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許久以前,就聽本地釣魚圈兒內的老前輩說過伊河之中有紅眼這種魚的存在,一直聽說,但我始終未能有幸與其相遇。

自打接觸路亞三年以來,因為路亞人找魚的這一特性,所以離家最近的那條伊河幾乎已經被我跑了個遍。不管是鯰魚喜歡躲藏的亂石深潭,還是馬口樂意逗留的沙底淺灘,再或者是青梢獨鍾的激流和緩流交接地段,種種標點一一道來,我都如數家珍。

可唯獨這紅眼,似乎成了這古老伊水中一個神秘的傳說,只能在眾多釣友們的口口相傳中,尋得一絲蹤跡……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紅眼,又名赤眼鱒、參魚、野草魚、紅眼棒、醉角眼、紅眼鯪。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體呈長筒形、腹圓、後部較側扁,體色銀白、背部略呈深灰、鱗大,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中央。

尾鰭深叉形、深灰具黑色邊緣,上頜兩側有2對極短的小觸鬚,下嚥齒3行,頂端稍呈鉤狀。因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故名紅眼。

赤眼鱒屬於中層魚類,喜歡棲息於江河流速較緩的水域和湖泊。河水上漲時進入小河中,生殖期集群活動,幼魚常在沿岸淺水中覓食,食性雜,以藻類和水生高等植物為主,兼食水生昆蟲、小魚和卵粒,以及淡水殼菜類。

路亞此魚,多選擇UL或者L調性路亞竿為宜,再配上0.8——1.5號尼友線、800——2000型漁線輪,釣餌尢以反光度較好、鉤尖鋒利的二到五克單鉤小亮片為最佳,魚型路亞比如浮水鉛筆、淺層米諾用來對付體型較大的赤眼鱒來說效果更為顯著……

都說紙上學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在我查看遍各大論壇、翻閱大量資料、尋訪眾多高手積累下了許多關於赤眼鱒的習性、作釣方法以及標點選擇的知識後,伊河中的赤眼鱒卻始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予我半點與其交手的機會!

無奈空有一身抱負 卻無用武之地。也許是心誠則靈,也許是那水中的赤眼鱒終於耐不住寂寞,事情終於在那次晨跑後,迎來了轉機。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早上跑完步,習慣性的拐到菜市場買一些時令的新鮮蔬菜以供午飯食用。在我結完賬路過賣魚的小販跟前時,不經意間,一條背脊發黑、鰓蓋金黃,身型酷似草魚的“怪魚”便闖入了眼簾。

我轉身仔細看去,腦海閃念之間,直覺告訴我,這不就是我苦苦尋覓良久的“赤眼鱒”麼?因為除了它,再無他魚的眼角有如此一抹性感的硃紅。

賣魚的老闆見我駐足,便趕忙招呼,問我想要什麼魚。由於這些小販都是伊河邊兒附近以捕捉野生魚蝦為生的漁民,所以讓我無比確信眼前這條赤眼鱒肯定就是出自伊河之中。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於是我便急忙向老闆打聽捕獲的河段,剛開始老闆還不太願意告訴我,在我的再三追問並花了二十塊大洋買下此魚後,賣魚小販才勉強答應給我說了一個大概的位置。雖然座標給的並不太詳細,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時間在一種期盼和焦急中終於等來了周未,好在天公作美,明媚的春光為這個周未的早晨帶來了舒適的暖意。

當每個釣魚人在看到這樣瓦藍的天空,又特別是在難得休息的周未時,一定會在心裡興奮的默唸一聲“好一個暴護天”後,便收拾釣具,摩拳擦掌起來。

當然,同樣醉心於此的我來說,肯定也不例外。但對於今天的出釣來說,我的興奮又不僅僅是因為這樣一個好天氣,因為我這次出釣的目標魚,是那伊河中神秘的精靈——赤眼鱒。

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匆匆下肚,三下二下發動著小摩托,便朝著伊河那處秘密標點,絕塵而去!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於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流經嵩縣、伊川,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

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伊河、洛河撐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讚為“東方的兩河文明”中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就在伊河兩岸。

清清伊水,孕育出古老伊洛文明的同時,也孕育出其中豐富的漁業資源。古語有云:洛鯉伊魴,貴如牛羊。說的就是洛河魚的肥美和伊河魚的鮮嫩。這裡不僅有傳統釣者最愛的鯉魚,鯽魚,草魚,鱅魚四大家魚。

也更有馬口,紅眼,溪哥,花骨等等這些溪流路亞人的最愛。又因其水質清澈,在河南省水質排行中名列前茅,伊河便也成了洛陽釣魚人最喜光顧的地方。

此次我所要探釣的標點位於伊河中下游的兩個淘沙坑之間的一處河道內,據賣魚小販說,那裡最明顯的標誌是一座舊石橋,石橋往下百米,有一片急流,順急流而下,有一汪流速相對來說較為緩慢的緩流區,他的那尾赤眼鱒便是在那裡捕獲的。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據我所知,像小販說的這樣的舊石橋一共有兩座,一座位於伊河中游,其下面並無那樣的緩流區,而另一座位於中下游,一年前我曾往那裡探釣過,除了釣獲馬口數尾之外,並無赤眼鱒的半點影子。

由於離家路程相對較遠,往後我也並不常去了。沒想到,我苦苦追尋的赤眼鱒竟然在那出現了!看來,越是容易忽略的地方越是暗藏尤物啊!想到這,我默默把車又加了一個油兒……

順著新修的河堤一直往前,比起一年前,這條路也由原來的坑窪不平的土路變為了筆直平坦的柏油公路,河堤公園工程的修建造福了附近居民的同時,也為釣魚人提供了不少的便捷。

因為先前來過,所以也不用再費心思去找,憑著最初的印象和小販的描述,一個多小時後,遠處幾艘淘沙的大鐵船和一座滿是歲月風化痕跡的舊石橋便迎面撲進了眼簾。沒錯,就是這裡了!

找好地方把車停放妥當,前面嘩嘩的流水聲陣陣入耳,拍打著心絃,讓人更加的迫不及待起來。放眼望去,只見一條玉帶般的溪水順著河道的走勢蜿蜒曲折,相向而行。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以橋為界,舊石橋上游幾百米處是一座淘沙形成的深坑,平靜的水面上,只有粼粼波光,好似一個迷你的湖泊。

同樣,橋下方几百米處,又是一個沙坑,大小深淺與上游那處無異,兩個沙坑通過中間一條不寬的河道相連,像是一個古代計時的沙漏,又如一串只吃剩下了兩個山楂的冰糖葫蘆。

河道兩邊是大片的彩色的卵石,一簇簇不知名的綠色植物為這個秋未的季節奉獻著最後的綠色。見此情景,我心中不免大喜。

這兩個沙坑從若干前我剛開始釣魚時就已經有了,因為其水深,每年汛期上游放水,這裡無疑就成了魚兒天然的深水避難所,也正因為如此,才讓其中存留下來的魚類資源是伊河中其它地方所不能相比的。

而我眼前今天所要作釣赤眼鱒的河道,無疑就成了這兩個沙坑之中水族往來覓食的必經之路,我一拍腦門,怪不得那魚販能在此捕獲赤眼鱒,頓悟之餘,也為自己以前的疏忽大意而感到自慚形穢。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既然這般得天獨厚的標點已經擺至眼前,我便不再多想,接下來的任務只有一個:向著赤眼鱒,開路!

取下揹包,按順序,依次組裝好竿輪線餌。這次使用的裝備依舊是我溪流路亞最為鍾愛的樂伯樂UL調F2馬口竿、西瑪諾Nasci C2000路亞紡車輪、1.8——5克單鉤勺形小亮片。

考慮到赤眼鱒相對馬口而言更大的體形和拉力,所以我特意將線由原來的0.6號換成了今天的1.0號,為的就是中魚以後,搏起魚來更加遊刃有餘。

一切準備就緒,我於水邊一處卵石區站定。右手握竿,左手撥下出線開關,但聽聞出線開關發出一聲“咯噔”的脆響之後,抬臂便將亮片朝著前方的一處急流甩了出去!

之所以第一竿選擇急水去搜索,是因為今天天氣久陰突晴,我判斷魚的活性必然因此而變高,從而逆水溯游、捕食嬉戲。按照這樣的思路,第一竿在亮片落水以後,我便耐心控起餌來。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流水中搜索不同於淺灘和深水,必須講究一個字兒——慢!如果回收速度過快,這不僅會導致線的旋轉打結,更會使亮片脫離水面,造成打打水漂的現象從而無法捕捉到有效魚口。

每當搜索這種標點,我通常會選擇將亮片拋入水中,待收緊餘線之後,略微抬起竿尖讓水流的衝擊致使亮片在水的中層保持一種懸浮擺動的的狀態,以此等魚發現後誘使其過來攻擊。

我慢搖輪臂,把竿尖朝上四十五度,維持五秒收兩圈兒、停頓五秒後再收兩圈兒的模式慢慢搜索著,由於水很清澈,所以除了水底彩色的卵石和碧綠的水草外,我拋出的小亮片在水下的姿態清晰可見。

只見亮片在水中一閃一閃發著亮光,在經過大塊卵石後面那片小小緩流時稍作停頓,又在掠過水草障礙時加速一竄,活靈活現的像極了一尾自在嬉戲的小魚兒。

不大一會兒,亮片已被收至跟前,第一竿無果之後,緊接著便甩出了第二竿。手法不變,同樣的五秒收線一圈兒的模式,繼續耐著性子仔細搜索著。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比起第一竿中魚的偶然性和運氣成份,我更加信奉好事多磨。終於,在我拋出去今天的第五竿,待亮片收到一多半的距離時,突然,一道銀光便從一株水草後面斜刺裡殺出,大嘴一張,叼起亮片扭頭便跑。

我在岸邊看的真切,手腕輕抖,揚竿便中!雖然魚的個頭看起來不太大,但我依舊小心應對。流水裡控餌講究一個慢字兒,對於控魚,同樣也不例外。

我順著流水和魚掙扎的力道,慢慢調整著卸力,直到在魚線不松馳的前提下,稍微用力便能出線為止。這樣做一來可以充分化解水流的衝擊力,二來也可避免魚在流水中因掙扎拉力瞬間變大而導致的跑魚。

一分鐘以後,不費多大功夫,一尾體色銀白,魚鰭淡黃的小馬口便被我捧在了手中!

開杆魚來的不算太遲,欣喜之餘,便趕忙放小傢伙回家!此後在片流水區我接連又拋投數杆,馬口妹妹今兒也給足了面子,連著上了好幾尾。但想到此次作釣的赤眼鱒遲遲不見其影,我心中便像是卡了一根魚刺般,久久不能平復。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秋陽杲杲,不覺間已經來到下午三點半。為了抓住下午到傍晚天黑這段魚兒覓食最為活躍的窗口期,我不禁暗自加快了搜索的速度和作釣的範圍。

沿河道繼續往下走,突然,前方一處緩流區引起了我的注意。這片緩流區距離剛才的流水並不太遠,河道在此呈一個“凹”形往岸邊延伸,河水流過,自然而然的在那片“凹”下的區域中形成了一片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緩衝地帶,緩衝區中有幾片突起的沙地,上面長著幾棵叫不上名字的的高草。

應該是漲水淹沒了一部份,露出了地勢較高的這塊區域。我一拍大腿,此處怎麼越看越像賣魚小販所說的那片急緩交界區域。結合眼前的河道結構和赤眼鱒一般都在沿岸活動,喜歡深淺交匯的地形,而且地形中的障礙物越多它就越喜歡這一習性,我已經有十分的把握確定這裡就是賣魚小販捕獲赤眼鱒的地方!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時間不容我多想,選好一處較為實落的空地站好,取出早已經準備好的3.8克長條柳葉兒形亮片,三下五除兒的換上之後,朝著那長著高草、急緩交接的結構區便甩了出去。

這是我今天為赤眼鱒特意準備的亮片,很早以前就有路亞圈兒的老前輩說過,路亞赤眼鱒,使用這種長條形擬餌的適口性相比普通的勺形亮片效果要好。我想應該是因為赤眼鱒魚嘴較為小巧的緣故才有此說法!

比起剛才的急流,這個標點就顯得複雜的多。因為這種緩流區不會像急流中那樣常年伴隨著流水的沖刷而滯留太多的障礙物,相反從上游沖刷下來的樹枝、雜草、之類的雜物更會聚集在這裡,雖然這為魚兒的棲息提供了絕佳的庇護場所,但也為路亞的操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了能釣獲夢幻中的赤眼鱒,鋌而走險又有何仿?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好在這幾年路亞經驗的積累,拋投技巧雖不及日本釣手村田基的的瀟灑自如,可手中一根直柄竿配紡車倒也使的得心應手。

第一竿拋出,亮片穩穩落在急緩交界處略微偏左側的急流區中,等待幾秒後,我也不著急收緊餘線,而是讓亮片順著水流自然向下漂流一段距離後,才放下出線開關,放下開關的同時,魚線繃直,一股亮片切水的阻力便傳至手心。

為了能夠快速到達那片急緩交接的結構區,我並沒有採取前幾次的控餌手法,而是穩步加快了搖輪的速率,小亮片一番劈波斬浪後不一會兒便來至了結構跟前。

這時候,我手中搖動輪臂的速度陡然一緩,把杆尖微微抬起,便使小亮片貼著水的中上層遊動起來。這是一片窄長形的結構,亮片必須以穩定的泳姿與結構平行前進,稍有不慎,便會與周圍的障礙物纏繞在一起。

一圈兒、兩圈兒,我穩著胳膊繼續回收,突然,一個輕微的小頓口像觸電般,通過魚線和杆身就傳至了手上,讓神經緊繃的我不禁為之一震。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不同於馬口仗著一張大嘴衝上來就咬的蠻不講理,這一口顯得淑女的多。我判定,這條十有八九就是赤眼鱒了。

相到我期待已久的紅眼兒妹妹終於就出現在了我面前這片水域之中時,我的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兒。心情雖然開始變得激動,但是紅眼的膽小和謹慎,使我必須穩住陣型。

我繼續收線,心中暗暗加了把勁兒。在我搖到第七圈,亮片略過一片水底較為乾淨的卵石區時,我在岸上分明看到一條身材修長,頭部呈紡錘形的魚正跟在亮片背後。紅眼,是紅眼!

說時遲,那時快,來不及我仔細的觀察,它便一個加速,向著亮片就是一個甩頭的動作,所有的一切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生,在我回過來神之後,手中的杆身已經大彎,調好的卸力也嘩嘩的響了起來。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我迅速揚杆,及時補刺一槍,從杆頭傳來那重重的一頓已經告訴我,它跑不了了!由於是在障礙區,我並不敢過多的溜魚,雖然水中傳來的拉力並沒有絲毫減弱,但我已經決定今天要來點暴力美學,直接飛魚了!

雖然這樣做跑魚幾率會變大,但比起跑魚係數更大的障礙區溜魚,我不得不鋌而走險!我左手持杆,右手已經把卸力調整到百分之八十的剎車力,我唯一的優勢就是中魚的位置離岸邊較近。

時間不容我多想,一、二、三,我在心裡默數三聲,伴隨著三聲數完,握著杆柄柄的雙手同時向斜上放發力,伴隨著手上重重的一沉,一條閃著銀光的赤眼鱒便被生生被我拔出了水面,魚在空中掙扎著不情願的落在了岸邊一片草地中,我扔下魚竿,一個箭步便衝了過去。

待我扒開草叢,只見魚已經脫鉤,圓滾滾的身子正搖頭擺尾的上下扭動。我趕忙將它捧在手上,興奮的端詳起來眼前這條初次與我相遇的伊河野生赤眼鱒:櫻桃小口,金黃色的鰓蓋、魚身窈窕而修長、鱗片如盔甲般閃亮銀白,特別是那眼角特有的一抹硃紅,像是喝醉了酒,又如略施的粉黛。

百聞不如一見,陽春三月,伊河路亞,喜獲大紅眼!


我看著眼前這條可愛的小傢伙直出神,它的出現,也讓我久久以來的一個願望終於得以成真。一通拍照之後,我趕忙小心的將小傢伙放回水中,只見他在水中慢慢的遊動幾圈以後,才一擺尾巴,以一個極為優雅姿勢的轉身而去……

都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既然初見永遠美好,那麼就讓這一刻永遠停留。不知道下次再遇到你又什麼時候,只求再見時,你的那雙眼睛迷人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