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关溪乡:科技“智囊”指导春耕备耕

红网时刻3月25日讯(通讯员 吕继勇 彭月秀)“育秧过程中要注意育秧泥,一定要搅拌成浆……”3日22日,在宜章县关溪乡水稻种植大户吴海生的秧田里,科技特派员廖志勇正在现场指导。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宜章县关溪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积极推广应用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种植大户吴海生主动请战示范种植,面积100余亩,科技特派员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宜章县关溪乡:科技“智囊”指导春耕备耕

宜章县关溪乡推广应用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

在作业现场,科技特派员反复交待:育秧泥需搅拌成浆,否则可能导致秧钵底部填充不实,影响秧苗生长;育秧泥浆尽量选择砂性土壤,若是黏土则应添加麸质糠壳,以增加秧泥疏松度,减少起秧附着力,便于起秧;秧盘下应垫上一层纱网,阻止根系进秧田;移栽前应根据天气提前清沟放水晒秧,或及时将秧盘移出晒秧,减少秧泥含水率,便于取秧机插。

宜章县关溪乡:科技“智囊”指导春耕备耕

科技特派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育秧盘,与现有育秧盘比较,创新了育秧盘结构,既突出水稻钵体苗的栽培技术优势,也使秧苗成苗后能够连成一体,满足插秧机作业要求。由于育苗钵体较大,育秧基质营养充足,可培育高素质壮秧大苗,提高秧苗秧龄。采用水稻宽窄行插秧机作业,与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育秧盘秧苗配合,可实现大钵体毯状苗精准采秧。插秧后秧苗钵体形状明显,插秧植伤小,插后无返青期,利于秧苗生长。与常规插秧作业比较,争取了7—10天生长期,同时具有宽窄行栽培的技术优势,水稻低节位有效分蘖多,穗型整齐,成熟度高,增产效果明显。

“机械种植,省时省工省钱,每亩可节约300至400元左右成本,今年收成应该可以。”吴海生高兴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