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①,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②,雙雙金鷓鴣③。

[ 註釋]

① 蛾眉:唐代婦女畫眉有短闊和細長兩種。唐玄宗梅妃(江採萍)詩稱“桂葉雙眉久不描”,唐李賀也一再說“新桂如蛾眉”“添眉桂葉濃”。眉如桂葉,也應該是短闊之形。因與蛾類的觸鬚的形狀相似,故又稱蛾眉。《簪花仕女圖》中婦女均為此種眉式。

② 繡羅襦:繡有花紋的羅質上衣。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③ 鷓鴣(zhègū):鷓鴣鳥。《本草綱目·禽部》:“鷓鴣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棲以木葉蔽身,多對啼,今俗謂其鳴約‘行不得也哥哥’。”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韋莊)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①招。

翠屏金屈曲②,醉入花叢③宿。

此度見花枝④,白頭誓不歸。

[ 註釋]

① 紅袖:此處指妓女。

② 屈曲:又名“屈膝”。指屏風可活動的鉸鏈環扣。南朝梁簡文帝《烏棲曲四首》:“織成屏風金屈膝。”

③ 花叢:指歌樓妓館。

④ 花枝:代指心愛的女子。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局部)

菩薩蠻·玉釵風動春幡急

(牛嶠)

玉釵風動春幡①急 ,交枝紅杏籠煙泣。

樓上望卿卿②,窗寒新雨晴。

燻爐蒙翠被,繡帳鴛鴦睡。

何處有相知,羨他初畫眉③。

[ 註釋]

① 春幡:指立春豎的彩旗。 幡:彩旗。《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

② 卿卿:指心愛的男子。

③ 畫眉:指漢代張敞為婦畫眉。後指夫妻恩愛。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清 任頤 玉樓仕女圖(局部)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孫光憲)

月華①如水籠香砌,金環②碎撼③門初閉。

寒影墮高簷,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嫋嫋,紅顫④燈花笑。

即此是高唐⑤,掩屏秋夢長。

[ 註釋]

① 月華:月光。

② 金環:門環。指門上貫鎖的鈿鐶。

③ 碎撼:凌亂地搖動。

④ 紅顫:紅光顫動。

⑤ 高唐:高唐雲雨。指男女歡合之意。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清 焦秉貞 仕女圖冊

菩薩蠻·羅裾薄薄秋波染

(魏承班)

羅裾①薄薄秋波染②,眉間畫得山兩點③。

相見綺筵④時,深情暗共知。

翠翹雲鬢動,斂態彈金鳳。

宴罷入蘭房,邀人解珮璫。

[ 註釋]

① 羅裾:絲織的有前後襟的衣服。

② 秋波染:如秋波染成一般。指深藍色。

③ 山兩點:遠山眉。古代婦女流行的一種眉形。

④ 綺筵(qǐyán):豐盛的宴席。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清 佚名 乾隆妃梳妝圖(局部)

菩薩蠻·隴雲暗合秋天白

(尹鶚)

隴①雲暗合秋天白,俯窗獨坐窺煙陌②。

樓際角重吹,黃昏方醉歸。

荒唐難共語,明日還應去。

上馬出門時,金鞭莫與伊③。

[ 註釋]

① 隴:陝西、甘肅一帶。

② 煙陌:煙霧籠罩的小路。

③ 莫與伊:不給他。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清 康濤 持節仕女圖(局部)


菩薩蠻·回塘風起波紋細

(李珣)

回塘風起波紋細,刺桐花里門斜閉。

殘日照平蕪,雙雙飛鷓鴣。

征帆何處客,相見還相隔。

不語欲魂銷,望中煙水遙。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清 改琦 秋風紈扇圖(局部)


本文節選自《詩畫共讀 花間詞選(仕女畫插圖版)》,張天漫 著,中信出版社



花間詞:唐宣宗愛唱的《菩薩蠻》七首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