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供應鏈、打通現金流,來看看普陀是如何讓這麼多企業100%活過來

隨著復產復工有序推進,普陀轄區內不少沿街商鋪也逐步開始營業,各街區也都熱鬧起來,老百姓喜歡的“包子”回來了,網紅“羊肉串”店外排起了長隊,菜場裡也有了市井煙火氣……居民在週末閒逛時都能感受到往日的勃勃生機。

不僅如此,3月20日,勁霸男裝上海總部復工,全員上陣營銷,老總直播帶貨;3月21日,在桃浦智創城的建設工地上,智創TOP項目正式復工。工人們魚貫而入,在完成一系列規範的防疫動作之後,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22日,長壽路2.63公里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全面復工,預計年底完工……

今天下午,記者在普陀召開的《普陀區關於支持中小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的十二條措施》落實情況及成效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目前,通過加緊落實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2條措施,普陀區大批企業已受益,截止3月23日,全區工業企業、外資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均已實現100%復工;全區11項市屬重大工程項目已全部復工。

疏通供应链、打通现金流,来看看普陀是如何让这么多企业100%活过来

今年2月8日,普陀區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2條措施,內容涉及減免房租、減輕人力成本、穩定勞動關係、加大人才住房補貼、延期申報納稅、加大信貸支持等,條條切中企業的需求。

一個多月以來,區委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部署,親自帶隊走訪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10位區領導坐鎮10個街道鎮,一線指揮部署,強力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普陀區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說,通過實地走訪,及時蒐集企業訴求,對企業提出的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能儘早解決的儘早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做好解釋說明,並抓緊研究解決。截止到3月23日,區局級領導,各委辦局、街道鎮共走訪企業1379家,收到企業反饋訴求680個,已解決570個,解決率83.8%。

疏通供应链、打通现金流,来看看普陀是如何让这么多企业100%活过来

伊特安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廠長高峰就是收益企業主之一。

他告訴記者,伊特安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是普陀區一家主營生產日式食品的外商合資生產企業,於2004年註冊在普陀,主要經營餐飲業半成品加工,銷售自產產品,提供與食品加工相關的諮詢,生產配送範圍遍及全市20餘家連鎖餐飲店。

“可是,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度處於停滯狀態,對銷售業務等更是打擊巨大。”好不容易熬過了春節超長假,公司可以復工復產。但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和困難並不少。防護物資不足、人手不夠,這些都無法使公司正常運營。而最大的問題是,疫情期間供應鏈斷裂,上游企業由於疫情及運輸等原因,無法正常開展生產,導致豬骨等原材料嚴重供應不足。好幾天,他都愁得不行,四處“求救”。

而讓他很感激的是,“在得知我們這些困難後,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及時有效的地開展了復工復產工作指導,並解決了上游產業鏈的問題。”他說,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指導企業嚴格落實防疫舉措,從源頭把控風險。另一方面,幫助他們主動聯繫區內大型賣場,以最快速度爭取到賣場的積極響應,促成他們企業間合作,打通關鍵供應鏈。此外,在企業復工後,區市場監管局還進一步關注企業恢復生產情況,重點關注防疫應急預案落實情況、防疫物資儲備使用情況、原輔料進貨查驗情況以及生產體系質量管理運行情況,在切實幫助企業復產復工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可靠。

目前,政府的關懷下,公司已經度過最困難的時期,恢復正產運營,並開展銷售配送業務,銷售額也開始穩步回暖提升。

疏通供应链、打通现金流,来看看普陀是如何让这么多企业100%活过来

據介紹,就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有三大類——

防疫物資缺,怎麼辦?普陀對有急需的企業,先行從政府儲備的防疫物資中進行劃撥,解企業復工燃眉之急。同時,幫助企業聯繫平價採購渠道,解決大量需求的問題。

區商務委副主任呂升昂表示,商務委主要推出了兩項舉措:一方面,加強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督促和幫助復工復產企業落實防疫安全措施,為各類企業復工和生產經營,協調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第一時間呼應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充分做好應急對接、重點對接和麵上對接,累計為全區商務樓宇、園區、企業等提供額溫計500餘隻,各類消毒液(水)50噸,已對接、正在對接供應口罩500萬隻,受益企業數千家。和優化企業服務環境。另一方面,對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專項資金、技術進出口、軟件出口等業務辦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道。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法律諮詢服務,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因2019年第二批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專項資金的申報將在今年2月20日之前截止,為不耽誤企業的申報工作,區商務委提前主動與企業通過微信、電話溝通,建議企業先提交電子版材料,審核通過,後續方便時再補交加蓋公章紙質材料已備留存。

疏通供应链、打通现金流,来看看普陀是如何让这么多企业100%活过来

企業流動資金壓力較大,怎麼破?針對此類問題,普陀區一方面通過減租減稅政策予以減負,另一方面是搭建銀企合作平臺,通過加大金融信貸支持企業紓困,加強“輸血”“造血”。

普陀區金融辦副主任朱蕾表示,金融辦聯手團區委、區青聯、交通銀行普陀支行、上海農商行普陀支行、浙江泰隆銀行普陀支行成立51人的“抗疫復工金融服務青年突擊隊”,聯合發佈推出了針對普陀中小微企業的復工信貸“綠色通道”等。此外,還研發上線“普會貸”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企業可篩選比較轄區21家銀行的信貸政策和產品清單,選擇意向銀行提交貸款申請。貸款申請實時推送至銀行端,銀行48小時內對接反饋。目前,該平臺已有21家銀行機構入駐,發佈總計135款信貸產品,線下有160個銀行網點提供後續對接服務。截至3月22日,已受理各類企業融資需求328家,意向金額39.57億元,已完成對接約88%。其中,首貸26家獲批,金額13.93億元;續貸4家獲批,金額2200萬元,另有58家正在審批,擬授信金額17.28億元,共計31.44億元。

普陀區區稅務局總會計師黃河介紹說,截止3月20日,本區24戶納稅人申請辦理延期申報,20戶納稅人申請延期繳納稅款,預計延期繳納稅款合計790餘萬元;區稅務局為1197戶個體工商戶辦理定額調整,4549戶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於繳納稅款。區稅務局掌握到本區有70餘戶企業通過各類公益性社會組織等捐贈金額2695萬元,這些企業可按規定享受所得稅稅前扣除。目前已有近300戶企業享受減免,免徵增值稅1588萬元。

疏通供应链、打通现金流,来看看普陀是如何让这么多企业100%活过来

上游企業供應不暢又或者下游企業需求不足,怎麼辦?

針對這一問題,區裡各部門聯合幫助企業加大上下游產業鏈的貫通,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範圍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互聯互通,幫助企業尋求渠道和資源,有效疏通,打通“堵點”、補上“斷點”。

“記得2月12日臨近下班,”普陀區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李剛回憶說,上海復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向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緊急求援:企業準備為疫區醫院採購呼吸機,急需辦理第三類醫療器械許可變更。為此,區市場監管局立即開通“特事特辦”通道,手把手指導企業通過“一網通辦”平臺辦理。審批人員連夜對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了審查,能補正的,指導企業及時補正;不能當場補的,先容缺受理。當晚,區市場監管局即完成了書面審批工作。辦理第三類醫療器械許可變更按規定需要現場勘察倉庫情況。雖然是“特事特辦”,但現場勘查這一必要的審批步驟不能省。第二天上午,審批人員就通過視頻確認了企業倉庫的基本情況,決定先予以核准,待疫情結束後再補齊相關核查手續。2月13日中午,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為上海復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頒發了新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為企業快速採購抗疫用品、支援疫區贏得了寶貴時間。

“還有一個案例。”李剛說,今年2月中下旬,區領導在走訪企業時就發現,專注於生產歐洲高端商務男裝的上海沙馳服飾有限公司,因品牌95%業績來自線下,疫情一來,商鋪門店幾乎全部歇業,預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較去年同期,要下降近20%。更令企業發愁的是,原先每年2月舉辦的訂貨會,因疫情不能人員集聚,一直拖著沒辦,除了損失訂單外,產業鏈上下游的自營門店和代理商,面料、輔料等供應商都要深陷“復工難復產”的困局。街道方面立刻組織開展對接服務,依次針對人員集聚、防控物資籌集、開辦場地等問題,制定瞭解決方案。3月9日,這場遲來的訂貨會終於開幕。通過區域資源協調配置,受益的不光是沙馳一家,疫情導致古井假日酒店嚴重虧損,通過承接訂貨會,真正實現開業。

像遭遇這樣問題的企業還有很多。李剛表示,下一步,普陀區將進一步根據企業需求積極的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對企業上下游供應關係進行對接。同時,還要增強市民“走出去”的信心,增強企業員工復工的信心,增強企業復產的信心,鼓勵消費。此外,隨著疫情在國外爆發,普陀區還將關注需在國外採購的企業,以及外貿出口企業,針對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做進一步探討和解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