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时候自己成了白痴而不自知

17年的时候就有战友给我推荐了2007年由王志文和左小青出演的电视剧《天道》,由于注意力>时间>金钱这个概念已经深入骨髓,我格外吝啬自己的注意力,一直没有允许自己去看,原因是有花费注意力后收获不大的担心;最近币圈又有许多战友提及《天道》又恰逢春节休假期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决定欣赏下这部剧,算是春节给自己的小憩;我先从《天道》的精彩周边视频看起,没想到此剧中的很多观点深深的触动了我,之后我又把24集中精彩部分一一过一遍,觉得意犹未尽,又倒序把24集过了一遍,我喜欢这种能够触动我并能引发思考的发人深省的好剧。


《天道》简介:

年轻的女警官芮小丹(左小青 饰)通过朋友结识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王志文 饰),并受托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丁元英异于常人的性格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才华深深吸引着芮小丹。 借由对音乐的共同热爱和制备音箱的契机,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恋爱关系,并结识了几个古城的音乐发烧友。发烧友看中丁元英的奇才,想要利用他的才华帮助自己的农村老家脱贫。而小丹也希望丁元英用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农村写一个神话,作为送给她的礼物。 丁元英答应了小丹的请求,带领几个发烧友重出江湖,给音响市场带来了巨变的同时,也生动的演绎了所谓天道的“道法自然,如来”。可是他的礼物完成时,那个收礼的人却已不在身边(芮小丹执行任务牺牲),他也有自己难以出离的天道。


触动一:

有很多时候自己成了白痴而不自知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丁元英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在处理“孝”的问题上因他的“离经叛道”与亲人发生激烈的争执。


丁母: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啊?丁元英: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我出生在80年,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很强;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而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老弯着腰,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我自小被这种观念束缚着,我天天想着还债,在照顾父母方面都是责任和义务占到第一位。


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这个年纪既是父母的子女,也是子女的父母,我不想束缚子女,也不想被父母事缚;养儿防老让我想到生二胎及养育孩子这两个问题,前者我犹豫好久,不断的找寻答案,但我确定的是如果我生二胎是想再次体验养育孩子带来的乐趣,绝对不是养儿防老;后者在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课上找到了答案,在贫穷的社会养育孩子要考虑存活率、孩子通常也是体力劳动的补给,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富裕程度的增加,孩子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因为质量提升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要远远大于数量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所以得把钢用在刀刃上,得集中资源培养数量较少的孩子。


触动二:

有很多时候自己成了白痴而不自知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叶晓明放弃股份,格律诗的诉讼事件,让芮小丹开始思考。


芮小丹: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丁元英: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的前途在哪儿,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就有了价值,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缺的就是这双眼睛,你需要的也是这双天眼,是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再颠倒回来,不管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深意,这就是钱,就是名利、成就、价值、随便你说了什么。


看到芮小丹的这句话,就会关联到币圈的投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手的点拨很重要,但更多的功课是要自己做的,而且还要在投这个动作之前就得把功课做好;觉到悟到已很重要,但只有做到才能拿住,也就是最终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想想从17年6月一起入圈的战友,有的人赚了几千万,有的人原地未动,有的人亏本后直接下车了,为什么?区别在于有人深刻认识到区块链的价值后并大胆行动 了,丰厚的收获是其应得的。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之前我是知道的。在2015年10月22日《投资理财基本功:对周期的清楚认知》的文章中,笑来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写到:而我尽量写出来的都是关键节点,属于“道”的内容,至于属于“术”的内容,需要读者自己开始学习、研究与磨炼。这是我在币圈第一次接触“道”、“术”这两个字眼,而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可以“举一反三”;现在看了《天道》,发现这个道理在股市能用,在币圈也能用,在好多领域都能用,而我换个领域就好像从来不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道理一样,我这不就是笑来老师说的白痴么,道理貌似都懂,根本做不到“举一反三”啊!我现在真相还没弄明白,离把真相颠倒过去再颠倒回来的距离甚远(捂脸)!


触动三:

有很多时候自己成了白痴而不自知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什么丁元英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挖出一个陷井,为什么乐圣公司能眼睁睁地跳了进去,为什么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与肖亚文面对同一个事实,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断,从整个格律诗事件里,我没有看到丁元英有让人感到神奇的招数,每一件具体的事都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普通事,他的确是在公平,公开的条件下合理、合法的竞争,没有任何秘密和违法可言,我要的神话在丁元英手里却表现的如此平淡、简单,原来能做到实事求事就是神话,由此可见,人要做到实事求是有多难,而做到的人却成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的人,这个礼物不是神话,是觉悟


芮小丹的自问,让她觉悟了丁元英的神话。实事求是即真相。由此我想到和菜头也曾用“一个试图找寻世界真相的人”来定义李笑来;Ray Daliod在《原则》中也“言无不尽”描述成功的秘诀: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两人都创造了属于他们各自的神话,在这里竟让我感觉是如此的相通。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次,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式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丁元英所关注的文化属性里,可以看到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下众生的命运。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我在想作息有规律、锻炼有规律、事物发展有规律、市场有规律、经济运作有规律、世界发展有规律、投资有规律、周期有规律……有这么多的规律,我有做到顺应规律、利用规律、为规律制定对应规律吗?


思考中……脑中闪现丁元英的《自嘲》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PS: 如果您也有触动,期待您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