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认为与人交往仅次于中庸之道为狂狷之士,而非谨厚之人

在儒家学者看来中庸之道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论语·雍也篇》中就记载了孔子对于中庸的评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将中庸上升到了至高的境界,但是有一具社会现实也必须承认,那就是“民鲜久矣”。作为教书育人者来说,挑弟子不能只挑才具出众者吧,就孔子来说不能只选择能谨守中庸之道的人来教吧,如果那样哪会来三千弟子,恐怕能有三十个就不错了。除了能谨守中庸之道的人以外,还应该选择怎样的弟子来教呢,如果问我,我一定会选谦虚谨慎、忠厚老实的人。但这个问题孔子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一章记载了相关内容,其原文是: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所谓“中行”就可以理解为行为合乎中庸之道。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注释“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坚守道义,无过无不及。之所以会说“不得中行”,就在于“中行”的难得。而且这种情况即便在现如今的社会依然比比皆是,社会舆论称颂一件事或一个人,那就万般皆好;如果是批评,往往就是一无是处。人与物都有其多面性,极端品性恐怕万中无一,又怎能以极端的评品加以区分呢?正如孔子所说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一样。

为什么孔子认为与人交往仅次于中庸之道为狂狷之士,而非谨厚之人

既然“不得中行“,孔子的选择则是“必也狂狷”,朱熹注释为“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所谓狂者就是指志向极高,但做事实际能力不行,也就是说大话可以,实干不行。狷者则是学识水平有限,但是对于不合礼制之事,能严守原则,决不妥协。狂狷之士各有其长,都有其可取之处,故孔子退而求其次,“必也狂狷”。

为什么孔子认为与人交往仅次于中庸之道为狂狷之士,而非谨厚之人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举了两个例子,“伊尹圣之任,狂者也。伯夷圣之清,狷者也”,伊尹为狂者,伯夷为狷者。伊尹放太甲,志高而行不掩;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有所不为!但是,我始终认为以伊尹和伯夷为例不准确,伊尹志高可以理解,行不掩有何依据?伯夷有所来为没问题,“知未及”从何说起?

为什么孔子认为与人交往仅次于中庸之道为狂狷之士,而非谨厚之人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我找不到能谨守中庸之道者与之交往,那么肯定要选狂狷之士了!狂者能进取,狷者能有所不为。”

为什么孔子认为与人交往仅次于中庸之道为狂狷之士,而非谨厚之人

上述译文中对于“与”字是理解为“与…交往”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应该是“教授、教导”的意思。朱熹夫子就持这种看法,他认为孔子希望能找到谨守中庸之道的人教导,但是这样的好学生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是谨慎厚道之人,则未必能所有提高而有所成就,所以说不如选择狂狷之士,由于这些人志向明确、意志坚定,通过必须的教育和引导,必能在求学之道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