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中找对自己的位置?

最近特别想聊聊找工作这件事,或许刚毕业那几年太幼稚太顺利太不成熟,所以我对找工作这件事从不在意,也跟随自己的心意和当时的能力能很快找到喜欢的工作。后来这几年,我的社会阅历越来越多了,工作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对于工作却看得更加清晰了。

无疑,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不好,不知道你在找工作期间遇到了什么麻烦?尤其现在疫情期间,你还敢随随便便离职吗?你还能很轻松的找到工作吗?或许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何在职场中找对自己的位置?

这几年在工作上经历了很多事,我也学会了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冷静客观看待这个世界。现在的我,从来不愁找不到工作,可我担心自己的判断能力,公司资金断裂很快倒闭的太多,即使很多公司历时十几年规模巨大,但依然从未盈利靠投资人支撑,一遇经济不景气随意裁员。总之,我开始真正意识到商业的残酷性和公司的现实性,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社会上活的游刃有余。

想起一路走来的求职路,往事历历在目。有时候就在想,如果青春再来一次,我还能像当初那么勇往直前和歇斯底里吗?一起来了解职场里典型的四种角色,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找对自己的位置。

1.职场里的四种人

大多数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职场生活。说到职场,还会提到的一个词“团队”,这是职场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日复一日的职场生活中,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职场中是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如何找对自己的位置?

我们先来看看职场中有哪些典型的角色。不管什么领域的工作,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餐饮;不管什么类型企业,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不管多大的规模,是5个人、10个人还是100个人,一个团队里只有4种典型的角色:直接指挥者、间接指挥者、奉献者、焦虑的马屁精。

第一种角色:直接指挥者。

这类人非常好识别,从职位上就能看出来,一般是团队名义上的领导,比如经理、总监、老板之类的。这类角色一般不会参与执行层面的工作,而是通过发号施令来指挥团队成员干活。

有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形容直接指挥者和团队成员的关系。

有一只小鸟和一群兔子,他们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一片胡萝卜地。兔子不知道怎么去往胡萝卜地,但是小鸟飞得高,可以看到路线。小鸟不仅要告诉兔子往哪个方向走,还要计算兔子要跑多快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胡萝卜地。当兔子跑的慢的时候,小鸟会告诉它们要跑快一点。小鸟就是这个团队里的直接指挥者。

可以看到,直接指挥者站得高,看得远,是确保团队往正确的方向走的那个人。

第二种角色:间接指挥者。

这一类人的头衔和其他团队成员没什么显著差别,但是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他才是真正的指挥者。

还是用回小鸟和兔子的故事。这群兔子里,有一只兔子业务能力强、执行能力高、乐于助人。在大家的眼里很有威望,大家遇到什么问题和状况第一时间找他帮忙解决。小鸟也很清楚他在团队里的位置,也很器重他,具体到执行层面的事情会听他的意见。

这一类人通常不需要自己去做事情,而是把任务分派给其他同事,这样的人是团队里过得最滋润的。

这样的美差很多人都想做吧?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首先他需要得到同事的信服,其次要有直接指挥者的信任,而且还必须要有第三种人的帮助,第三种人即奉献者。

如何在职场中找对自己的位置?

第三种角色:奉献者。

奉献者是一个团队里最珍贵的一类人。他们的业务水平很好,甚至不会比间接指挥者的水平低。但是因为性格、资历、年龄的原因,他们选择默默地干活。一个合格的间接指挥者,要善于发掘和笼络奉献者来帮助他完成任务。

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关关就属于团队里的奉献者。她业务能力很强,干的活很多。但是你可能也发现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经常加班。而且在很多时候,奉献者并得不到直接指挥者的关注和重视,甚至时不时还会被第四种人给绊倒。

第四种角色:焦虑的马屁精。

“马屁精”是指那些为了达到目的毫无原则地取悦别人的人。而“焦虑的马屁精”,比一般的“马屁精”有野心,有心机,他们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迫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有时候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面有一个叫小董的就属于这一类角色。

唐晶进入晨星公司的第一天就把小董的上级凌玲解雇了。小董看到了机会,想要升职坐上凌玲的位置,于是她去讨好唐晶。

唐晶问她:“你会觉得我不应该开除凌玲吗?”

小董知道唐晶非常讨厌凌玲,所以很有眼力劲地说道:“应该啊,凌玲这个人工作能力是有一点,但是做人确实自私,只是我们做下属的平常都不敢说什么。”

实际上,小董跟凌玲的关系很好,但是她为了讨新上级的欢心,不惜诋毁前主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焦虑的“马屁精”了。

这样的人虽然听起来挺讨厌的,但是他们很会伪装,一般人不一定看得出来,有时候还觉得他们人很好,很热情。

2.我们应该成为哪种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是可以做一个间接指挥者。

如果你是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或者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领域,那么你应该先成为奉献者,踏踏实实干活,把本分工作做好。

接着,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间接指挥者,通过他的帮助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不管这种帮助是他主动教你还是你观察、模仿、请教得来的,这些都是很优质的经验。

而且间接指挥者在团队里的威望高,人缘一般也不错,跟着这样的人做事,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提高自己在团队里的影响力。

当你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在团队里有很好的影响力时,去寻找或者培养你自己的奉献者。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要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意思,而是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职场影响力。

一个合格的间接指挥者,要善于发掘和“笼络”奉献者。有一个不错的方法是,当有新同事入职的时候,你可以积极帮助他们。

当你对一个人的人品和事品都有一定的了解时,便可以考虑培养他成为你的奉献者。而且,相对于寻找奉献者,可能培养奉献者更加明智,因为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帮助了新同事,自己也得到了一个奉献者。

最后,让领导看到你、信任你,这个很关键。

如何在职场中找对自己的位置?

现在的企业管理越来越扁平化,基层员工见到公司高层领导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公司职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在一个开放式的空间里面工作。

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被领导看到,还是相对容易的。你可能会在茶水间、过道、电梯碰到领导,也可能有机会和领导面对面交流或者汇报工作。

很多人见到领导都恨不得绕道走,你可以从大方地和领导打招呼开始做起,慢慢地可以聊上一两句,也就是俗话说的混个脸熟。这样当你有机会或者有需要和领导交流工作的时候,更容易获得领导的信任。

除了以上这些,一定要学会识别职场里那些“焦虑的马屁精”,因为这类人可能会是你进阶为间接指挥者的绊脚石。

3.如何识别“焦虑的马屁精”?

如何识别“焦虑的马屁精”,可以简单理解成如何识别有心机的人。

两性关系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心机,可以看他在同性和异性面前是不是判若两人。一样的道理,在职场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心机,可以看他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是不是判若两人。

比如有一个小组任务,大家讨论和干活的时候,“马屁精”不怎么参与讨论,干活的时候也用各种借口不参与。结果和领导汇报的时候特别积极发言,好像事情都是他做的一样。

除了在同事和领导面前判若两人,“马屁精”还经常在会议上问两种问题:一种是假问题,一种则是真真假假的问题。

假问题是指那些答案根本不重要的问题。提问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场的领导听到问题后觉得他思考得很有深度。

如何在职场中找对自己的位置?

比如不管别人提出了什么方案,不管他自己有没有听懂,他总是若有所思地问道:“听起来不错,但如果实际上不是这样呢?”

“马屁精”问这类问题只是为了表现自己,不针对被提问者,问的也不一定是烂问题,被提问的人还是有机会给出合适的答案甚至是出色的回答。

最怕的是又真又假的问题。又真又假的问题,答案很重要,但是提问人的重点不是希望听到答案,而是想让被提问的人出丑。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皇上、和珅和纪晓岚在讨论皇上的支出,纪晓岚提出了看账本的想法。这时候,和珅说道:“皇上花钱是为了自己吗?!”纪晓岚说:“那是为了?” 话还没说完,和珅就抢着说道:“那是为了天下啊!”

这就是一个又真又假的问题,这个问题,捧了领导,表现了自己的高明,同时也让对方难堪,无言以对。这是“焦虑的马屁精”的极高境界了。

职场中你是哪一种类型呢?你是如何找对自己的位置的呢?不妨真正去思考一下这些重要的职场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