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誰主沉浮?

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瞬間席捲全國,高速發展的中國在除夕夜的前一天按下了暫停鍵,瞬間全國籠罩在一片靜默當中。此次疫情也是建國以來首次出現了1100萬級別的大城市封城的舉措,可謂是極其嚴重的地步。疫情給全國各行業的經濟帶來了顛覆式的影響,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時至今日,全國停擺的時間依舊沒有得到完全恢復。


面對疫情,車企們也是竭盡所能,紛紛出手給與幫助。尤其是以吉利、五菱、比亞迪等為首的第一梯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這一“壯舉”,在全國輿論風口中再一次把自主品牌推向了熱點。那麼,今天我們就縱觀自主品牌吉利、長城兩大車企的發展現狀,推測誰在未來能夠主導沉浮?


01 疫情當頭 勇者勝

先說說吉利,絕對是本次疫情中反應最快、措施最得當、影響最大的車企。首先是設立2億元人民幣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基金,緊接著利用世界資源蒐集物質馳援武漢,再者吉利汽車還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了50輛MPV車型吉利嘉際,用於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統一交通運輸調配,而此時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出行已於1月24日起暫停武漢市內的網約車運營。為此,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和指揮部要求下,曹操出(武漢)也成立了應急防控保障車隊。不得不說,汽車行業“大佬”級車企吉利,不僅是營銷做得好,在國家、民族、人民的角色中,一點也不含糊。


吉利在不斷的增長,長城也不甘落後。雖然在本次疫情中,長城的表現不夠耀眼,但也算是盡心盡力。自疫情發生以來,長城汽車向疫區捐贈500萬元人民幣和價值115萬元10輛長城炮皮卡,以及設立2000萬元用戶關愛基金後,再次啟動的第三波抗疫支援項目等舉措。也是承擔了一個車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自主品牌,誰主沉浮?

02 異曲同工 尋默契

眾所周知,吉利最被人津津樂道的還是“收購狂”這個外號。歷來,吉利都是作為追趕者的角色一直默默生活在汽車圈裡面。從2010年收購沃爾沃乘用車開始,吉利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掘進,2018年2月又以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9.69%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吉利一系列的收購舉措,無疑是在積累技術和資本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吉利自身與收購企業不斷進行技術的融合貫通,事實上也證明了吉利真正意義上走向了雙贏之路,而曾經被唾棄的鉅額收購案也轉變成學習借鑑的經典案例。

人們談論提起長城的崛起,從老哈弗算起就算開始了,但真正的瘋狂時代還是從H6穩坐suv冠軍寶座開始,月銷竟然高達8萬,慢慢地長城變成名副其實的中國品牌suv的老大哥,並在2013年4月正式宣佈哈弗品牌獨立。一個長城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當然,吉利擅長收購,長城也多多少少學到了一點。這不,長城除了選擇和寶馬進行深度合作外,就在近期,長城收購了通用汽車在泰國的工作,包括羅勇府汽車工廠和動力總成工廠在內的通用汽車泰國公司將給長城汽車海外業務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優勢。

自主品牌,誰主沉浮?

03 厚積薄發 穩中進

兩大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一方面聚焦了世人的目光,另一方面也俘獲了不少忠實消費者。首先,吉利充分利用收購沃爾沃得來的技術和人才大力發展母公司,並且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聯合開發的全新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CMA,通過雙方充分發揮在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強聯合創新,不斷刷新吉利母品牌全系列車型銷售的記錄,吉利得到了全面發展和進步。如果說吉利是“理性會計”,那麼長城就是一個“感性瘋子”,從長城汽車來說,雖然SUV如今確實是中國多數車企的重要依靠,尤其是作為重點發展SUV的長城汽車,SUV產品更是佔據了銷量的90%以上。一舉成為國民津津樂道的SUV專業戶,有些激進派甚至拿長城直接去與JEEP進行對比,由此可見,長城的形象也是深得民心。


說到這裡,有人也許會歡呼,兩大自主品牌已經走向了名副其實的輝煌,可以直接PK合資品牌甚至進口。其實不然,此時此刻,真正的瓶頸又出現了新的變故。眾所周知,中國品牌目前所在的細分市場,因為本身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價格仍然處在中低端檔次,很難向高端發起挑戰。並且在中國市場的各級別品牌已經形成了廝殺局面。再加上國人對中國品牌低廉的標籤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觀,兩大企業的發展局限顯而易見。於是兩大品牌又像是同時說好了一樣,默契中分別成立了自己的新高端品牌計劃“魏”和“領克”。

自主品牌,誰主沉浮?

04 出人頭地 必高端

長城汽車最大的挑戰在於自身技術能力要適應其SUV聚焦戰略,必須要有創新,於是長城汽車定位輕奢的豪華SUV品牌魏悄然而出。拋開技術和外觀層面的認識,確實長城是成功的,至少價格上去了,銷量也還不錯。而吉利這邊,有強大沃爾沃技術作為背後的堅強後盾,也收穫了很大消費信心。事實上,在這幾年,吉利確實存在不斷消化沃爾沃的技術能力,實現吉利品牌的重要升級。於是吉利高端品牌領克應運而生,雖然在外觀設計上飽受詬病,但是銷量還是能夠穩定,或許就是印證吉利高端的這一步已經成功了一半。


兩大品牌高端進程到目前為止也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勢頭都非常兇猛,領克01,領克02月銷量不斷攀升,魏派的VV5,VV7也是異常火爆。但是汽車界終究要看的實力並不是起步階段,而是誰能越戰越勇,考驗的是毅力和持久的戰鬥力。果不其然,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魏派顯然出現了“鬆動”,不僅在銷量上出現了下滑情況。口碑方面,油耗過高,四排氣十秒開外之類的詞語也層出不窮,懂車的都能看出來,明顯後勁不足了。究其原因,主打SUV的魏多年來一直停留在VV5/VV6/VV7/P8四款車型上,產品線沒有得到豐富和補充。P8 作為新能源車型銷量自然是墊底的角色,而作為銷售主力的VV5/VV6/VV7又存在產品同質化,區別不明顯的特點也導致了很多人拋開車身尺寸甚至分不清車型,而且車型的定價與自家的哈佛系列又有高度重合的態勢,從某種程度上看又產生了“自相殘殺”的局面。


反觀領克,總體來說就穩定多了,包括領克03的上市,不僅豐富了產品線,尤其是03+的出現,也讓自主品牌有了性能車的開端,一度淪陷在改裝的話題當中,話題熱度不減,銷量也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尤其是近期,05和06的信息也層出不窮,估計上市的時間也近在咫尺了,這將進一步豐富領克產品線,優勢更加突出。

自主品牌,誰主沉浮?

05 放眼未來 誰來?

曾幾何時,奇瑞還是中國品牌當之無愧的霸主,一輛QQ轎車在中國打遍天下。但是隨著奇瑞品牌戰略失誤和企業重心的轉移而逐漸沒落並喪失優勢,厚積薄發的長城和吉利卻異軍突起,一舉成為汽車自主品牌中兩顆最璀璨的明珠。作為兩家民營車企,長城和吉利的對比一直為人樂道。而作為兩家車企本身也一直是明裡暗裡進行各方面的較量。無論是兩大車企均與各自的合作伙伴強強聯合,還是實行收購風潮,其實是對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升級和必然,同時也是未來的發展規劃。


早在2017年開始全球不斷有國家公佈本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雖然中國方面沒有明確推出時間,但是新能源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必須順應世界潮流和消費者意願。而此時的收購也好,合作也罷,也基本上就是衝著新能源規劃的目的去的,為了保護既得的成果,也是為了未來謀劃更長遠的道路。總體來看,長城有長城的發展之道,吉利也有吉利的收購謀劃,長城與吉利一直在相互競爭和追趕,或許會交替領先,或許會一致排外。畢竟長城和吉利都屬於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今後的發展,你更看好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