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疫战背后的口水仗:特朗普被纽约州州长隔空施压,电视讲话“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美国防疫战背后的口水仗:特朗普被纽约州州长隔空施压,电视讲话“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3月2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两名行人穿过空旷的马路。图/新华社

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美国方面,截至美东时间23日晚,全美新冠肺炎确诊数达43000多例。

更为可怕的是,美国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万例,而且这还是在检测工作无法完全展开,大量民众还在排队等候检测机会的情况下发布出来的数据。

当被问及美国是否可能成为全球疫情暴发新的中心时,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确诊病例激增,美国的疫情暴发规模巨大,且强度日益增加,因此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

然而,美国还在纠结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几乎一周七天在白宫举行新冠疫情的吹风会,曝光率大增。另一个热点人物则是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一则是因为纽约州成了全美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地方,另一个原因是他隔空喊话向特朗普施压,希望尽快实施《国防生产法案》,以解目前医院医疗和医护用品之急。

事实上,除了特朗普被指责防疫不力以外,围绕着疫情,美国政坛和社会舆论还有着更多的口水仗。

《国防生产法案》迟迟引而不发

美国的《国防生产法案》简单来说,就是联邦政府调动和征用私人企业资源,生产国家急需物资。

这个法案名义上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但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国政府征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生产战争所需的坦克。由于该法案与战争战备紧密相连,因此法案名称上出现了“国防”二字。

再深入而言,联邦政府调动私人企业资源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为联邦政府优先采购目前私人企业现有生产的产品;其二为联邦政府要求或强迫私人企业生产某种特定物资。前者相对容易,后者则需私人企业采购设备安装新的流水线,极为耗时。

此外,无论哪种情况,联邦政府都需要支付所有的费用。对于第二种情况,联邦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约5000万美元或协助企业得到贷款。如果不够,则需要另行向国会申请。就该法案如何启动而言,联邦政府可以分两步走,启用法案并实施法案,正所谓“先启后动”。

目前特朗普政府只是通过签署总统行政令授权卫生部长启用该法案,但并没有正式实施。在美国的抗“疫”战斗中,由于体制原因,实际上是由州政府在前线冲锋作战,而联邦政府则在后方协调资源和政策。而纽约州因为疫情告急加之医用物资价格不断攀高,所以州长科莫希望特朗普通过实施该法案直接干预私人企业大量生产所需物资。而特朗普却迟迟引而不发,自然引发了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口水仗。

特朗普未动的原因何在?我一位前领导在去年出任美国一汽车龙头企业的全球政策和国际事务负责人。他在上周末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了该企业将停工停产的软硬件设施借给第三方技术公司开始生产目前美国医院急需的呼吸机的消息。特朗普为此大赞。

我认为,他之所以大赞,就是因为企业这种主动行为,不仅将为联邦政府节约大量资金,而且往往是不会对企业的生产(尤其是未来的生产),造成实质性伤筋动骨的改变。这样一旦疫情结束后就可以马上复工复产,不出现任何耽误。这也许就是特朗普的考量所在。

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堵”在国会

此外,美国政府提议的2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23日连续第二天未能通过国会参议院程序性表决,立法进程陷入停滞。不过,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和民主党高层人士当晚对计划最终获批表达乐观。

作为白宫负责抗疫立法的协调人,姆努钦已带领谈判团队在国会连续磋商4天。他当天屡次进出参议院领导人办公室,晚上离开民主党籍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的办公室时告诉媒体记者,府院谈判代表已“非常接近”达成一致,“将努力当晚结束谈判”。

路透社报道,救助计划23日早些时候在参议院接受表决时,连续第二天未能迈过60票的通过“门槛”。表决结果为49票赞成、46票反对。

共和党人先前以53票对47票的优势掌控参议院,本就无法单独推动立法,再加上一些参议员因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或与确诊病患密切接触而自我隔离,投票人数愈显不足。救助计划若想通过,势必需要两党协商一致。

美联社报道,参议院共和党籍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23日早些时候启动表决程序时,因救助计划难获批准而异常愤怒,说眼下是“国家紧急状态”,“是时候通过这份历史性的救助计划了”。总统特朗普23日召开白宫例行发布会时也向民主党人“喊话”:“现在不是追求政治目的的时候。”

不过,在民主党人看来,白宫主笔的救助计划偏向大型企业,本应为随时可能失业的员工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多帮助。舒默尤其对民主党人称为“行贿基金”的5000亿美元大型企业救济感到不满,认为应加诸条件,限制企业回购股份、给高层管理人员涨薪或裁员。

姆努钦说,医院有望获得1100亿美元拨款以应对新冠肺炎病患,但民主党人希望拨款能向一线医疗机构和员工作更多倾斜。国会众议院民主党籍议长南希·佩洛西先前公布另一份2.5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明确应向请求援助的各州政府拨款2000亿美元。

电视讲话“引起人们更大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发生之初,美国政府一直极力淡化疫情的严重性,直到2月底还在声称对更大规模的疫情暴发“准备极其充分”,“根本没有理由恐慌”。然而近来的疫情发展情况打破了这一说法,特朗普不断变更的讲话也因此被舆论指责。

《华盛顿邮报》表示,其反映的不仅是他在如何应对疫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他在怎么当总统。他充满了错误、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但缺乏同情心,又盲目吹嘘自己的决策是如何英明和他领导的国家是何等伟大。特朗普每说一个字,道指期货就会实时应声下跌,这表明投资者对他应对新冠危机的能力缺乏信心,并预示着隔天开盘后的暴跌。《纽约时报》网站撰文指出,美方改变对病毒的称呼就发生在股市暴跌、外界严厉批评美政府应对疫情迟缓之后不久。这显然是在试图通过诋毁他人来转嫁责任。

本·罗德斯曾担任白宫高级助手,并帮助前总统奥巴马撰写演讲稿并应对他多次的危机公关,他预测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的十分钟讲话是“人们日后会由这一时刻联想到,特朗普在总统任期最大的一次考验中失败了”。

“我们该把这作为特朗普总统任期的代表性时刻,因为它引起人们对特朗普更大担忧——他无法做到不说谎,他不重视专业知识,他对总统一职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罗德斯说。

就连“自己人”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都看不下去了。

当地时间22日,特朗普再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中国“有点失望”,称中国“没有早点告诉他们”。对此,福奇在接受《科学》杂志专访时表示,对特朗普有关疫情的某些表态无法认同,他告诉相关人士,这样不妥,“但我总不能跳到麦克风前面把他推下去。好吧,他还是说了。(只能)让我们试着下次再纠正过来了”。

公共卫生专家也表示,对公民进行检测对确认新病例和限制传播至关重要,但是在政府数周的失误之后,美国依然一直缺乏检测试剂。而特朗普只用了两个简短的句子来讨论这个话题,他含糊其词:“测试和测试能力每天都在迅速扩大。我们的进展非常迅速。”

普林斯顿大学学者朱利安·泽莱泽说:“这令人震惊。人们本就恐惧,大家希望看到拥有领导力的领导者。收到这样的信息后,在某些程度上,美国的情况只能变得更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