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链金融前景无限

在国民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与产融结合、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链金融前景无限


从概念上讲,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对实体经济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这在改善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方面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工商注册企业的90%以上,并提供了80%就业岗位、70%的科技创新,创造了60%的GDP和50%的税收。然而,由于经营风险较大、信用状况不佳、缺乏抵押物、生存周期较短等先天性短板的存在,中小微企业在享受金融服务方面劣势明显,典型表现便是融资难与融资贵。有研究表明,全国有33%的中型企业、38.8%的小型企业和40.7%的微型企业融资难以得到满足,而这势必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时,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缓解开启了另一扇窗户。

供应链金融前景无限,那么供应链金融系统该怎么选?

互融云供应链金融系统一站式解决供应链上下游全流程的管理,支持三方代付,缩短下款时间,资金快速到账。

供应链金融整合系统由前端门户、供应链管理系统、融资管理系统、外部接口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四部分的整合以实现供应链中涉及的销售、采购、招投标、物流以及融资等管理需求,实现供应链完整链条资源的整合,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整合,可以重复了解企业各个环节的情况,进而可以实现风控、担保,为其提供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融资系统支持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仓单融资、配送单融资等几种方式,资金方支持P2P、保理、银行、互联网小贷公司等。

1)场景金融设计

产品的设计与场景内金融相结合,基于实际的业务场景、数据、准确的发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针对性提供给客户适合的供应链产品。

2)多行业支持

系统可以满足生产制造、家电、汽车、钢铁、煤炭、医药、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多种行业

3)配置灵活性

快速调整产品组合,产品类型、产品规则、费用标准的自定义配置,实时调整,适应业务变化

4)业务审批流程化

系统实现融资申请、尽职调调查、贷款审核、合同签订、贷后监管、催收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的帮助客户搭建供应链生态圈

5)丰富的数据报表

多维度统计报表:客户统计类贷后回款类、货前风控类,财务报表类,用数据帮助企业运营

6)配套接口齐全

现已成功接入:征信类如同盾、百融、人行征信,工具类如OCR识别,电子签章,支付类: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市面上主流接口。

纵观供应链上下游,除了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企业之外,其他企业基本都是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的中小微企业。而供应链金融的运行逻辑,是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充分关注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融资诉求,服务范围更加广泛,通过供应链系统信息、资源等有效传递,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运转;同时,通过资金端(金融体系)与资产端(实业体系)的有效对接,不仅能助力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共同发展与持续经营,还可实现银行、核心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多方共赢。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核心企业”模式,整个供应链金融市场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一则,有望真正实现“四流合一”。数据是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而今可提供数据的主体早已不仅限于核心企业,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和ERP厂商等都可参与其中,从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这与产业的互联网化与信息化程度提升有着直接关系。

二则,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了商业银行外,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P2P平台的加入,大大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渠道,而不同的资金来源匹配不同的业务模式,使得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更为灵活。

三则,覆盖行业更为广泛。市场容量的持续扩张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让企业之间乃至行业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与之相应的,是供应链金融正在从围绕着一个核心企业向形成一个关系到所有相关行业的产业生态圈转变,更多的商机也因此而创造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