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醒系列004:嬌杏逆天能改命,賈化顛沛覓高枝

“紅樓夢醒系列”是作者再讀《紅樓夢》時,分享的閱讀體會,立足文本,從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各個角度切入,公諸同好者一起品評,力求為青年人做導讀。本文是該系列第四篇,談談丫鬟嬌杏如何改變命運,賈雨村又是怎樣走進仕途經濟……

我們讀到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話說上回,甄士隱的岳父封肅被知府叫去問話,倒不是什麼禍事,是新任知府賈雨村在街上認出了甄家丫鬟嬌杏。賈雨村以為甄士隱也遷居於此,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幾年光景竟生出那麼多禍事。賈雨村自然也是知恩圖報的,一方面給了些銀兩甄夫人度日,一方面也答應要幫著尋找丟失的女兒甄英蓮的下落。但賈雨村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要討嬌杏為妾。封肅自然是歡喜的,連夜就用一乘小轎把嬌杏送去了衙內。

時隔多年在街上偶遇,嬌杏只覺面熟,雨村卻瞥一眼就認出對方。我想,倒不是賈雨村痴情,而是貧賤之交最可貴。突然想起瑪麗蓮夢露的一句名言,“If you can't handle me at my worst,then you sure as hell don't deserve me at my best。你不能接受我最差的一面,你也就不配擁有我最好的那一面。”當年佳人兩回顧,落魄之際的賈雨村內心認定是知己,想必就算今生不能再相遇,也會在心裡常常想起的。

人其實蠻有趣的。總說“苟富貴,勿相忘”,可是真的有一天飛黃騰達了,是不是真的會不忘舊識呢?歷史上有非常有名的故事,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杯酒釋兵權,怕的就是當時的舊部下會有樣學樣,黃袍加身,篡奪政權;又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早年貧窮做過乞丐、和尚,又參加起義,一步一步才登上皇位,兔死狗烹,後期誅殺功臣時,我想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容忍身邊有人知曉英明神武的皇帝那些不堪的過去吧。

我個人覺得,這其實和肚量關係也不大。在人人講“人設”的今天,也恰恰說明經營好一個“人設”是多麼的不易。“人設”是現代人的條形碼,是人際關係的名片。試想一個“富二代”人設的男生,當然不願意遇到小時候在農村田埂上玩泥巴的鄰居,一個“清純”人設的女生,自然也是不願意再偶遇曾經在夜店工作時的同事。因此,聰明的你應該知道,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了某個許久不見的人,對方卻說不認識你時,你就該識趣的走開。

紅樓夢醒系列004:嬌杏逆天能改命,賈化顛沛覓高枝

87版《紅樓夢》劇照


嬌杏,這樣一個古代的丫鬟,改變命運僅僅是因為一次無意間的回頭。她一年後生了兒子,再過了半年,賈雨村的原配夫人得病去世,嬌杏就被扶正了。“偶因一著巧,便為人上人”,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雖然美好,但是作者也深知這需要的是天時地利和無數巧合,甚至有些僥倖(嬌杏)的。

古代的丫鬟也許有難為之處,但現代青年人,特別是現代女性,要學會正確評估和定位自己的價值,堅信命運始終還是應該要緊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切忌守株待兔,時刻勉勵自己!

說到改變命運,即使在當今現代社會,這樣的命題同樣存在。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就是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經濟發展還不充分,階級就不會消亡。馬太效應又告訴我們,窮的會越窮、富的會越富。貧富差距也進一步擴大階級之間的鴻溝,於是也就出現了階層固化。

“拼爹”一詞,看似戲謔,細想又很扎心。富二代、貧二代……這些詞彙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這正是體現了同代交流減弱、代際遺傳增強的特點。近年來出現的更有趣的現象是“拼娃”,新一代的父母在自己衝破階層無望的時候,就把眼光投向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最好的吃穿用度,報最貴的補習班……家長樂此不疲,孩子苦不堪言。

那麼,青年人想要衝破“爹”的陰影,實現逆襲,又該怎麼做呢?這個命題很尷尬。首先,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不求聞達於諸侯者,專注修身養性,憧憬詩和遠方,自然也沒有階層的困擾;其次,《紅樓夢》主旨“夢”“幻”,上一篇的《好了歌》更是直言一切皆會了無痕,教人放下,我們大談逆襲,似乎又不合時宜。如果非要談這個話題,我想“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往今來,寒窗苦讀,讓多少寒門子弟魚躍龍門。我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上大學依然會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正規渠道。

紅樓夢醒系列004:嬌杏逆天能改命,賈化顛沛覓高枝

87版《紅樓夢》劇照


話說賈雨村才幹優長,可惜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貪婪殘酷,終於被同僚參本彈劾,不到一年就被革職。賈雨村雖然十分慚恨,但喜怒不形於色,仍然談笑自若,交接妥當後,就攜著家眷回了原籍。一切安頓好後,他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蹟去了。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賈雨村年輕時窮困不忘苦讀,中年時困頓也不停遊歷,始終是不斷給自己“充電”。這種人生態度還是很值得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你的未來在今天。自怨自艾是一天,奮發圖強也是一天,一日復一日,未來就不知不覺飄然而至。夥伴們,是不是該問問自己今天做了什麼?

賈雨村遊歷到了維揚,也就是揚州,身上的盤纏也不太夠了,託兩個舊友謀了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而賈雨村的學生不是別人,就是林黛玉。原文專門有一段介紹了林黛玉的家庭出身,祖上是曾經襲過四代“列侯”爵位的,到了父親林如海是第五輩,是通過科舉出身,剛剛被欽點為當地鹽政,可以說是世祿之家、書香之族。林如海年過五十,只有黛玉一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

文章中一段描述很有意思,林如海讓黛玉識字,“不過假充養子,聊解膝下荒涼之嘆”,就是說父親原本也不會專門請人教習女兒識字的,只是感嘆沒有兒子,把黛玉假裝兒子來養罷了。

我想哪怕到了今天這樣的現代化社會,華人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人覺得要不斷生養,至少得一個男孩的。從古至今,男耕女織的社會形態也造就了男權社會里男尊女卑的意識形態。真正的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樣”,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紅樓夢醒系列004:嬌杏逆天能改命,賈化顛沛覓高枝

87版《紅樓夢》劇照


話說,賈雨村教學也有一年多了,林黛玉的母親賈氏一病而亡。這期間,林黛玉奉侍湯藥,守喪盡禮,上學的事情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賈雨村倒也落得清閒,有空就出去溜達溜達。

說來也巧,這一日賈雨村便遇到了曾經在京都的舊相識,兩人把酒言歡,講了好多京都的奇人異事……我們接著往下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