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世界各国草药治疗的方法融汇到中医的门类里是否可行?

东来小哥


这是最有用的事,呜呼哀哉,谁来做? 《人类基因大全》《地球本草纲目》《人间果蔬基因》《海洋生物大全》《地球林木基因》《化生生物基因图谱》《大气层质换图谱》《地球禾稼大全》如今的条件可写《八库全书》,那才叫文化自信。才会自立于世界之林。


司浃辰


中医不解决理论问题,不解决标准问题,无论如何变换花样,都是徒劳!

理论问题解决的是,药物作用机理;

标准问题解决的是,统一诊断和统一用药。

中医药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能治病?说不清楚怎么治的病?把世界各国草药治疗方法融合起来,有个卵用?

这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技术行业,离开科学认知能够发展创新的。

医术,作为一个技术行业,也不例外!


三月森林


中医不是草药医,依靠所谓验方治疗疾病。中医依靠独有的理论体系治疗疾病。只要符合中医理法方药的手段都可利用,不仅是各国草药,包括现代医学的一切手段。但是其指导思想和诊断方法是符合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治原则。16世纪的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载有药物1892种,包括植物,动物,矿物,收集医方11096个。显然这些方药是民间收集而来,而不是自己独创的。但他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就是按中医药理论,对这些方药进行了归纳考订,留存补遗。李时珍没有地域门类的偏见,只要能治病救人,皆可为我所用。及便没有亲自用过,也留存备考。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清代就翻译成多国文字传遍欧洲。李时珍凭一己之力就可做到,现代有这么发达的科技手段,更应该能做到。


梅里一了


当然可以了。中医把药物分为四气五味,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都按这个归类,不偏执的作为食物食用,可以长期用,偏执的可以纠正病机短期使用治病。同样是人参,产于山西上党的为党参,能同时补气补液,产于东北长白山的人参,用于补气,产于美国的,也叫花旗参,主要用于补液。同样是植物用它的根、肉、皮、枝、叶、花、果等,外国的植物也是这样用。外国的治疗方法当然可以融入中医,因为中医讲究容容,本来就是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医药学像融合产生的(《黄帝内经》有讲解这个的),外国中草药可以融入中医,但中医药不容易融入外国,这是思维方式决定的。


我是执业兽医


理论上世间万物皆可以为药,只要性味针对合适,都可以治病。前人如张仲景常用粳米,稻穗,小麦等普通粮食作为药品药引,明代李时珍更把药物扩充到各种动物类粪便。其实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娴熟的中医生他常用的药物也就自己所熟悉的那么几十种就可以通治百病了。中医治证,西医治症,中医把症进行了归类形成了证候,不管什么症状只要符合这个证候就可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而西医通过各种症状再进行细分治疗,讲究同病同治,然而人有千百种,病有万千种,每天追着病跑,流散无穷。中医难,难在识证,不在药物。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有离散有总结,终归本人看来,药不在多,熟练为要。内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食疗脉医


能把中国的上万种中草药用好就不错了!能在药店推广治疗疑难杂症的中草药就功得无量了……!


瘋老頭子的瘋話


应大力弘扬中医药,这是我们的国宝,是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实践检验的。这次‘疫战’又经过‘考验’。实践得到证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用的是中药,也证明中西结合治‘顽疾’之疗效。因此,借机把中医药推入世界,大有必要!


大兵世彖


不仅世界各地的草药,就连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象西药,曾经作药学研究过但最后没有形成药品的西药,食品添加类化合物等等都应该辨别性味,对于对经络有作用的可以补充到药物备用之中


神农巫辰


不止草药,化学药物也可以纳入,张锡纯《衷中参西录》就把西药纳入中医体系中,临床效果很好


梅雪儿1128


以草药即自然物质入药治病的医学可归为传统医学;就如同文字发展一样,各国在传统治疗上亦走着不同的道路;除了中国成为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外,其它国家均走上拼音文字道路,这与民族的社会认知的方式、方向与层次不同有很大关系。

中医发展与文字发展也一样,尽管草药医治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但中医有着自己独特的整套医理基础,遵循“天人合一”自然规律,遵从五行对应运行机制,遵守阴阳平衡中和原则,建立起合理的全方位的宏观医学理念;有着神农尝百草的经验积累的沉淀,有着中医中药相辅相成的相互支撑,药材归经明确,经方典范实践证实稳固,所以,中医理论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完整完美的经验医学,绝无仅有;而世界各国草药方子依据的医理与中医开方医理存在着必然的不同,甚或有冲突;一并融汇收纳是不可能的,至少是盲目的,不安全的。

但中医又是一个十分包容的医学,总是站在宏观的高度以人为本;因此,对外国传统草药方子经药材药性鉴定及方子医理评议,取其精华可用部分,为我所用也是有可能的;在中药材中就不乏外来药材的釆用,如西洋参,就源于美法地区;这足以看出,中医海纳百川的襟怀,并不是绝对排外的;只要有利于中医发展的,都有可能兼收并蓄,丰富自己;中医并非一个固步自封的医学,这也是中医能延绵数千年而不衰的功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