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城西的未來,更加宜居

成都平原西高東低,而城西處於上風上水之地,自古就是生態宜居富庶地脈。在“西控”發展戰略之下,更是進一步加強對龍門山生態區域的保護,同時大力發展高端綠色科技產業。可以預見,依託地勢和歷史發展沿革的雙重考量,未來的城西必將比現在更加生態宜居。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從前幾年開始,成都市著力推進“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空間發展戰略,其中“西控”是打牢城市生態本底、確保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推進成都市西控區域鄉村振興,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和創新實踐。西控不是簡單複製過去的小組微生建設模式,也不是控制產業發展,它既是展現城鄉融合發展成果的現實路徑,又是傳承鄉愁記憶和天府文化的審美體驗,也是以改促轉、以控促優、以優增綠髮展創意農業優美產業、鄉土文化傳播和休養生息的空間載體。

推進西控區域高質量發展,應力爭避免同質化的弊害,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為功能品質優美化、生態綠色化、農業時尚化提供空間載體,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世界優美鄉村。西控區域要進一步找準自己的優勢和特色,樹立精準化、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思路,打品牌、強特色,在推動成都農業農村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要抓好試點示範工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創新性實踐,要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在探索中完善思路、推進工作。

要把握鄉村的多樣性、差異性、區域性特徵,在改革上下功夫,促進更多優質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以西控區域試點起步,大力實施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工程,在西控區域“城邊、景邊、路邊、湖邊”等條件較好的地方重點引導市民下鄉,在廣大農區主要推進能人回鄉、企業興鄉,推動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下鄉激活農村資源,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變農村資源為創富資本,變鄉村為創業樂園,有效帶動農業農村發展。試點地區要很好地進行謀劃,準確理解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注重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特色產業、空間建設規劃的相互銜接、有機融合,做好山水田園環境、重要節點空間、公共空間、建築和景觀的詳細設計,努力做出精品。在加強專業規劃設計隊伍指導的同時,也要注意發揮鄉村本土技能人才的作用,使做出來的成果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可,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要注重試點質量,確保工作實效,不能熱衷於拿牌子、玩概念,更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爭取做一個成一個,一步一步向前走。要打造一批“電商村”“教授村”“網紅村”等創意農業名村。

要圍繞“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建設世界優美鄉村的目標要求,切實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堅持把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與脫貧攻堅、新型城鎮化、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相結合,努力在快速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探索保護傳統村落、傳承歷史文化、留存鄉愁記憶的路徑和方法。

要強化政策統籌聚焦

要加大有關資金整合力度,西控區域以鄉村產業振興為抓手,“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使資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關鍵的領域,提高資金集聚使用效益。在前期示範階段,對一些基礎條件薄弱的地方,政府介入可能要多一些,對一些區位條件、資源稟賦比較好的地方則可以更多地發揮市場作用,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動西控區域整體轉型,真正實現騰籠換鳥,提質增效。

要加強土地要素保障,積極推進土地整理,盤活利用鄉村存量建設用地,儘量不佔或少佔新用地,同時也要按照相關用地政策,落實用於鄉村建設的用地指標比例。要與深化農村改革聯動推進,在發展上下功夫,堅持把建設世界優美鄉村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把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農村支柱產業來抓。把西控區域作為農村綜合改革的試驗田和改革成果的集成區,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農村社區村民自治等方面形成聚焦,試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成果。集中挖掘整理當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豐富和完善鄉村文化內容,打造“四好”鄉村文化品牌。要加大農業集體品牌推廣與大數據營銷結合,精準定位好消費人群,以立體化和系統化的專業營銷方案設計,採用多種宣傳舉措,促進農副產品的快速有效推廣,建立西控區域創意農產品的文創品牌。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整治農村環境、建設世界優美鄉村結合起來,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要以寬廣的視野、創新的思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地域謀劃,在建設上下功夫,以實施全域鄉村規劃提升工程為抓手,對全域鄉村的空間形態、產業佈局、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進行全面規劃。推動西控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打造西控區域經濟升級版,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要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要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注重解決部分鄉村和社區沒有村醫、農村師資力量不足、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不完善等農民群眾最現實的民生難題。重點抓好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精準幫扶,一戶一策,幫助他們解決好實際困難。

要加強建設力量集成

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的大突破。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反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和畏首畏尾。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要提高政策研究和供給的針對性、有效性。西控區域各相關部門要樹立鮮明目標導向,拿出 “走在全市前列”的氣魄和行動,全力以赴落實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要優化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再造政府服務流程,完善“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的行政審批流程,引導更多市場主體進入“三農”領域,加快城市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流向農村。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要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重視宣傳發動、民主決策、實事惠民,廣泛引導動員群眾參與到鄉村建設上來。要針對當前農村人口結構和地域特點,開展各種個性化、差別化的組織建設、設施配送和文化活動。推進菜單式、訂單式服務,辦好一批文化惠民、服務群眾的實事,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探索建立農民群眾文化需求跟蹤反饋機制,制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績效考核制度,並讓農民群眾參與到績效評定中。要發揮鄉賢的積極作用,研究探索有效方式和渠道,讓更多鄉賢在鄉情鄉愁的聯結下,以項目回遷、資金迴流、人才迴歸等多種形式助力世界優美鄉村建設與發展。

西控≠不發展,細品成都發展規劃十字方針“西控”篇。


要發揮智庫的支撐作用,以社會力量構建鄉村扶持體系--創意農業智庫行動,在文化振興上下功夫。建設創意農業智庫,是提高“三農”工作戰略性、前瞻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支撐。通過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匯各方之智,推創新之舉,補發展之短,揚鄉村之長。要牢牢把握農村先進文化方向,聚焦扶貧扶智難題,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理論創新,科學佈局,構建創意農業新型智庫群,充分發揮思想庫作用,不斷豐富和完善鄉村振興思路,推動傳統鄉土文化和現代城市文明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具有天府韻味、體現鄉情鄉愁的成都鄉村文化。成立推進優美鄉村建設的農業農村專家諮詢委員會,圍繞農業農村重大決策部署需要,開展戰略性、方向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服務於成都農業農村決策諮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

“西控”,就是提高產業准入門檻和產業發展層次,保護西部生態田園城市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