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僧、僧寶的概念

“僧”指集體、僧團(僧伽),‘僧人’指個體。在僧人中,又分‘聖僧’和‘凡僧’兩類。‘聖僧’指見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從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還有戒性純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別。作為供養、求戒、求法對象的僧人,凡是僧團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正學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為‘三寶’之一的‘僧寶’,是指見道以上的聖僧。見道以下僧人,無資格稱‘僧寶’ 。

心密二祖王驤陸對僧的解釋:僧者,眾也,有德之眾也。如和尚一人不能稱僧,必四人以上,乃可稱僧,有十人僧,二十人僧,且必是有德行者。即居士有德者,合眾亦名為僧。凡和尚不知佛法,不明心地者,不得謂寶,以其離佛法也。我人恭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覺此名佛,軌此名法,和此名僧。此指耶,指何物耶,曰心寶而已。

摘錄網絡上關於對僧、僧寶正知正見的資料進一步詳解如下:

(一)僧伽的名稱和概念

僧,是古印度語“僧伽”的簡稱。“僧伽”Samgha其義為“向善”,通常指出家的“僧眾”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人團體”。

“僧人”分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

沙彌是Samanira的音譯,義為“從善”;比丘是BeuKsu的音譯,義為乞食行善之士“。”沙彌“和“比丘”是受戒的層次高低的差別,如沙彌要守36條戒,比丘要守持253條戒。近事男、近事女要守5條戒。沙彌尼比比丘尼由於性別關係,防護自身的戒律規定更多,要求更嚴。

佛教有出家、在家兩種弟子。出家弟子的主要特點是過獨身生活,不結婚,在家弟子沒有這條戒律,其他根本戒都大致相同。沙彌、比丘犯了淫戒,若不懺悔,且重新受戒,就沒有資格穿僧衣,充當僧人,也沒有資格繼續住在寺廟的資格。所以僧人和俗人的主要區別不在穿什麼樣的衣服,而在有無清淨戒體和戒行。在家弟子又分受戒弟子和未受戒弟子。在家受戒弟子要守持五戒,即殺、盜、淫、妄言、飲酒。不受戒弟子包括信仰三寶的一切人。無論出家和在家的弟子,十善戒是最根本的戒律。在末法時代不犯四根本戒就算是戒體清淨的好僧人,但嚴格按律檢查,能嚴守四根本戒的僧人恐怕也不多,所以佛教界對末法時代的僧人稱做“僧像”,意思是“外形像僧人,實非僧人”。

僧人是佛教弟子中的職業修道之士,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繼承人,是堅持、保護、弘揚佛法的核心力量。僧人的思想言行,必須合乎經、論、律的原則。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謙虛、真誠、無貪等崇高的德行上,應使眾生看到佛的形象。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佛教存在不存在,主要看佛教僧團組織存在不存在,看戒行存在不存在。戒行是僧人的標誌、佛法的標誌,若戒行不存在,就等於僧人不存在,佛法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金碧輝煌的寺廟佛像,也無濟於事,只會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罷了。現在很多寺院不重視戒律,不重視聞思修,只重視修寺造佛,是本末倒置,這樣做對佛教的發展起不了作用。

(二)僧人的分類和層次

僧人共分為聖僧和凡僧兩類。三乘見道以上的僧人稱聖僧,見道以下的稱凡僧。凡聖的界限是見道。證得見道就是破除“見惑“,生出了無漏智——見道現觀智。見道智慧也稱”超世第一智“,也就是說得了見道,獲得無分別的現觀直覺定中智慧。現在連“巫婆”、“神漢”、“氣功師”都講“開悟”,據說他們的這種“開悟”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聽聽報告或者參加幾期學習班,雖弱智如動物者也能輕而易舉地“開悟”。但佛家的“開悟”沒有這麼容易。在開悟前要經過幾世的善行和禪定、智慧的艱苦修煉,要經過三級資糧道和四級加行道。就密法而言,開悟見性的層次也屬於圓滿次第的第四支——光明心生成階段,即臨近成佛階段。這種見性開悟是自己修德、修止觀的結果,外力加持之類起不了任何作用,更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個別人手中的“專利品”。未開悟前的任何善行和智慧覺悟都是有漏的,屬世間範圍的,開悟之後就變成超世的、彼岸的功德和智慧,在定中才有無漏智。從僧人的層次分,開悟之後就是得道聖僧,再不會退轉下墮,再不會產生違戒的惡行,已具有自生的息惡揚善之戒體。這種聖僧按乘分,有聲聞、緣覺、菩薩三種聖人;按道位分,聲聞、緣覺有四位,四果位八級聖僧,菩薩乘有一地到十地的十個層次的菩薩聖僧。“三寶”中的“僧寶”指的就是聖僧,不包括凡僧。

凡僧又分入道凡僧和未入道凡僧。入道凡僧是指進入資糧道以上的僧人,共有七個層次,即低級、中級、高級三個資糧道和暖道、頂道、忍道,世間第一法道等四級加行道位的僧人。入道的標誌是正信皈依三寶,發菩提寶心,嚴格持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實行六度,為進入資糧道;修禪定九住心,達到一心不亂,身心輕安自如,為進入加行道。

未入道的凡僧,是指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一般僧人。在未入道的一般僧人中又分上、中、下三等僧人。雖未入道而心念堅定、戒行純真、堅持戒定慧學修者為上等未入道凡僧;“三學”修持雖然差,但信念堅定,能嚴守五根戒者為中等未入道凡僧;連信念堅定、嚴守根戒這點條件都達不到者為下等或者等外凡僧。若為佛門僧人,雖入不了世間二正道(資糧、加行),也應當爭取到中等以上的凡僧,決不能做下等或者等外的“像僧”。出家而不守戒,白吃信眾的供養,這種人是佛門的“蛀蟲”,阿鼻地獄中對這種人留的“席位”最多,不可不慎。

皈依的標誌不是“皈依證”,僧人的標誌也不是“光頭”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質和戒行行為。見道以上聖僧菩薩,未必都是剃光頭、穿僧衣的。密宗中的出世護法、勇士、空行等均屬於“僧寶”。在家的密法成就師,如瑪爾巴、米拉日巴和印度的德洛巴、那若巴等人怎能說不具備聖僧的資格?漢地的濟公和尚,飲酒,吃狗肉,不注意儀表,但誰能說他不是聖僧呢?在佛經中有個故事,有一次佛在向眾比丘說法時,一位身穿華貴的俗家服裝,佩戴珠寶瓔珞的貴族男士來到了佛的身旁,佛很尊敬地請他坐在自己旁邊。法會結束後眾比丘議論紛紛,大伽葉對佛說:“一個在家的貴族,為什麼讓他坐在眾比丘的上席?”佛說:“你們別小看他,他就是文殊大菩薩。”面相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相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這個道理。

(三)“僧寶”的定義和概念

僧人和僧寶含義不同,前邊已經說過。那麼,什麼是僧寶呢?按《寶性論》規定:具備斷悟八德的聖僧為“僧寶”。

僧寶的八德是:如理見,如量見,自我見,離貪見,離滯礙,離俗氣,悟德,斷德。分別解說如下:

1、如理見——“理”指事物的法性,“如理見”就是明見“人無我”和“法無我”的究竟空理。人法無我的性空之理,見道破除見惑就能獲得。在見道的如理見和佛地的如理智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有所見範圍有限和無限的區別。佛在一剎那能見一切事物的法性,在見、修二道還無此神能。

2、如量見——明見因果善惡報應等各種事相的智見。見、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五眼、六通等明見事相的智能,比世俗智見高得無法相比,但與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又遠遠不能相比。見道以上的事相智和佛地的事相智,在明見如幻的事相方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如量智見”。

3、自我見——見道以下未悟的眾生,悟不到自性,見不到自己的 根基和道的層次,眼前漆黑一團,開悟見性之後,慧日初生,明見自己和他人的根道因緣果報,有了自度和度人的條件,才有了被稱為“僧寶”的資格。

4、離貪著——“貪”居諸煩惱之首,有貪就有嗔恨,其他煩惱均從貪嗔而起,因此,“貪”是罪魁禍首,故在佛經中常以“貪”代表諸煩惱。這裡所說的“離貪著”,就是指見道以上實際破除煩惱障的解脫境界,在見道以下沒有破斷煩惱的能力。僧人最主要的一條是 斷決貪慾,但真正破除貪慾,需要達到聖道位。

5、離滯礙——破斷所知障。俗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世俗的智慧所見非常有限,是因為障礙太多。客觀上有時空障礙和物性障礙,主觀上有許多認識功能障礙和意識形態障礙。所知障主要是一種虛妄執著。“滯”就是智見的“目光”滯留在某一點上,思路不能開闊;“礙”就是阻礙智見的深度和廣度。“所知障”就是 阻礙智見,使它不能“暢通無阻”。真正的智慧暢通無阻,“無滯無礙”是佛的境界。但見道的解脫道位上已破除見惑所知障,按中觀自證派的觀點,十地修道中二障同步破除;按中觀駁論派的觀點,一至七地破除煩惱障,八至十地破除所知障。但總的說來是聖道位上破所知障,所以說“離滯礙”。

6、離俗氣——即菩薩道聖僧,不但沒有貪戀世間幸福的“貪慾”,也沒有小乘人的那種缺乏利眾慈悲、追求自享寂靜涅槃之樂的“俗氣”,即低級趣味。這條說明大乘聖僧的大慈大悲心、菩提願心和行心等不同於小乘僧的功德。

7、悟德——包括偶上述德性一至三條在內的智慧正見功德,即道諦功德。

8、斷德——包括上述德性四至六條在內的解脫功德,即滅諦功德。

從見到道到十地的菩薩來說,悟性智見並未達到究竟圓滿,破斷也並不完全徹底,但正處在斷悟的某個階段上,所以仍可以視做具有斷、悟二德。

從上述八條德性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僧寶”的含義。

(四)“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的含義

“同體三寶”和“異體三寶”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是指佛法僧同體和佛法僧異體。佛法僧同體,是指一身具備“三寶“的條件,如諸佛都是一身具備三寶:佛的斷悟境界是“佛寶”;佛的大慈大悲心和智慧神能是“法寶”;有生命的佛體是“僧寶”。“師三寶”也屬同體三寶。佛經中說佛涅槃之後,以師為佛,以師為“三寶”,恩師無論具備不具備前面所說的三寶功德條件,但作為弟子應該將師父視為同體三寶。這是因為,師向自己傳授佛法如佛,師的思想品德、修證境界是法,師如親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這是從顯宗的角度說的。從密宗的角度上講,應把給自己施教、傳法、灌頂的根本上師看做是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傳遞給自己的眾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聽到言密,心能體會到意密,這比抽象的無形的佛更具體實在,而在直接得到言傳身教這點上,師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師的功德受益與佛相同。這就是“同體三寶”之義。

“異體三寶”是指佛法僧非同體關係,如釋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薩,十二大弟子為僧,是僧佛異體,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單指釋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法身。這種相互獨立的佛法僧,就是“異體三寶”。

第二種含義:“同體三寶”是指自身三寶,即“果三寶”;“異體三寶”是指身外三寶,即“因三寶”。

“果三寶”是皈依三寶所要達到的目的。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是成佛,要想實現成佛的目標,就必須“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徑是拜師、學法、用法,即聞、思、修。第一步是獲得知識理論,第二步是把學到的知識理論用在實際行動上,就是讓佛法在心中紮根發芽。當佛法開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為方面起作用時,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覺行動。學佛法未能引起自覺行動前,仍屬於身外之法,是“藥方”不是“藥劑”,光有“藥方”沒有“藥”或者不吃“藥”是治不了病的。依法皈依,發心,行善,修止觀就是進入世間賢道、善道,當止觀修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爆發出見性現觀智,見惑像黑暗遇到燈光一樣消失時,便是進入超世間見道。從得見道起,自己成了“僧寶”,也有了“法寶”,即在三寶中已經有了兩寶,再進

入修道,經過十個層次(十地)完成十般若行,斷除修、惑二障後便成佛。成佛後便自身三寶具足,就算完全實現了皈依三寶的目的,故稱“果三寶”。

成佛是清淨自性擺脫沉昏迷夢,從內心覺醒的自生成果,這清淨自性是成佛的自身的菩提種子,是內因,無此內因當然成不了佛。但內因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生長髮芽、開花結果。這眾生的菩提種子生長髮芽的外因條件,是佛法僧三寶的作用。這種所依之“法”、說法之“佛”、同道相助的“僧”與修行之人是異體,即皈依者與被皈依者的關係,這種“三寶”稱做“外三寶”或“異體三寶”。成佛首先要靠“外三寶”,皈依外三寶是成佛的外因,因此也稱“因三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