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民靠燃烧什么做饭的?

李歌162501755


虽然这个问题比我的年龄都要大。但是大概也知道一些。

父母出生在60年代,那个年代做份的灶具一般都是烧柴的。我想大多数农村的应该都知道。我们叫这样的灶叫“柴灶”,有烟筒。自古我们中国就是农耕大国,我想从古到今很多地区农村都还有保留这样的柴灶。从古代很多诗句里面也可以看出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袅袅炊烟唤儿归

等等

这就是问题答案了,烧干柴。根据我过地理分布不同或者每个地区的柴不一样,大多应该都是甘了的树干,为主。平原地区种植蔬菜或者谷物等可以烧 蔬菜杆(辣椒杆,茄子杆,玉米杆等等)

山区就简单了,太多的树干可以烧。


老赵种菜


对于一个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最有权利回答这个问题了!

看了前面网友们回答的问题,都对!有烧柴的,树叶的,烧煤的,等等。

但是你们不要忘了,那可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计划经济时期,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得安计划分配!当然稻草和麦桔杆也不例外!有一点经验的农民都知道,一亩地所产的稻谷和稻草的份量是同等的。也就是说,生产队时期,每亩地最高产量约600斤,那么一亩地的稻草同样也是600斤左右。

而那时为了耕田,每个生产队都饲养着4到6头大水牛,稻草可是冬天喂牛的主要饲料!所以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分口粮的同时,也按口粮同时分稻草。那时绝对没有电器化,一天三顿全靠柴来烧煮,分的那一点稻草麦桔杆跟本不够烧一年的!农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拾树枝,树叶,割白茅草,甚至用牛粪巴在土墙上晒干来当柴烧的!

本人前面有两个哥哥,那时候他们正值青壮年,有最好的玩伴家不够烧的,说好了晚上带上肩担和绳子,到别的村庄的生产队去偷,几个人每人都挑上一担,回来后主人家早已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在等候了。就这样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在大家互帮互助之中,慢慢地熬到了生产队解体,随着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柴火也逐渐地被电器和液化气所代替!人们再也不用为烧材做饭而烦恼了!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六、七十年代,我正在农村插队,对这个问题有权作答。

当时的苏南农村,国家不供应煤炭,农民做饭的柴火全靠地里农作物的秸秆。

本来,农民靠秸秆做饭,勉强够用,但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几个原因,使农民的柴火非常紧张。

大量知青和城镇居民下放农村,他们的柴火就靠从众农民头上分得。我插队的生产队60多口人,从苏州来知青2人,从本县浏河镇来知青3人,由于单独起伙,柴火根本不够,还要比农民分的多才够(农村本来对单人户就比多人户供柴要多)。

农民建房买砖,都要用柴火去换,仅仅有钱还买不到砖,因为农村的砖瓦厂搞不到煤炭。

农村养猪原来是一年养一头,国家号召农民多养猪,但饲料全靠农民自己解决。江南农村,地全利用了,加上常年积肥,猪草根本打不到,只能靠柴草打糠。

柴草紧张,农民的生活就更苦了。我们队里的农民,一年到头都不喝开水,口渴了,就喝井水,井水冬暖夏凉,这也是大自然的恩赐了。


宁俭堂徐


有时候烧火做饭,赶上风向不对,或烟同不顺时候,唉!弄得满屋都是烟。试想一下,堂屋的房顶,长期的受到烟熏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哪一个农村的孩子没有拾过柴,哪个没有烧过火!其实挺怀念小时候的,几乎冬天的下午,放学回家的孩子,都成帮结伙的去拾柴。在地里嬉笑打闹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说说你们小时候什么样子,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





农民身边事


六七十年代农民烧什么?我是从那年代过来的。那时候是集体化一一一人民公社一一生产大队一一生产队三级核算。我们生产大队是山区,主要种植莜麦(燕麦)土豆,亚麻。莜麦杆喂性口,亚麻杆到每户分一百斤,社员们做饭烧炕全凭拾牛马粪晒干后作燃料。一个生产队(五六十户)只有两辆马车去大同拉煤,一个冬天每户才分的二百斤大同煤。那时候气候比现在冷的多,尤其我们山区,大雪,纷飞,北风怒吼。气温经常在O下三十多度。而且家家都是土皮房,门窗又不严实,地下的水缸经常冻冰。隔三差五就得用开水化一次。小孩子在家冻手脚是平常事。每年冬天真是难熬。


天高云淡839


对不起!邀请的几十个题目没有回答,而此题目是主动回答的!

我是55年生,记的上小学到初中毕业,我在秋末冬初的时节里都要早起去扫树叶,解决家中的作饭燃用问题,每年都冻坏双手,我也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坚定了我将来要解决农民的燃用问题!

我73年高中毕业后76年参军入伍,服役7年82年退伍。在部队期间,每年冬季和少年时期一样双手都会冻伤,严重时流水。记的当年有一位71年四川的苏福祥老兵,看到后急的自己掏钱去买冻疮膏给我用。入伍第=年当班付,后自荐任连队专职文化教员近五年,多名战友考入了部队院校,喜闻已有升为将军,是战友努力的结果。

我在78年以后让将退役老兵学会l一2门实用技木,顶住压力让老兵们学习电焊,拖拉抗驾驶等受到老兵们的欢迎。由于在京的便利,我及时向中国太阳能学会投搞并利用假日去海淀太阳能实验厂学习,在关于太阳灶锅架自调水平的一点见解受到了学会表扬并做为编外会员定期寄送资料给我。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82年退出现役,83年被县政府召去(因本县承担国家试点项目)做技术员,(因县领导承诺长期任用……)。从此保持一个战士的忠诚出色的完成了承担的各项工作,获省退典,上报纸,上中央电视新闻,职称等。

九十年代发现,自已奋斗努力的结果一一在华北平原普及较高的新型暖炕(由于电磁炉,煤气灶的普及),基夲止都改为熰炕方法取暖,而直接结果是烟气排放严重(单项熰炕烟排增加近3O倍)。地暖,土暖气燃煤的普及,我京津冀地区采暖季雾霾很严重!

功名无敢乐,罪过已眼前!如何让农民又省钱又采暖呢?新式带散热板的暖炕只要农民不熰炕,用桔杆(树枝)加工后的一次加料能燃2一3小时也可(正常燃烧烟气排放没问题),如果制作一器械,一次装料能用3个月左右,省工,省力,卫生!用十几年的时间,“炕箱式秸杆(树枝)汽化器"获国家专利。如何全面解决华北广大一般农村面临的重大治污问题,至2014年左右,一项利用生物质能十太阳能的"新能源综合体改造治理方案"开始向国家有关单位投送!


李俊业2


我是胡葱煲鸡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仅仅只有60,70年代的人,2000年之前我们这里的村民,都是烧的材火灶,其中稻草和野草用来引火,树枝和木材才是正材。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我和同村的所有玩伴都会在回家的路上捡被风吹下来的树枝和木材,一般到家会有一小捆,有时间,会去树林收集树叶,用来引火,记得水沙树的叶子用来引火效果最佳,一是耐烧,二是烧起来还有股香味。


现在都是烧气了,方便快捷干劲,比烧材火进步了许多,不过也看不见以前炊烟袅袅的场景了,有时候,得到一些,总会失去一些,只剩下些许回忆。


小龙虾晒太阳


我是秋水,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父母虽然都是有工作的“公家人”,可是工作单位在最基层的公社,很长时间单位没房,租住在当地农户家中,日子过的,基本上和农民是一样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足以说明它在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柴烧,意味着灶底断火,只能茹毛饮血。虽然我们家当时能够得到配额的煤炭,但是那时我奶奶、姥姥、两个舅舅、两个姨娘和一个堂兄都跟我们一起生活,他们不是“商品粮户口”,没有配额,所以很大程度上,全家仍然和当地农民一样,靠烧柴吃饭。

那时柴火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收割后的庄稼棵,如麦秸、蜀黍杆、棉花柴、豆杆、芝麻杆,红薯秧,等等。再一个是野草,像疙巴草、老驴拽、蒿棵子……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杂草,割回来晒干,就是上好的燃材。还有一个是树枝,每到冬天,就有人把树干上杂乱的树枝砍下来,折成段,晒干后打捆,码成垛备用;有粗大的树枝,还要用斧子劈开来;有人把砍伐掉的树木之根从土中掘出,经年风干,到冬天点燃,一株树根几乎可以撑一天,放在堂屋里,一屋暖和。山里人比平地人还多了一项好处,那就是有“林子”作为燃材,所谓“林子”,就是山坡上成片成片生长着的杂木,多是蓬乱而弯曲,不成材,只能烧火。

柴火的品质不同,用途也各自不同。比如麦秸、野草等柴火,质地柔软,称为“瓤柴”,特点是易点燃,但火苗比较虚,一般用作当引火,煮稀饭烧水之类;蜀黍杆、棉花杆、豆杆、细树枝之类,称为“杆柴”,火稍硬,不易点燃,一般馏馍。炒菜时使用。林柴和劈柴,是硬柴,不用大把的引柴,根本无法点燃,但是火头硬足,又耐烧,是最好的燃材,除非蒸馒头、煮肉,轻易舍不得用。

农村最常用的柴火,还是麦秸。现在秸秆几乎是收获后的累赘,而那时候却是农民的宝贝,不仅粮食要颗粒归仓,而且秸秆也绝不轻易舍弃。队里的场面、平整而宽广,除了收打粮食那几天,之后常年就是一座座如小山般的麦秸垛,有圆形垛,也有长形的“马头垛”。这些麦秸,平时供队里的牲口食用,冬天柴火紧张时,也分给给社员一些做为过冬的燃料。

农家烧些的炉灶,称为地锅。由几个部分组成,炉膛、前锅、后锅、气眼、有的还有风箱。炉膛自不用说,就是放置柴火的部位,在锅的下面;前锅是做饭的“主锅”,而后锅则是利用炉膛的余火,温水或保温的锅;气眼就是烟囱,从炉膛后端向墙外通出,再用砖砌成中空柱子,竖直立上厨房房顶。

小时候特别喜欢烧锅,特别是冬天,猫在灶口前,一把一把地往炉膛里填着柴火,看着火苗在炉膛里翻卷变幻,觉得好有意思。有时候心血来潮,将几块红薯扔进去,等饭做好了,红薯也被烤得焦熟,掰开之后,香气四溢,一口吞下去,甘甜若饴,美得连舌头都融化了。

那个时候,农村人吃饭烧锅,就是这个样子。现在想想,还真有几分怀念呢。


秋水的动植物逻辑


七十年代初期,当时我们还在山西老家的乡下,那时我母亲做饭用的柴火是,我哥俩从地里用耙子整回来的细柴草,并从铁路上捡回的土炭做饭,因为,我家的房后不到二百米,就是京包线铁路。

而当年,还用不上用秸秆做饭,至于谈到当时的秸秆都去了那里,原因是,地里的秸秆,连喂大牲口还不够,那里还顾的了村民烧火做饭,并且,那个年月的村民,是特别的老实实在,就是家里有半大小子,也没有那个人动过用秸秆做饭的念头,同时,老师也常常教导我们,去爱护生产队的公共产财。

至于说谈到冬季的烤火用料,大部分为玉米柚并铁路上捡回来的碎块炭,但每无点炉子也有个时辰,早上起炕时烧半个小时,晚上睡觉时在烧半个钟点,就是后半夜冷,那也是毫无办法,艰苦,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最深刻的记忆!


李德才21


我生于1969年,上世纪70.80年代,家家都有地锅。农村一般以棉花秆,玉米秆,玉米根,树枝等为烧火做饭。小时候下学后,星期天,暑假寒假时都去拾柴禾也就是秸秆树枝,晒干垛好。厨房里时常有火柴,卖秸以备点火引火。春秋天有的还烧乏煤,也就是煤灰,乏煤参的煤土少,不耐烧,自己去拉,省钱,比秸秆好点!只有过年时买些好煤,也就是现在说的散煤做饭,取暖。好煤烟少,不呛人,耐烧!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农村烧煤球的多了。烧秸秆的少了。没人也没时间去拾秸秆了。煤球有的自己加工,有的买现成的。做饭也快,也比较卫生,但冬天容易诱发煤殉!进入新世纪,液化气,电磁炉,天然气,电饭锅等安全卫生清洁的新能源,新厨具进入寻常百姓家!过年时或老年人还偶尔烧柴火地锅蒸馍,很好吃,有面味!现在尽管怀念感慨当年的生活,但不愿也没时间去捡柴火秸秆做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