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雲上文化大餐”菜單出爐 足不出戶歡度2020市民文化節

普陀“雲上文化大餐”菜單出爐 足不出戶歡度2020市民文化節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3月28日報道:東方網記者從普陀區獲悉,今天,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蘇州河(普陀)系列文化活動正式開幕。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市民文化節期間,普陀區文化和旅遊局在“文化普陀雲”、“上海普陀”APP等線上平臺為市民朋友們準備了豐盛的雲上文化大餐。“雲舞臺”、“雲書房”、“雲展廳”、“雲課堂”,四大板塊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助力市民在這一特殊時期足不出戶歡樂過“雲節”。

“雲舞臺”板塊從普陀區優秀群眾文藝匯演中精選出3臺精彩演出組成,舞蹈、器樂、戲曲、合唱、小品、表演唱……豐富多彩節目輪番上演。節目多元化、高科技和藝術性的創意視覺呈現和創新編排,展現了普陀優秀群眾文化團隊的藝術水準,聚焦蘇州河沿岸的普陀區的發展變化,彰顯普陀“精氣神”。

普陀“云上文化大餐”菜单出炉 足不出户欢度2020市民文化节
普陀“云上文化大餐”菜单出炉 足不出户欢度2020市民文化节

“雲書房”板塊以作家影像訪談錄和名家講座,帶領讀者們與文學大家在雲間“對話”。普陀區圖書館自建特色資源“上海近現代作家影像訪談錄”系列的第一期《茅盾:貼近大地的靈魂》,用一幀幀珍貴畫面和一段段專家轉述還原了“中國新文學運動”巨匠茅盾在上海的文學黃金歲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孫鬱錄製的講座《魯迅與周作人,兩種不同的人生》講述魯迅與周作人這兩個現代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存在,對啟蒙的沉思,對國故的凝視,對異域文化的選擇。還有為宅在家裡的小朋友們特別準備的經典繪本《神奇的綠雨傘》,精緻細膩的畫面和溫暖生動的朗讀音頻,共同演繹了一個關於分享、友誼、想象和冒險的故事。

走進“雲展廳”,觀眾可以欣賞到眾多高水準的書法、繪畫、攝影藝術作品。這裡有廣受追捧的全國第三屆冊頁書法作品展,三百餘件入展精品以網絡模擬展廳的模式360全景再現,廣大書法愛好者們可以在網絡上細細品味這些冊頁在樣式、制式上的創新和入展作品多樣的書寫風格,感受當代冊頁書法藝術的整體水平和藝術成就。還有精選自第十二屆上海市攝影藝術展覽獲獎作品的雲上市影展,呈現了一批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攝影人創作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此外,普陀區美術館特邀劉海粟女兒劉蟾女士、原劉海粟美術館研究部主任沈虎先生、劉海粟入室弟子袁拿恩三位在劉海粟研究領域的專家,帶領觀眾線上品讀館藏劉海粟經典書畫作品。

普陀“云上文化大餐”菜单出炉 足不出户欢度2020市民文化节
普陀“云上文化大餐”菜单出炉 足不出户欢度2020市民文化节

“雲課堂”板塊則為市民朋友們奉上一系列文化藝術微課。滬語彙聚了吳越江南語言的精華,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然而,隨著普通話的普及,上海孩子的滬語能力漸弱。《“上海故事吾來賽”滬語童謠課程》教小朋友們在遊戲中學唱朗朗上口的滬語童謠,學說“上海閒話”。著名二胡演奏家馬稼駿特地為文化服務日錄製的《絲韻之音——二胡的魅力》導賞課,雖然只是在馬老師家裡簡單地自行錄製,但內容可是一點也不馬虎,講演、圖片、演奏視頻滾動呈現,完整闡釋二胡的歷史、胡琴的分類、講解二胡經典曲目。《中國曆代書畫大師》系列則甄選了數十位極具影響力的書畫名家,分16期為大家講述歷代名家的故事以及書與畫的淵源和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區各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也充分運用線上平臺,舉辦雲上觀演、雲上課堂、好書推薦等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們在家就能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後續,區文化和旅遊局還將陸續上線更多優質演出、文化講座、雲上展覽、藝術導賞等線上文化服務項目,區內各公共文化場館將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穩步有序推出精彩紛呈的線下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