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高三學生集體住校,可行嗎?

柔絲rose


今年的新年,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的猖獗,每一個人都自覺的隔離在自己的家中。學校延遲了開學。對於2020年將要參加高考的高三考生來說,這將是一段至關重要的時間。對學生而言,在學校老師的監督下有規律的學習,和在家裡完全靠自覺的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裡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 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校裡的生活是非常有規律的。上下課有鈴聲提醒。課堂上有老師監督。加上還有學校紀律的約束。所以,很多孩子在學校裡是按部就班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從眾心理,在所有的人都學習的情況下,即使有些不自覺的孩子,也和別人一起努力。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在家裡學習,首先沒有了嚴格的時間限制。惰性自然而然就來了。其次,沒有了老師的監督, 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放鬆和偷懶的心理。再次,沒有集體的相互比較。很顯然就缺乏了競爭的機制。所以,對於自覺和不自覺的孩子而言,這一段時間,學習的結果會大有差別。

第二 要有言行一致且自律的家長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段裡,自覺的孩子是家長平常培養的結果。不需要特別的管理。但對那些不自覺的孩子而言,家長的管理和自律直接影響到孩子這一段兒的學習。尤其是高考前的這100多天。不同的家長對孩子今年高考成績的影響比往年都要大的多。

第三 正確應用學校老師及媒體發佈的各種作業及網上課堂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各科任老師,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了“停課不停教”活動中。採用各種方式,保障同學們的學習,尤其是保障高三學生的學習。但是,畢竟不是面對面的教學,老師不容易及時瞭解每一個人的學習情況和進度。這就要求每一位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有自己的學習計劃,有選擇的採用手頭的教育學習資源。對於高三,學生而言,要抓住兩個重點。一是,有計劃的做題。二是,題後反思。做到每天都有收穫。

總的來說,有計劃,沉下心,坐得住,會思考,系統性的學習,會給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帶來意外的收穫。


用戶長治華豐進口母嬰


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忍不住反問一句為什麼,為什麼要求高三學生集體住校?

第一,要求高三的學生集體住校,有必要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假如學校就在我家門口,或者說我步行十分鐘就到了,每天按時上下學,學校如果有晚自習,我也照樣參加,為什麼一定要住校呢?

第二,這是跟現在的精神相違背的,目前疫情形勢沒有得到全面控制,隨著境外輸入人員越來越多,至少大家心理上的感覺是這樣的,這種情況下,遵循的原則是儘量減少人員集中和聚集,原來住校的學生,如果有條件,學校還希望家長放學能把孩子接回去,不要住校,這樣可以降低學生聚集的風險,為什麼反倒要求學生一起住校了呢?這跟當前的精神不符啊。

說白了,要求高三學生住校,主要是在學習時間上更好的跟上學校的節奏,比如說早自習和晚自習,在學校跟著大家的節奏來,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本身比較自律,他在家也能做到如此,而且於他來說在家學習的效果比在學校更好,那麼學校沒有理由要求他一定要住校。

當然,如果有的私立學校覺得從住校生還可以多贈一筆住宿費,那又另當別論,那已經跟學習本身沒有多少關係。


蘇小妮


這個辦法非常可行,也好管理。

首先,避免在學校之外的地方活動,避免對校外其他人接觸,極大避免了交叉感染,有利於疫情防控。



如果不住校,那麼就會到家。從學校到家的過程中,有可能與很多人接觸。有的是私家車接送,有的是坐公交車來回。

假如鄭州那個郭偉鵬在公交車上,那麼就會讓學生感染。不得不說,現在我們國家公民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的人,還是隱瞞自己的行蹤,甚至病情,這對我們正常人的工作和學習有很大威脅。我們千萬不可掉於輕心。

所以從這方面考慮,學生住在學校學習,是最好的辦法。



其次,既然高三開學啦,肯定遵守了國家的三個條件。

  1. 疫情得不到基本控制不開學。
  2. 防疫控制條件不具備不開學。
3,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切實保障不開學。

所以,學校裡邊的一切安全和防控措施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省級防控部門和專家才會通知開學。也就是說,在學校的安排領導下,師生和學校安全是得到切實保障的。



三,離高考不到100天的時間啦,既要保證師生的安全,又要加緊複習功課,這也是對學校和師生的大考。

最關切的是這一屆學生,你們一定要抓緊有限的時間,安靜的學習,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嚴格按照學校的規定,做好個人衛生的防護工作。你們的光榮使命就是,保護好自己,爭取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績,成為我們國家最優秀的接班人。



最後祝考生家長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祝師生們既要保護自己的安全又要加緊學習,在高考的戰場上發揮好自己的水平,考出讓自己滿意的成績。


教育處處春


目前,全國還處於“抗疫”階段,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

教育部對各省、市、自治區開學有三條原則性的要求:
①疫情沒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開學;②學校基本防控條件不具備不開學;③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切實保障不開學。

基於這三條開學的原則性要求,各省份在開學的通知中,很多會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目前已經有如下省、市、自治區確定開學時間:

由於高中三年級和初中三年級幾乎都會優先開學;並且,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沒有跨學區的問題,所以很多即使在本市,也會家離學校比較遠,這種情況下,學生都住校當然比較容易安排。

高三學生集體住校有幾個好處:

①起居、飲食、學習由於受到學校的管理、監督,普遍比較有規律,學習效果當然就比較好。

②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沒有特殊原因都不給離開學校;既能減少被校外某些事件造成的傷害,還能避免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的感染,一舉多得。

③現在離高考已經不足百天,全力以赴在校學習才是根本。集體住校在學習方面有老師幫助,有同學共同探討,對提升自己很有作用。

因此,高三年級學生集體住校不但可行,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感動時代


目前已經開學的貴州大部分學校都是要求學生集體住校的,但前提是這些學校有住宿條件,沒有住宿條件的學校,一般都是採用定製公交車的方式,讓學生點對點的上學放學,通過這種方式,也同樣可以很好的降低學生上下學途中的風險。

開學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情,並不是說疫情沒有得到控制就可以開學了,我注意到雲南省在3月20日緊急調整了一次開學時間,原本宣佈是3月23日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小學其他年級在3月30日開學,但是這次調整的開學時間是:

符合條件的高三和初三學生可以在3月23日開學,中小學其他年級的開學時間沒有提到,處於待定狀態。我想可能也是考慮到了雲南省當前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的壓力。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也是因為高中有住宿條件,而中小學的其他年級則有可能沒有辦法住宿,這樣一來學生就無法獲得相對封閉的校園安全環境。

要知道雖然開學了,學校裡面的各項應急預案,防控措施,防護物資都是到位的,但是每個學生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又有很多的家庭成員,這些家庭成員在疫情應急響應等級調整到三級以後,所有人都已經恢復到了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狀態,他們會接觸到大量的人,如此一來,校園的防護就顯得有點多餘,孩子接觸的風險並沒有減少。

所以,相對封閉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保護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能夠住宿是最好的辦法,但如果暫時達不到對校園的全封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謹慎一點。


美蛙英語


如果住宿滿足條件,我覺得可行:

一、有利於節省交通時間

小學一般都在家門口,可是高中一般不是按照就近原則安排,而是考試成績擇優錄取,所以學校的位置一般來說都離家較遠。

高三的時間本來就緊張,如果每天還要在路上浪費一定的時間,個人覺得沒太大的必要。自覺的孩子可能會在路上背單詞等等,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但是效率與在學校還是會大打折扣。



節省時間是最重要的


二、有利於組團安排學習

記得,我們的高中是早上6點30起床早操,7點早讀,早飯,8點開始第一節課,但是確實還有極個別的孩子住家,但是他們的時間只能是8點第一節課開始,前面集體的早操、早讀其實已經浪費。

晚上的晚自習,也會因為天黑等一些原因,住家的孩子沒法堅持到最後。

記得,當時高三的時候再宿舍,因為讀文科,一起組團背誦相互考核歷史、政治等考點,現在仍然特別親切。

三、有利於緩和親子關係

高三的孩子和家長是雙向焦慮的,這樣的一對關係在現實中一般是雞飛狗跳,何不給雙方一定的空間、時間,讓孩子週一-週五住校,週六週日家長監督檢查效果,在控可控即可,讓親子關係迴歸最好的狀態。

可控在控下的適當距離是親子最好的狀態


職場鈴兒響叮噹


現階段真的應該要集體住校,隔絕外界一切不必要接觸,現在開始有國外輸入性病例出現,防控工作再細緻總有漏洞,高三學生如果每天回家接觸外界,不能保證一定安全,再者如果學生有一例出現,教室密閉環境下再引發大面積感染那真的是災難性了,高三學生高考近在眼前,出不得一點差錯,不如這時候集體住校,封閉性管理,父母送東西放學校門衛,如果父母想要在高考前對子女加強營養,可以適當多交伙食費,學校食堂為高三學生另開食堂,還有學校教職員工和後勤部門更應該注重防疫


江海一粟345


高中同學,一般來自於全縣各個鄉鎮村莊,距離高中學校遠近不同,距離高中學校較遠的同學不住校極不現實!

可以劃定一個區域,距離高中學校三公里的同學,可以不住校,但要注意路途交通安全,防疫安全!


品牌學校學校品牌


高三學生集體住校不可行。對於縣級高中住校生多,走讀生少,多加幾個高三走讀生住校問題不太大。城市高中走讀生人數高於住校生人數,近幾年隨著城市擴大人口增加,高中寢室床位供大於求,比如鄭州市回民高中,高一入學時以學校為圓心,以特定距離為半徑在地圖上畫圓,房產證或戶口本住址在圓外的學生才有資格住校。並且一間寢室住8個學生,人口聚集也增加不安全因素。距離不太遠騎電動自行或者自行車,家長接送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很好的降低學生上下學途中的風險




馬窺物理


我覺得這個絕對可行、但前提是每個學生都要報備體溫及連續監測每個體溫14天以上、即使這樣、上學住宿以後、要每個寢室直接人員不能來往、學生上課每個教室的學生之間也不能有交往互動、只能呆在自己的教室、吃飯按照錯峰吃飯、人和人之間隔一桌的要求來實行、所有教室和宿舍做好通風和消毒,這樣、做好能做的防護措施、才能保證把風險做到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