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VS耻学于师——谈《师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

好为人师VS耻学于师——谈《师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


好为人师VS耻学于师——谈《师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而在《孟子 · 离娄上》中孟子认为“人之忌,在好为人师。”究竟是韩愈希望大家都找老师的观点正确,还是孟子觉得很多人都爱做人老师爱摆老资格的观点正确呢?天津新文达认为,这并不矛盾。

好为人师VS耻学于师——谈《师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人的通病,就在于都喜欢通过指导别人而获得成就感的那种喜悦,长此以往,就会培养出一种自我优越感,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我即真理。所以好为人师的问题在于“好”而不是“师”。

《师说》中如何老师给老师下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怎么看待找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两个字,本身就不存在高与低,先与后,而是达者为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就是一个道理。好为人师者,都是把“为人师”当成了一种“好”,他们以此为乐,享受过程,而是否对他人有所帮助?我们不得而知。

好为人师VS耻学于师——谈《师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而韩愈在文中一再的强调找老师的重要性,以“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中心论点,反复论述了对圣人之道置若罔闻的“耻学于师”之徒,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韩愈其实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以孔子和老子为例,圣人都有老师,你一个普通人就不能有吗,哪有这样的道理、如果你的聪明才智学识都是天赋,那么你怎么成不了圣人呢?而且更何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以达者为师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在结尾,韩愈赞扬李蟠可以在“耻学于师”的大环境大方向下逆流而上,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也是在告诫后人,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耻学于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始终怀有敬畏求学之心,对每个同学每个人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