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然偷東西!先彆著急打罵,這樣做更有效


不少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居然就會有偷東西的習慣,常常為此擔心孩子是不是已經品行出現了問題,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走彎路,就急於打罵教育。其實大多數人在幼年時期都有過偷竊的慾望或行為,所以父母們不應該因為孩子的第一次偷竊就認定孩子的品格變壞,然而不少父母仍舊這樣做。有學者曾經做過統計,孩子第一次有偷想法或行為的年齡,往往集中在5~8歲的年齡段。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父母首先需要知道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概率會出現的,只要父母加以引導和教育就可以是孩子正確認識的自己行行為並加以改正。以下的這些做法對父母會大有幫助。


孩子居然偷東西!先彆著急打罵,這樣做更有效


1.反思自己

孩子是父母的名片,如果一個孩子犯了錯,那麼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很多時候孩子會偷偷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因為父母教給他的社會規則太少了,在本質上,或許孩子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其實已經破壞了社會規則。很多孩子在小時候,由於分不清自己物品和他人物品歸屬的問題,或者是因為一時的喜歡,就把別人的東西裝進自己口袋裡了。父母如果發現他們有這種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並且妥當教育,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在意而留下終身遺憾。


孩子居然偷東西!先彆著急打罵,這樣做更有效


2. 培養物權觀念

要給孩子培養物權觀念:東西是別人的,所有權也是別人的,不問而取就是偷,既使問了,也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可以借,但是不能憑白無故獲取而成為自己的。

3. 建立規則

要給孩子建立規則,可以借用別人的東西,用過之後要歸還。借了不過,或者不經過允許拿了別人的東西,都是不被允許的,會受到家長的懲罰。提前建立規則,讓孩子知道後果,他再拿別人的東西時,就會謹慎考慮了。

孩子居然偷東西!先彆著急打罵,這樣做更有效

4.適當給孩子零花錢

對於學齡期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的給點零花錢,金額不必太多,夠孩子偶爾買點零食、小玩具即可。孩子自己可以通過購買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時,就不會老想拿別人的東西了。


一味的打罵並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偷東西並不是孩子的品行有多壞,可能孩子只是他們沒有分清“拿”和“偷”的區別,沒有清晰的是非觀念。正確合理的方法不僅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還不會對孩子心理留下不好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