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從近年來黃顙魚的培育情況分析,全國許多地方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苗種供應與捕撈問題日趨嚴重,使得整個黃顙魚養殖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於黃顙魚雌魚的懷卵量較少,而雄魚的精巢樹枝狀結構使得人工催產之後難以擠出精液,因此只能殺雄魚來採精液,然後進行人工授精。但是大量催產後的雄魚發情難以控制同步,可見黃顙魚的人工繁殖技術較為複雜,效果不佳,難以形成規模化繁殖。而且傳統的捕撈網具費時耗力,捕撈效果不佳。因此繁殖與捕撈成為黃顙魚養殖過程中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本文將針對黃顙魚養殖技術優化進行分析。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1人工繁殖簡化技術

具體操作方案如下:

首先,在養魚池塘口中架設產卵桶,位於池塘水層底部,間距為4m,根據池塘面積來架設不同數量的產卵桶。產卵桶主要是在瓦匠桶底部挖一個直徑約為10cm的圓孔,在產卵桶的底部固定平鋪的棕櫚片。然後將產卵桶懸掛在固定的竹竿上。產卵桶每天早晨提起,一旦有卵就提出魚巢放入培育池,然後重新將棕櫚片放入產卵桶中。構築長方形的水泥池作為孵化池,對底部進行平整與清理,完成後以棕櫚片鋪設,設置打孔軟管沖水。進一步保障水流與溶解氧,有效保障魚苗不會沉底死亡。再次,維持水溫在23〜27攝氏度,這是黃顙魚自然繁殖的最佳水溫,符合黃顙魚自然繁殖的習性。最後,為了實現產卵的一致性,可以在親本培育的時候將雄魚與雌魚分池培育,在繁殖期間並池配組。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2苗種培育

苗種培育分為幾個主要的階段:

第一,培育池的準備。一般來說池塘要求水深為1.5〜2m,保證較好的水源與水質,符合GB11067標準,分開每個池塘的進排水,便於排灌。增氧攝食根據0.3千瓦/畝的功率配備。魚苗放置前,應當進行消毒,在放置前10d,根據100kg/畝對生石灰進行化漿,對整個池塘進行潑灑與消毒。接著曝曬5d,消滅野雜魚與其他危害生物。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第二,苗種放養。應當從正規水產苗種場選擇孵化出膜的卵黃苗,應當注意這種卵黃苗無法平遊,容易沉入池塘底部造成危險。因此應當在育苗下塘之間一段時間,適當增加池塘水位,並將聚乙烯網布設在離岸邊一米的池塘邊。

第三,飼養管理。在池塘水邊假設食臺,黃顙魚具有喜弱光的習性,因此一般是夜晚浮游到水體上層覓食,因此在食臺的上方懸掛18瓦以下的節能燈,大約距水面上方1.5米處,有利於前期的夜間馴食。一旦苗體長到5cm左右,則改為浮性膨化顆粒飼料,並進行觀察和滾傈。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第四,水質調節。隨著黃顙魚不斷成長,體重也不斷增加,池塘的載魚量也在不斷增加,水質也會開始產生變化,水質調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應當根據水質與顏色變化,在每隔15d換水10cm,維持水體透明度在25cm左右。這樣會不斷增加新水,而且池塘中老水可以及時更換,溶解氧能夠進一步提高,有害物質也能夠進一步減少。

第五,病害防治。病害預防與治療是苗種培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作為無鱗魚,黃顙魚的藥物敏感性較高,因此選擇刺激性小、毒性不強的藥物是基本要求。一般來說可以選擇聚維酮碘這種溫和的藥物來對黃顙魚進行預防和治療,提高苗種的成活率。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3池塘養殖技術

池塘養殖技術的關鍵點如下:

第一,放養的密度。應當選擇規格較大的魚種進行投放,在相同的養殖週期內能夠養成規格更大、價格更高、效益更好的商品魚,同時還能夠縮短養殖週期,避免風險。

第二,在飼料的選擇,應當以正規廠家生產的黃顙魚專用配合飼料為主,飼料的質量對黃顙魚的體色、發病率、飼料係數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最終影響到賣相與成本等因素。根據不同養殖階段的需求,綜合分析黃顙魚的規格大小,選擇不同的飼料,特別是顆粒粒徑大小、蛋白質含量等營養成分應當配合黃顙魚的體長與口裂大小程度。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第三,水質管理。養殖黃顙魚的過程中,對水質管理有特定的要求。首先,高溫生長季節應當經常注入新水,使得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進一步提高;其次,增氧機的合理使用;最後,利用微生物製劑對水質進行調節。經過前人的實驗證明,自配EM菌製劑效果最佳,其優勢較為明顯,有利於培養,並且成本較低,還能夠進一步提高黃顙魚的商品品質。

第四,捕撈。當前一般使用底層魚捕撈網具,在池塘岸邊中間位置架設網箱,基於網箱為中心,利用連網拽行塘口一週,將捕撈魚趕入網箱收穫的專門捕撈底層魚的工具。這種網具的優勢在於節省勞力、成本較低而捕撈效果良好。一般捕撈只需要三四人即可,並且一次拉網捕撈率達到80%左右。

黃顙魚養殖集成技術,人工繁殖簡化方法,養殖戶不要錯過


4結論

本文所提出的通過人工創造自然繁殖環境的技術,使得繁殖技術進一步簡化,這些技術都是對當前黃顙魚繁殖技術問題的回應,希望通過這些方面的簡單研究有助於破除黃顙魚養殖過程中的困境,促進黃顙魚在國內外市場的銷量進一步穩定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