作是怕失業,你努力掙錢是怕沒飯吃……如果你能做到塞其兌、閉其門就可以終身不勤,我想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自由自在不受約束和控制。

我們平時只知道人窮莫說話,位卑莫勸人,可是你知道它的下句嗎?它的下句就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人在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往往會錯誤的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親人身上,可親人的冷眼旁觀會讓你成長,向你伸出援手的往往是旁人。世界就是如此,在成長過程中,感恩給予自己成長的人。

在修心之路上,如果我們能做到: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那我們就會脫離親疏、利害、貴賤之紛擾。願我們都有一個無知無慾無為無求的境界。

道德經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