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你最喜欢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旅途心志


【3月26日】纪念海子:草原上野花一片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九月》是海子写于一九八六年的一首诗歌,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所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

这首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

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

初读《九月》这首诗,便对“只身打马过草原”一句印象深刻,感到诗人的极度浪漫与孤独,他在诗中对“众神”“死亡”“草原”“远方”“风”和“明月”等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似乎能体会到诗中的寂寥与悲怆,神秘和荒凉。

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

看到照片,又想起他另一首写在西藏的诗歌《远方》。这些照片拍摄于西藏萨迦县,而这首《远方》也写于西藏萨迦县。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海子《远方》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好好活着,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你聴


纵观李白的一生,可谓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而郭沫若先生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一千多首诗作中,有一百七十首写到饮酒。所以小编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李白借酒兴写下的名篇《将进酒》。

这首堪称是李白巅峰之作的诗,不仅深受当时唐人的好评,还受到了后世历代人的推崇。南宋诗论家严羽曾评论说:“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清代徐增则评论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将进酒》中的千古名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在今天读来,依然会让人血脉偾张。而这首诗中,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神来之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它是诗歌的魅力,也是李白的才气,可谓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的开篇,李白以两个“君不见”,从大处落笔,道出了古今世人都会有的一种慨叹。即时光流逝,就如同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就恰似早上青丝傍晚白发。人生易老,是古代诗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感叹。而对于李白来说,他更多的则是借助人生易老,来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既然怀才不遇,心中自然就会有愤慨。

所以李白就迫切需要排解心中的这种愤慨,于是便有了下面他与金樽美酒的因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及时行乐思想的表达。即李白认为人生短暂,需要尽情欢乐,便无所遗憾。虽然李白写这首诗时,正处于人生失意的时候,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李白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一展自己的豪放洒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便是李白以一种豪放洒脱的形式来肯定自我。意思是说:既然我能够存在于这世间,就必定会有我的用武之地,即便钱财散尽了也还是会再次得到。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自信和孤高自傲。李白这种面对人生挫折,而不消沉,以乐观的态度肯定自我价值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是李白对他自己“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详细记录。这是一场盛筵,整头整头的“烹羊宰牛”不说,酒一喝就要喝上三百杯。可见李白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接下来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则记录了李白与好友酒逢对手的兴致。也可以联想到李白酒兴后醉态。于是李白便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接下来的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后人对其评价为“着想奇之又奇,纯粹是神来之笔”。在这诗中之歌中,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旋律的加快,以及李白不断高涨的狂放之情。到了最后李白便将心中的豪迈化为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即管它是名贵的五花马,还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们同饮来消融这万古的愁绪。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他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也体现出了他豪迈洒脱的情怀。总的来说,全诗大开大阖,是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也是一首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的七言名篇。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读写号


不局苟且忆英雄,

书写壮歌留美名。

壮土赞歌文天祥,

世人传颂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里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叶挺《囚歌〉出丹心,

将军之志壮军魂。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一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一一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水,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又如夏名翰《就义诗〉

刑前赴义雄心就。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名翰,

还有后来人。

能文能武是陈毅,

临危不惧军魂立。

〈梅岭三章〉鬼神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无名小草134387980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就是人,我们应该有做人杰的梦想,也有星辰大海的理想,更有为国为民的英雄追求。

其实,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喜欢一首诗,一首歌,一阕词,一段曲,可能正好符合自己的状态,可能正好书写了自己的情感,可能正好表达了自己的精神…不管如何,都是美的。

三千红尘,苦旅人生。也许我们凡人终其一生也是功未成名,名利未收,但是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不论身处何处,不论顺境逆境,都应该有不懈奋斗的斗志,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都应该让自己的人生不平凡,即便是不成功,即便是屡战屡败,但是依然要有第一百零一次的跃起,虽九死尤未悔!


大海


我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展读原诗第一节,我们就为那美丽动听的音节和诗人飘逸酒脱的翩翩风度所感染。在接下来的两节诗里,诗人选取了金柳,青荇和潭水三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在这里,金柳、青荇、康河的含义,从第一层上看,是写景,从第二层上看,是暗喻,应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话中有话”,否则就无法深入理解全诗。拿两个意象对举而暗示一种更深的感情世界,在他的诗中不乏其例。

“金柳”、“青荇”这两节诗,既是写景抒情,又暗示了对旧情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这两节诗可诠释为:金柳在我心坎上,而我在康河的怀里;或者说,你在我的心头,而我在你的怀里。诗人确实是浪漫的,他痴想找回旧欢。面对此景此情,他才相当真实地意识到自己难言的苦衷和苦涩、怅惘的情怀。景色依旧,人事全非,那些缠绵的“宿愿"和“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不能放歌,只好沉默。

总起来说,这首诗通过康桥景物的抒写和暗喻,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艺术表现的洗练是这首诗的特点之一。诗人有如此丰富、复杂难言的情感,却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表现得简洁单纯、洗练。比起早期写的有着繁复意象和堆砌性描绘的素体诗《康桥再会吧》等,会使人感到,诗人的艺术境界,已从“领异标新二月花”到了“删繁就简三秋树”(郑板桥诗句



江山js


《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我读过的最具有佛性、灵性、唯美,直击灵魂的诗句!处处是情、处处是无奈!是要情?还是要如来?

仓央嘉措出生便是六世班禅,从小便住进那至高无上的布达拉宫!仓央嘉措曾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可是我在想,仓央嘉措啊,你做了最大的王,便做不了别人的情郎;你做了最美的情郎,便不再是王!你是多情的修行人,眷恋尘世的繁华。这尘世间美丽的女子迷住了你的那颗本该与如来互通的慧眼。佛还在你心里吗?

我不是仓央,也不是班禅。不知道我会不会做了班禅以后还会眷恋人世间的感情!不知道会不会像仓央一样勇敢,离开身后的布达拉宫!我只愿世间有两全之法,真的能不负如来不负卿![祈祷][祈祷]











思辰传统文化工作室


仓央嘉措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 牵尔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

我, 抚尔秀颈, 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十诫诗 》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


鹏程万里278266266


我最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黄河故人


高晓松在为妈妈的书做序中谈到了母亲经常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一个妈妈辈说出来的,更让人觉得诗与远方多么美好!本人觉得这样的话语会给人以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很多诗人应该都是怀着远方梦的。我比较喜欢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们都是一面成长,一面期待。在成长中一边坚持,一边妥协。大多数人可能在半路上会气喘吁吁,会疲惫不堪,这时我们可能只看到眼前的苟且,一杯清水和一张床铺就可以告慰,可是我们还需要一个信仰,我们要支撑下去的勇气和渴望。我们相信明天是可以更好的,未来路上总有春暖花开。生活中的苟且虽是牵绊和束缚,我们却可以在心里开一扇窗。开一扇随意的,自由的,向往美好的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长颈鹿Giraffey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整体渗透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大家有着一颗同仇敌忾的心,他们同穿一个战袍,同穿一件外衣,甚至一件汗衫,战士们连战衣都备不齐,但是大家团结互助,什么都不计较。就凭这种执着劲,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摧毁的?

疫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医护就展现出了这种精神。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勇敢的冲向了一线。用身体给大后方筑起了一道防线。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战役,有警察,志愿者……。乃至全民抗疫,每个人都成了战士,都为战胜疫情付出了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