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春天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进入春天,充裕的光照、舒适的气温,使人们感觉十分舒服。

然而,气温的升高确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繁殖,食物更易变质。所以要警惕“病从口入”,更要当心肠道传染病以及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等。

那么市民该如何预防甲肝感染呢?今天,我来说说

甲肝从何而来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严重者可引起暴发型肝炎导致死亡。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 患者、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 粪-口途径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甲肝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垂直传播。大部分的传播发生在密切接触者中,尤其家庭成员患甲肝或是无症状感染,都容易成为传染源。

甲肝感染的“三个”风险

1—饮用生水

随着气温越来越热,有些户外工作者或者经常锻炼的孩子,出汗后喜欢图省事,随意喝水解渴。有时身边没有合格的饮用水,就直接饮用自来水或井水。

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水源或中间环节可能会受到污染,成为甲肝病毒的传染源。

因此,应该严格禁止饮用生水。春天应特别注意饮用水的安全,只能饮用经过严格消毒或煮沸后的水。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2—不干净饮食

甲肝病毒在气温较高时非常活跃,可以通过不干净的食物和感染者的唾液迅速传播

路边摊的不卫生食品和餐具往往没有严格消毒,可能会成为甲肝病毒的传染源。

许多人因为喜欢路边小吃摊的美味,但不卫生的条件极易引发传染病。所以应尽量减少在路边摊就餐的机会。在外就餐时应选择高温消毒或一次性餐具,点菜时尽可能避免生食、刺身和凉拌菜等。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3—生吃海鲜

海产品携带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致病性。海洋生物通过过滤水呼吸,倘若其生长水域受到甲肝病毒污染,病毒会在海产品体内长时间积累。

不少市民喜欢海鲜的鲜嫩,尤其喜欢生吃(各种刺身!)。

海产品携带的甲肝病毒即使在100℃的开水煮沸后,也要4到5分钟才能消灭。所以食用生、半熟或用开水冲洗的海鲜,非常容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所以个人食用海鲜必须彻底煮熟,以免“惹病上身”。

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海鲜包括虾、蟹、蛤、牡蛎、蛤、蛤和其他贝类,其中贝类最“危险”。

甲肝不要误认为“感冒”

甲肝初期临床表现可有发烧、浑身乏力,之后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

但有些患者初期往往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由于这些症状类似感冒,因而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耽误了治疗。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发热、肝区疼痛等表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如何预防甲肝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甲肝不属于新发传染病,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非常清楚,且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可防可控。

甲肝疫苗已纳入免疫规划,常在外就餐人员、食品经营人员、学生、军人等集体生活者、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均应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春天预防甲肝,记住这“三个”风险!

日常生活中,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

  • 注意饮食卫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做饭生熟菜板要分开;
  • 肉类、肝脏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