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在華容道把曹操殺了,結果會怎樣?

娛樂and八卦


關二爺如果在華容道上殺了曹操,結果會怎樣?

我只能說,出大事兒了!

咱們先說曹魏方面。

曹操一死,曹魏肯定是亂成一鍋粥。要知道,曹操的勢力雖然最大,但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公元208年),曹操沒有稱王,也沒有稱公。儘管實際上把控著朝政,但職位,還是漢朝的丞相。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曹操一死,曹魏集團的權力集中,就要經受嚴峻的考驗。先不說這幾個兒子是否會鬥個你死我活,便是朝中暗暗反對曹操的勢力,恐怕也會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抬頭趨勢。

再加上孫劉聯盟一旦斬殺了曹操,氣勢如虹之下,難說不會有反攻的計劃。

屆時,孫劉聯軍揮兵北上,內憂外患之下,曹魏集團便岌岌可危。

說不準,天下三分大勢便由此改寫,此其一。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孫劉兩家。

赤壁之戰後,曹操很是消停了一段時間。故事的主線,其實也一直是在圍繞著劉備如何發家致富奔小康開始進行。

直到呂蒙白衣渡江,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孫劉兩家聯盟,才開始徹底的瓦解。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基於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操,如果當時關雲長殺掉了曹操,那故事的進程,也許就有極大的變化。

首先,是曹家。曹操一死,劉備肯定是曹家公敵,在平息了內部的儲位之爭後,我想有很大的概率,即位之人會傾全國之力,與劉備一方決一死戰。

那有朋友會說,不是還有孫劉聯盟嗎?

其實已不盡然。

要知道,孫劉聯盟的前提是共抗曹操,而如今赤壁一戰,曹操大敗,若是主君被斬,人心動盪,那一時之間,實力最為強勁的,無疑是人心穩固兵精糧足的東吳。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劉聯盟已無必要。以公瑾‘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我認為赤壁以後,東吳發兵攻打劉備的可能極大。

如此一來,最弱小的劉玄德腹背受敵,在不考慮諸葛亮逆天救蜀的情況下,劉備集團很有可能提前走下歷史舞臺。

此其二。

最後,我們再來聊聊關二爺。

關二爺一聲忠義無雙,但其實忠的,只是劉備一人。

故而關二爺為世人所崇敬,更重要的,還是一個‘義’字。

桃源之情,生死相隨。屯土山約三誓,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終有古城兄弟相見。

可以說,關二爺將一個‘義’字詮釋到了極致。

但我認為,更突出他‘義’字的舉動,恰恰是他華容道的義釋曹操。

關雲長千里走單騎,所謂的,是結義之情,君臣之義。這裡的情分,除去了‘義’字,還有‘忠’字。

而關雲長的義釋曹操,所謂的,不過是昔年曹營恩情。按說斬顏良誅文丑已兩不相欠,但華容相遇,關雲長終還是心有不忍,顧念昔日曹操厚恩,以‘恩義’二字,罔顧軍法,便放走了曹操。

由此可見,關二爺的行事準則,不在國家大事,而在義氣千秋。

所以,一旦二爺華容道殺了曹操,那武聖便不是武聖,關羽也不是關羽了。

此其三。

綜上所述,關羽如果在華容道殺了曹操,天下大勢很有可能隨其更改。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塵埃,已成過往,當然沒有所謂如果。只是古今多少事,而今想來,都付笑談中。

各位看官看過便罷,不必介懷。


我叫王思文


答:關羽在華容道截擊曹操,一番惡戰,擒張遼,斬徐晃,張合,許諸等,曹操中流失傷重而亡。關羽覆命,諸葛亮聞之大驚,心想,“你丫的素重情義,派你去是讓你放曹,弄死他我派誰去都行。”諸葛亮失算了,他沒想到關羽不講情義,立即封鎖曹操死訊,並迅速重兵防守江夏,關羽張飛都派去,留趙雲守荊州。

第二個得到曹操死訊的是留守許都的曹丕,他立即與親信吳質陳群司馬懿等著手接管曹操的政治軍事遺產,以曹植楊修等不同意,稱有曹操生前口諭,“最愛子建”。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夏侯淵等宗親將領立場居中,不表態。

雙方爭執不下,漢獻帝劉協以上級和親戚雙重身份調停,漸之,政治中心從魏王府轉移到皇宮,劉協竊喜。

不日,劉協往洛陽祭祖,荀彧,鍾繇等文臣陪同,李典帥兵護駕。劉協再也不回許都了,在這些文臣武將的擁戴下,擺脫了曹氏的控制。並詔命四方,封曹丕為大司馬,曹植為大司徒,魏王爵視兄弟兩日後功勳再定。封劉備荊州牧,孫權揚州牧,劉璋益州牧,張魯漢中牧,馬超涼州牧。

劉備大喜,孫權卻不受命。周瑜立率大軍攻荊州,南郡等地,孫權弟孫詡率軍攻壽春。劉備抵擋不住,向西撤退,投奔劉璋。

曹丕也拒絕詔命,外患當前,曹植放棄爭端,兄弟一直對外。曹丕自繼魏王位,命曹仁于禁抗擊周瑜,夏侯淵樂進抗擊孫羽。勉強守住南陽,汝南,兗州一線。

天下更亂,孫吳最強,劉備繼續流浪。






五嶽十八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的話,三國的局勢就會發生巨大變化了。

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設定,曹操敗退華容之時,身邊有程昱、張遼、徐晃、于禁、許褚等一大批重要的文武群臣,如果曹操遇難,顯然這些重要的魏國臣屬也難免陣亡。如此一來,魏國就會出現巨大的人才短缺危機。而曹魏內部也會由此發生分化。

從曹魏勢力內部來看,當時的曹丕、曹彰、曹植都已經成年,很有可能像當年的袁紹那樣,出現勢力分裂的狀況,而荊州地區新近歸附,在大敗後可能會脫離魏國 ,歸附孫權或劉備。

在孫劉聯盟方面,由於魏國勢力出現了巨大的真空,兩方肯定要趁勢進攻魏國,爭取搶奪漢獻帝,劉備應該能順勢再次佔據荊州北部地區。孫權趁勢奪取徐州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來,孫劉聯盟將提前破裂。

此外,西北的馬超有可能趁勢進攻長安,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關中一帶。北方的遊牧民族也有可能會趁中原大亂,趁勢打劫。劉璋、張魯等勢力應該還會保持原狀,荊南地區則會根據孫劉兩方面的態勢而決定歸屬。

綜合來看,整個天下將再次進入群雄逐鹿的狀態之中了。

歡迎關注“孫博士侃歷史”,官方公眾號“fisher101990”,一同領略真實的歷史吧!


孫博士侃歷史


歷史沒有如果,曹操如果死掉,必定天下大亂,最終結果如何很難預測。

首先分析一下曹操的政權性質。

曹操的政權性質,曹操起兵於陳留,將領基本上都是家族將領,曹氏夏侯氏,這就是曹操的基本盤。

光是這個基本盤,其實是隻是個能通天的土豪,這時候曹操了不起只是一個州牧,守土安民就行了。但他厲害的是整合了荀彧為首的潁川大世族,大多數謀士都來自這條線,這條線很不得了,幾乎可以用這條線統一天下。

但這條線並不穩定,而且曹操的身份太監後人,很難得到這條線的完全認可。

於是乎吧曹操唯才是舉,巧合之下整合了30萬青州兵,此時曹操已經具備了整合天下的實力。最後打敗了,全天下世族首領袁紹!從大勢上來看,此時的曹操應該可以統一天下。但為什麼最終沒有?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和我們問題無關,有空再說。

現在可以看出來曹操,真正的實力一共有三方面。

軍事方面有自己親族掌握兵權。

自己提拔了一批有才的人,這群人無依無靠,只能聽命於曹操。

政治方面有大世族撐腰,結盟。

前兩種人是曹操的嫡系!但是其實只能強一時,長期來說大氏族擁有人才優勢,肯定更強。後期司馬懿奪權,也就走這條線。

後一種人只是盟友。為何能成為盟友?1因為曹操手上有兵,可以殺人。2有皇帝,讓他們當官。胡蘿蔔加大棒,讓大世族一時屈服。

曹操的政權並不穩定,因此充滿變數。曹丕才20歲很難做到政權的有效傳遞。事實上十年之後,曹丕和曹植都為爭世子位置打個頭破血流。

曹操如果突然死了,親族沒有人可以主持大局的。從歷史上來看,或許夏侯敦可以穩定。

我們假定夏侯敦,立曹丕為世子。暫時穩定中央,連同外姓大將,和外姓大臣組成聯盟。但是駐外大將,是否還會聽命於中央?同時大世族必須產生反撲。最後劉備孫權韓遂馬騰肯定會在這個時候進行進攻。曹丕時代,解散了之前的欽州兵。可以看出來,沒有曹操,兵權也不穩。

所以肯定不能像遊戲中一樣。就丟個君主。


熊貓大神本尊


既然假設曹操在華容道被殺,那麼華容道以後,關於曹操的故事都要抹去了。

比如說,之後就沒有曹操平定關中的馬超、韓遂,沒有曹操平定漢中張魯,也沒有曹操發起濡須口之戰了。

曹操如果就此戰死,那他的繼承人會是誰呢?無非是三個選擇,曹丕、曹彰、曹植。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方式,繼位的應該是曹丕。

歷史證明,曹丕文采不如曹植,帶兵打仗不如曹彰。曹丕在位時,招降了一個孟達,孟達後來反叛了。而且,吳蜀大戰的時候,曹丕不但沒有趁機進攻吳國,而且還封孫權為吳王。這些決定,可以看出曹丕在政治、軍事、外交上,是何其幼稚。

那麼,讓一個不成熟的曹丕去拿下關中和漢中有多難,是難以想象。

那麼,可以設想一下,蜀漢和曹魏,誰會先拿下漢中和關中呢?這一個問題,又是下一個假設了,但是劉備一方,無疑是多了機會。

不過,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孫權這個人特別害怕曹丕。孫權為什麼怕曹丕不好說,但是曹丕當政時,孫權確實不敢稱帝,這是真的。

孫權既然害怕曹丕,那當時張遼守合肥,應該更有安全保障一些。

再則,如果曹操死在了華容道,曹魏宗室肯定會把關羽作為死敵對待,那麼關羽再鎮守荊州,就不太合適了。

喜歡的可以點關注!


綠竹聽音


答:這個問題就複雜了。能出現很多局面,但是,最終最有可能的是漢朝還將繼續下去……

因為,其時郭嘉已經死了,代替曹操的只能是夏侯惇。但是,夏侯惇的地位絕不會是丞相,而是大將軍,主政。此時荀彧、荀攸、程昱、劉曄等心腹大臣一定會竭力維護皇權;夏侯惇又沒有曹操的威望更沒有曹操的智慧,鍾鷂、司馬懿、楊彪等漢朝舊臣也能借機發展自己的實力,拼命還權於漢獻帝;新生代陳群、杜襲、趙儼、繁欽等等都會支持荀彧、崔琰!夏侯惇一向是忠於曹操的,他駕馭不了這些文臣。

曹仁、曹洪、曹休、曹真一定會力挺20多歲的曹丕,夏侯淵、張郃、徐晃、文聘等人可能會追隨夏侯惇,也可能不會?張遼無疑是皇權的堅定維護者,樂進、李典、于禁本身就不和,與張遼還有隔閡,他們應該會站在曹氏集團一邊。此時的曹丕根本挑不起大梁,還要依靠夏侯惇,曹丕城府極深!他不可能容得下夏侯惇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夏侯惇也不可能為曹丕效力(事實上,曹操死後不久夏侯惇就追隨他去了)。

這些錯綜複雜的局面怎麼能統一呢?北方大好局面不能說亂就亂,維繫她的唯一選擇就是漢獻帝!名正言順,誰也不說破,大家都是漢臣!這才是荀彧最希望看到局面……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使漢獻帝親政,各方都能接受。北方大好局面仍然繼續下去……

呵呵🤭劉皇叔?!就真成了大耳👂賊了、諸葛也毫不客氣地成了村夫、孫權想割據江東成了泡影!總之,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不攻自破,等待著俯首就擒吧。

也只有在這種局面下,趙雲才能棄劉備,為國家大局加入夏侯惇集團,與徐晃、張郃並肩戰鬥,到那時正如他自己說的,孫權一定不戰而降。


中行偃1


首先我要說《三國志》裡壓根就沒有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的事。這是羅貫中為了彰顯關羽的義氣加上去的情節,當不得真。

裴松之注的時候引《山陽公載記》裡的記載說:曹操的船帶著兵從華容道逃跑,道路十分泥濘,加上颳大風,行軍十分困難。曹操讓那些身體瘦弱的士兵揹著草填出一條道路來,死了好多人。

快過去的時候,曹操哈哈大笑說:“劉備雖然聰明但跟我的智商比還差了一點,他如果在這裡放火,我們怎麼能跑得了”話沒說完,後面劉備已經開始點火了,但曹操已經走了過去。

從這個記載上看,似乎劉備有意放走了曹操,待他走過去才點火。

羅貫中就是根據這個設計了曹操三笑的情節,也設計了關羽義釋曹操的故事。

不管是誰放吧,曹操跑了。

順著題主的思路看下去,如果殺了曹操會怎樣。

很簡單,孫權得利。

因為當時劉備腳下連立足之地都是借人家孫權的,他完全沒有能力和孫權抗衡,如果曹操死了,他的政權如果發生分裂,孫權就是最大的勢力了,完全可以一統天下。

這時候孫權就不需要劉備他們了,孫劉聯盟立刻解散,劉備的政權就要面臨滅頂之災。正因為曹操沒死,孫權才將荊州給劉備,讓他在前方為自己做擋箭牌。

實際上諸葛亮從初出茅廬就提出三分天下的計劃,要的就是借勢而為。

殺了曹操就是破壞了整體戰略。


錦翼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走華容道,這個史書上有記載,當時的情況的確很危險,曹操有命喪華容道的可能性。

無論是設伏兵將曹操殺死,還是曹操自己死在了華容道,在當時都會是一個嚴重的事件,將會深刻地改變時局發展。

推測起來,會有以下情形發生:

曹魏陣營迅速推出新的接班人,綜合實力不會有太大損失,曹魏仍統一著北方

赤壁之戰發生的這一年,曹操54歲,曹丕22歲,曹植17歲,曹彰的年齡介於曹丕與曹植之間,曹操的長子曹昂以及最喜歡的兒子曹衝均已去世。

曹操死得比較突然,還沒有來得及指定接班人,不過,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曹丕繼位的可能性最大。

曹丕的母親卞夫人雖然一開始並不是嫡室,但曹操的嫡室丁夫人沒有子嗣,而丁夫人已被遣送回家,卞夫人最得曹操信任,曹操對卞夫人所生的4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的教育也最為用心,加上曹丕不是嫡長子卻是在世的長子,所以繼位沒有問題。

至於曹植,由於年齡尚小,此時當不會掀起奪嫡之爭。總之,曹魏的政權可以平穩過渡,在經歷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在掌握軍權的諸夏侯曹主導下,曹丕很快接班,繼任丞相,以此繼續實際掌握著整個北方。

孫權陣營會獲得發展良機,趁機搶佔荊州的大塊地盤,並在東南方向擠壓曹魏

曹操如果死了,孫權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趁著曹魏一片混亂之際,孫權如果能果斷出手,可以趁機搶佔大片地盤,包括荊州方向以及淮南地區。

孫權如果主動出擊合肥,相信曹魏在那裡的守軍難以敵擋,會不會出現後來關羽北伐時“威震華夏”的局面很難說,如果青徐泰山幫趁機搞事,孫權在短時間內就能取得非常大的戰果,屆時勢力甚至會伸展到黃河流域。

可以推測的是,孫權的地盤將成倍增長,其綜合實力也許會與曹魏相當,繼位後的曹丕在雄才大略上本來就輸於孫權,這樣以來,在後面的爭雄中誰是能最終勝出者就難說了。

劉備陣營失去了戰略機遇,在曹魏一心尋仇和孫權的逼迫下,發展前途堪憂

無認是曹丕還是曹彰、曹植繼位,他們上臺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為曹操報仇,只有替曹操報了仇,他們的合法性才能得到鞏固。

如果華容道上曹操是死於劉備伏兵之手的話,劉備的麻煩就大了,曹魏會傾舉國之力找他報仇,躲都躲不過去,在這種情況下想再去聯合孫權也不大可能。

劉備在雙重夾擊之下沒有太好的出路,如果能及時西進益州,尋找機會從劉璋手中將益州奪取,也不失為一條路。或者南下交州,在那裡尋找機會,但無論如何,劉備都將被邊緣化,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使仍然有,也與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其它中間陣營是最大的變數,如果能趁亂而起,可以成長為鼎立局面中新的第三極

曹操如果意外死了,最大的變數是劉璋、張魯、馬超、青徐泰山幫以及遼東的公孫氏等中間勢力,正常情況下他們都難以有所作為,但天下出現了非正常變化,他們的機會也來了。

如果他們能抓住難得的機會迅速出擊,並不斷壯大,有可能成為後起之秀,慢慢發展成曹魏、孫吳之外新的第三極也不是不可能,天下三分的局面也許會繼續存在。


南門太守


華容道關公義釋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姑置不論,只是討論一下假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死了,結果會如何?

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是年54歲,之後又活了12年至220年才薨逝,假如曹操在208年戰死,他的長子曹丕也就是後來魏文帝此時年方22歲,未在曹操集團中擔任實際職務,即使曹氏夏侯氏宗親對曹操一系忠心耿耿,其繼承曹操之位也必將有非常的障礙。

要知道此時心存漢室的荀彧還活著,漢獻帝本人也活著,再加上北方地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派系勢力,因此原曹操統治地區很可能出現『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局面。

從真實歷史看,赤壁之戰之後的曹操與馬超、韓遂、宋建、楊秋、張魯等發生過戰事(劉備、孫權暫且不算),假如曹操不在世,這些人自然會乘勢崛起,除他們外,肯定還會有很多人物與武裝利用這個時機覬覦神器或者割據一方,北方很可能重新回到分裂的局面,匈奴、鮮卑或者羌、氐勢力藉機進入中原地區也存在很大的可能。

從孫劉兩方來看,劉備之所以能夠獲得荊州的一大部分並進而攻取益州,是因為強大的曹魏存在,使得他有了閃轉騰挪的機會,如果北方群龍無首,在淮南一帶失去壓力的孫權一方必定能夠攜大勝的餘威,壓迫劉備集團的生存空間,取得荊州全部甚至於進而取得劉璋的益州,或許都有可能。

總之,假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死去,最大的獲益者或許是孫權集團以及北方某個實力較強的派系集團,而劉備集團很可能重新變成一個顛沛流離的小股武裝勢力,蜀漢很有可能無法建國。


談古論金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故意安排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這顯然不符合邏輯,道理上完全講不通。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儘管曹操在赤壁戰敗,但他仍然是各諸侯中最強的一方,回到北方後,曹操立即重整旗鼓,不久又在涼州打敗了韓遂、馬超等軍閥,徹底統一了北方。此後,一直到三國結束,曹操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都是實力最強的,這些都是曹操打下的基礎。可以說,因為有曹操在,孫權、劉備都淪為配角,一直都沒有能統一天下的機會。

假如關羽在華容道殺掉了曹操,那麼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首先,曹操一死,北方很有可能會重新陷入分裂。曹丕當時還沒有被立為繼承人,曹操平時又特別寵愛曹植,曹操一旦在此時撒手人寰,曹家子孫很可能效仿當年袁紹諸子爭權奪利、禍起蕭牆。曹操集團內部也有很多反對派,都蠢蠢欲動。



那麼這樣一來,孫劉兩家正好可以趁機渾水摸魚。孫權、劉備兩家完全可以不必太執著於荊州的歸屬問題,孫權完全可以北上攻打青州、徐州,劉備可以趁勢攻取益州,也可以像隆中對中說的那樣兵向宛洛。雖然天下的最終歸屬還存在變數,但是對孫劉兩家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所以,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派關羽去守華容道,關羽也沒那麼大的膽子敢放走曹操。據史料記載,曹操逃跑時確實經過了華容道,但並沒有遇上關羽,成功逃脫。

我是桅子花香,一枚普普通通的上班族,熱愛歷史,歡迎點贊、評論,歡迎關注我,一起遨遊在歷史的長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