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百望山记

重游百望山记


有人说,喜欢山的人稳重,喜欢水的人聪明。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山。这几天不太忙,就计划着去爬山。百望山离我们家很近,坐公交车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也就到了,所以就选择了去那里。

百望山位于颐和园北三公里处,京密引水渠绕山而过,是距北京城最近的森林公园。园内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它属于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

这是我第二次爬百望山了,上一次还是在2002年夏天。惭愧的很,那一次我们是从旁边溜进去的,没有买票,所以不少地方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一次,和儿子直接坐车到了山门,买票而进。

从山脚向上看去,百望山还是郁郁葱葱,颇有气势的。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是为了适应那些想回归自然又受不了自然之苦的人而建造的水泥路,还有一条是小路,有的地方修了台阶,有的地方碎石露出,直接用水泥抹平,所以有些地方的路是直线上升的。自然我们是不甘心走水泥路的,不过,从小路上攀登到半山腰,我们都已经大汗淋漓了。毕竟天太热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喘不过气来。

一边走,一边用相机记录着沿途的风景。碑林、回头石、老龙头、望儿台、揽枫亭,等等。传说杨六郎与辽兵曾在山下大战,佘太君登山为六郎观阵助威,所以就有了望儿台,故百望山又称“望儿山”。顶峰的望京楼一直都可以看的见,可随着蜿蜒的山路,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路边尽是黄栌红枫,但因为是夏季,没有秋天的那种漫山遍野的红。

终于到达了百望山的顶点望京楼。登临主峰,极目远眺京华大地,气象万千。向东向南,是整个的北京城,虽笼罩在雾气中,仍不失气势辉煌。东边近处是来时的路,远处是中国的硅谷上地,高楼林立。南面颐和园佛香阁、昆明湖尽收眼底,甚至还能看见位于西三环的中央电视塔。西眺巍巍太行层峦叠嶂。向北望去,林网密布,处处稻香,北大清华科技园、凤凰岭等美景如画。

铺上报纸,席地而坐,摆出早就在家准备好的食物:驴肉、鹿肉、火腿肠、榨菜、啤酒、牛奶、矿泉水......以及刀、叉、纸杯、筷子等,很有气势的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午餐过后,能见度已经变高了。远处的一些景物露出了真面目,拥挤的房子,缓缓的车流,处处透着熟悉的味道,甚至能看出哪辆车可以带我们回去。但居高临下地面对这一切,又有点逃离尘世的感觉。好像自己是一个看客,饶有兴致的欣赏舞台上的表演。


重游百望山记

一阵清凉的风从西北方向吹来,仿佛是要镇定一下我们的燥热。西北望去,果真心清气爽,与东南车声的喧哗及楼舍的杂乱形成鲜明的对比。喜雀和什么鸟儿在山谷之上盘旋,它们白色的翅膀闪着喜悦的光。偶尔的几声蝉鸣,更为这山林增添了几分清净!

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踏上了下山的路途。为了不重复上山时的路,下山时我们走的水泥路。虽然烈日当空,我们都没有热的感觉,好像天空的热气都被林子吸收了,刚才上山时的疲惫也化为乌有了。百望山的夏季,凉风习习,时闻人声鸟语,携子同行,或石旁谈天说地,或松下举杯对饮,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百望山的风景其实真的很一般。不过有时候,游玩之意在于心情而不在于山水之间。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每一分钟都不会那么难熬,觉得每个朋友都没有那么遥远。在山顶的时候,看到的是开阔的世界,而在寻找那些足迹的时候,成功的忘掉了自己。

临东海拥京华太行第一哨,仰天际察万象百望醉游人!


重游百望山记


作者简介:大力,山东莘县人,教师职业,旅居北京。爱好写作、电脑、摄影、旅游。曾任网易社区《人到中年》、《下海者之家》等版块版主,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其他报刊。


《乡韵文学》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