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學的娛樂化與商業化?

國學智讀


國學娛樂化和商業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中國的,必定是人民的

國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國家,軍事、經濟、科技水平都是高水準的,這樣依然不會被認為是強國。一個強國,其文化軟實力一定要強。在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代表之一就是國學。

既然其地位如此之高,黨和政府必然會大力提倡及扶持。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新興的節目、娛樂等內容,就會慢慢向其靠近,以至於發展到先如今的場面。

時間會告訴答案

顯然,現在充斥著很多泛娛樂化的東西。資本想靠著“國學”的IP,在市場裡面撈金。於是,各種參差不齊的“國學節目”應運而生。

面對這樣的局面,肯定會有人提出質疑:為何不控制,不遏制這樣的局面發展呢?人為控制,會全部切斷國學的發展,這不是政府和人民想看到的結局。

通過市場的篩選,最終那些好的產品會沉澱下來,劣質品會逐步淘汰,退出大眾的視野。那時候的局面,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結語

不管是有形的手,還是無形的手,過多的干涉都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市場,它有自己的運轉體系,也許剛開始是漏洞百出,但結尾會是完滿的。


書中夜問


有人說“國學娛樂化”大可不必擔心!真正的國學是被那些“雞鳴狗盜”之輩娛樂不了的!他們沒那份學問更沒那德性!所以這些人頂多是打著國學幌子招搖撞騙而已。至於國學被商業化無非是幾個窮讀書人餓瘋了,委身於大款為吃口飽飯而已!也無可非議!

但從以上也可以看出國學正被今天的國人所熱衷。這熱衷或許是源於“吹牛皮”“喊口號”之後泠靜下來的思索。畢竟真正的國學是教化世人的經典!


TV記錄者


國學娛樂化在於市場經濟下,把教育變成了一種產業,在這個產業模式下,各種教育都會向商業化靠攏,而商業化最基本的模式就是要有更多的人關注,說白了就是人關注多了才有流量和價值,不管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為了流量,商業行為就是想辦法去吸引人,那麼各種噱頭,各種包裝就出來了,仔細想想為什麼包裝過的誇張的東西這麼讓大家感興趣呢,因為人總是不從本質出發,就拿國學來說,你要乾巴巴的講文言文有多少人能明白呢,但是你要是把國學跟現代的一些事物結合到一起,那麼明白的人就多了,你在把國學和錢聯繫到一起,就是學國學等於收益,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去學,這樣一樣國學的蛋糕就成了,那麼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呢,就是做局的人,把國學炒熱了就可以賺錢了,就算是國學很熱門,但太過於學術好多人也不愛聽,所以要加入點娛樂的成分,甚至曲解國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給人啟智,教人做人的經典國學就變相的成為了別人的賺錢的工具,從而失去了育人的本質,不過國學就在那裡,就看喜歡的人怎麼去挖掘真正的本質了。



氣生萬象易天機


國學因為它的廣博和精妙,學習起來比較枯燥,普通人很難掌握和理解。這就造成了許多人不瞭解不懂得國學教化人心、扶正祛邪的功用,給一些心口不一的人提供了拿國學來招搖撞騙的土壤,如果能找到一種方式輕鬆學國學,哪怕有些娛樂化和商業化也是行得通的。但中間這個度很難把握,不可過分,因為國學的學習的確是需要好老師指引,教育失之毫釐,教化便會謬之千里。

這是個人對國學的一點認識,願與喜歡國學的老師朋友們共同探討。



快節奏的慢生活


說句不好聽的話,大部分都是騙人的。

大部分的國學都變成了雞湯大雜燴,甚至還要應用於商戰,很多所謂大師也就那麼回事。

晚清時期對國學的研究算是整個歷史上最好的了,可換來了列強的毒打。國學對於增加國家硬實力並沒有什麼幫助,但是提升國民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卻很有效果。所以甲午戰爭前所有國民對日本同仇敵愾,都想迫不及待地發動和日本的對決,當然結果就不說了。

題外話說得有點多。我希望有一天正經的國學能以更加富有趣味的形式傳遞給所有人,而不是現在這樣又不正經還很惡俗。


傑洛特煩惱


凡事有利於國學發展的都是好的。娛樂也是一種文化,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在娛樂!從娛樂角度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化也是一種資源,要想傳承下去,就要商業化。為更好推動國學發展,應對國學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求同存異、兼收幷蓄,並且各界人士應群策群力,共謀國學發展大業。

讓廣大學生和社會人士理性認識國學,認清國學只是所有學科中的一門,不具備一通百通的神秘力量,更不存在《易經》《道德經》的神秘因素。幻想通過國學解決現實中的一切問題是不切合實際的。



易梵八字


國學,作為我國傳統學術文化的一部分,發展到現代主要以兩種方式表現,分別為國學研究論壇以及娛樂文化節目,而看待其娛樂化和商業化則需辯證看待。

就表面上來講,推出有關國學的講座論壇等節目是有教育意義的,而且有助於人們更好理解國學的傳統內蘊和現實意義。但是如今在這個科技時代,國學被很多有商業目的的企業運用而變得娛樂化,從最終的市場效應來看,的確可以符合觀眾審美需求,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增加粉絲量,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然而,更深層地來看,國學的傳統性質被這些企業忽略了,它從原來的具有研究價值的文化元素演變到為營利而使用的工具,文化定位完全扭曲,不利於其自身的傳承發展。

所以,國學的娛樂化和商業化對於企業來講是件好事,因為可以藉此獲利,但對於個體來說是扭曲了對國學定義的理解和認知。若長期如此,國學只會越來越不具備文化特性,而落入商業工具的桎梏。





毓秀閣


國學很多東西,是精神層面的,一深入,便少有人懂,並不利於推廣,與娛樂搭撟,宣傳一下也行,但不能將之帶歪了。

國學,可以功利化,但得行得正。舉兩個例子

書法,大約也算國學了,商業化本無可厚非,一些人開個門頭店什麼的,很願搞點名人字畫掛牆上充充門面。

可是有些人為了炒作名聲,忘了書法本質,拿個針管,射出墨來,寫成書法。亂劃一通,號稱自創體派,甚至敢吹超過王義之,顏真卿。

中國自蘭亭序問世,差不多一千七八百年吧,從來無人敢說超過鐘王張芝等人,今人就敢說。這是不是太也娛樂商業化了。

還有許多名實不符的例子,可一娛樂,有內行人點評還行,若無內行公正人站出來,大眾很容易就被娛樂商業化帶偏了。

所以個人還是以為要掌握好度,宣傳不要將普及國學的目的,歪曲成了唯利是圖,從而影響國學發展。可不宣傳也不好,

這就需要調濟比重,正確導向。


默玄吟雷


恰恰說明國學根本沒有熱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