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是否遇到过以下类似场景?

公园里,一个蓝衣服的小男孩正在玩积木,他认真地摆弄着积木,费了好大功夫,终于搭建起一座城堡。这时候,一个红衣服的小男孩走过来,一把推翻了城堡。蓝衣服男孩儿很生气,质问红衣服男孩儿:“你为什么要推我的城堡?”红衣服小男孩儿说:“因为你不让我玩儿!”

两个小男孩儿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着,眼看就要动手打起来了,一旁坐着聊天的大人赶忙跑过来。红衣服的小男孩儿被家人揍了一顿,领走了。蓝衣服男孩本以为妈妈会安慰自己,没想到妈妈却说:“你这孩子,这点儿小事儿值得生气吗?还要打别的小朋友?积木推到了重新摆一下不就行了吗?下次不许这样了!”蓝衣服男孩儿,愣了几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想起我自己小的时候,与这个小男孩有过类似的经历。每当我向父母申诉“妹妹抢了我的发卡”“弟弟破坏了我的书本”时,父母总是说我不该生气,并告诉我当姐姐的就要大度,让着弟弟妹妹。在传统中国式父母的教育中,孩子总是不被允许“愤怒”,因为他们认为愤怒这种负面情绪是不对的,也是不好的。

可你知道吗?愤怒与喜悦、快乐等情绪一样,属于人的正常情绪特征,而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如果孩子的“愤怒”情绪一直被压抑、被堵塞,那么,终有一天,它将“爆炸”,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 一、表达愤怒是一种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雅克西拉尔说,「愤怒是内心不舒服的反应,是感到不公平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当遭受不公平待遇,会愤怒;当受到别人无端的攻击,会愤怒;当受到侮辱,会愤怒;当受到伤害时,也会愤怒。愤怒的实质是恐惧和无力感。

当我们愤怒时,会感到心跳加快,头脑发热,有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就需要表达愤怒,释放出这种不舒服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自我疗愈。而愤怒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当遭受攻击、侮辱时,愤怒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地争取自己的合理权益。所以当孩子表达愤怒时,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要明白表达愤怒并不是错误的。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 二、孩子那些被压抑的“愤怒”,将以扭曲的形式呈现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凡事被压抑的,都会以更丑陋的形式表现出来。”愤怒、伤心、焦虑、挫败等等,这些不被接受、不允许表达的“不良情绪”,并不会凭空消失,而会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如果孩子的情绪一直被压抑,得不到疏导,那么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孩子可能会变得具有攻击性,用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等扭曲的方式来宣泄。

曾经看到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孩儿自杀的新闻,当父亲得知女儿自杀时,非常震惊和不理解,因为孩子平时活泼开朗。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只发生在“内向”性格的人群中,其实不然。任何一个人,当其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抑郁症都会应运而生。当他们只被允许“快乐”,而内心积攒了很多压抑的情绪无数释放时,他们便选择了伤害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快乐”的孩子,突然自残或自杀的原因。

而被压抑的“愤怒”情绪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被动攻击”,不会表达或者不被允许表达的愤怒,会以其它形式渗透到关系中,破坏关系的同时,伤害对方。当一个长期压抑“愤怒情绪”的孩子长大后,势必会爆发,孩子将无法处理好情感亲密关系、普通人际关系、职场工作关系等。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 三、面对孩子的“愤怒”情绪,家长如何做?

1、帮助孩子认识“愤怒”,并拥抱和接纳这种情绪。

当孩子向父母倾诉愤怒情绪时,尤其是把愤怒指向父母时,父母不要做任何评判,要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让孩子明白喜怒哀乐都是人的正常情绪特征,不分对错,正确表达愤怒会让人更有力。

当有了愤怒情绪时,要勇于接纳和拥抱愤怒,并且以积极正确方式疏导情绪,不要自我伤害,更不能迁怒于他人。告诉孩子,愤怒时,可以深呼吸,从1数到10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通过挥汗如雨的运动排解情绪;可以与孩子一起到外面走一走,说说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允许他使劲跺脚或者捶打枕头。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2、不要在孩子愤怒时“讲道理”或者“呵斥制止”

英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Kathrym Mewes把孩子的情绪爆发形象地比喻为“情绪山峰”(Emotion Mountain),是这样解释的:

第一个阶段:“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第二个阶段:“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行为让其陷入窘境”

第三个阶段:“呜咽以及接受了事实”第四个阶段:“精疲力尽、回归平静”。

所以,当你的孩子处于前三个阶段时,不要试图以讲道理的方式让他平息,往往是没有用的;更不能以呵斥制止的方式制止,这只会让孩子把情绪压在内心,无法排解。当孩子到了第四个阶段时,你才能平心静气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他刚才的情绪“愤怒”,并告知孩子如何恰当疏导愤怒情绪。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3、积极倾听,找出导致孩子“愤怒”的深层原因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愤怒”也同样如此,愤怒的产生必然具有深层次的原因。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有效疏导愤怒情绪。正如心理学家艾耶·古罗·勒内说:“我们必须要倾听自己的愤怒,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保持个性的完整。”年幼的孩子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愤怒情绪,所以父母要积极倾听孩子的内心。

比如,当一个姐姐因为妹妹夺走了自己漂亮的裙子而愤怒时,也许她并不单纯的是因为这条被夺走的裙子而愤怒,其愤怒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不公而伤心,或者因被妹妹夺走的关注和爱而失落难过。所以,当孩子愤怒时,请父母积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到愤怒的根本原因,与孩子共情,这样才能很好地疏导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那些不允许表达的“愤怒”,都去哪儿了?答案让父母唏嘘!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请允许孩子表达愤怒,请帮助孩子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